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编辑荐读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下载中心
写作指南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期刊进展
企业动态
展会信息
通知公告
视频中心
理事会
会员名录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邀请函
会员风采
年会掠影
广告政策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期刊订阅
最新刊期
2015
年
第
1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齿轮几何中的根切与极限法线点的几何特性研究
陈宁新
2015, 39(1): 1-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30
摘要:根切现象和极限法线点是齿轮理论、设计和加工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鉴于目前研究中对根切线邻域的几何与运动特性研究不充分以及对极限法线点的不同解释,应用计算机齿面接触分析技术对下述齿轮的根切和极限法线点进行了研究:它们包括直齿与斜齿渐开线齿轮,直齿锥齿轮,直齿与斜齿面齿轮(冠齿轮),以及I型、K型和C型圆柱蜗轮蜗杆、面铣切和面滚切弧齿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单包络与双包络环面蜗轮蜗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除了直齿渐开线和直齿锥齿轮外,大多数齿轮在被加工面(包络面)的根切线上其滑动速度并不等于零而是沿根切线的切线方向滑动;极限法线点是根切线与接触线包络界线的切点。
关键词:根切线;接触线包络界线;极限法线点
5
|
16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85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变参数欠驱动平面五杆机构的混沌运动
任必春,谢进,贺尚宏
2015, 39(1): 8-1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29
摘要:在机构运动过程中,如果机构的参数发生了变化,则机构的运动状态也必定会发生变化。以欠驱动平面五杆机构为例,研究滑块质量动态变化对机构运动的影响。以Simulink/SimMechanics和排列熵为主要研究工具,通过对机构混沌运动边缘分析,确定出了机构周期(准周期)运动、混沌运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周期(准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为机构的初始运动状态,研究滑块质量有规律地增加的情况下机构的运动状态。研究表明,无论机构初始运动状态是周期(准周期)的还是混沌的,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机构的运动状态都是混沌的。
关键词:欠驱动平面五杆机构;排列熵;变参数;混沌边缘
5
|
166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5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砂轮修整对成形磨齿齿廓偏差的补偿
汪中厚,耿直,李刚,朱文敏
2015, 39(1): 13-1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05
摘要:为了提高成形磨齿齿轮的精度,研究了一种通过修整砂轮廓形来补偿齿廓偏差的方法。首先说明了研究此方法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此方法的原理:用三次B样条曲线对齿形测量数据点进行拟合,求出拟合后的曲线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真实的齿面方程求解模型,提出了针对齿廓偏差补偿的用于计算砂轮截形的假想齿面方程。基于同一个齿轮不同齿的测量数据,可得到不同的砂轮截形,为此将所有的砂轮截形组成线族,对线族中的离散点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拟合之后的砂轮截形为补偿齿廓偏差的最佳截形。最后,通过实验试磨分析,加工出的齿轮经测量齿廓偏差由5级精度提高到了3级精度,并且同时补偿了齿廓倾斜偏差与齿廓形状偏差。
关键词:砂轮修整;成形磨齿;成形砂轮;齿形测量;齿廓偏差补偿
5
|
24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72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3-RPS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及参数研究
蒲志新,李艳梅,于英华
2015, 39(1): 17-2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42
摘要:针对3-RPS并联机器人的结构特点,运用Pro/E建立机构的三维模型。采用新型数值算法求得机构的运动学逆解,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运用极限搜索法对工作空间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采用欧拉角的算法进行对比。分析了机构参数对机构工作空间的影响,求出机构参数范围内工作空间的最大体积值。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机构参数
3
|
624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91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球头销运动干涉分析的空间坐标变换法
张敏,柴山,李丽君
2015, 39(1): 22-2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36
摘要:某重型载货汽车转向系统中的球头销易发生断裂损坏。查看损坏情况后,分析可能存在运动干涉问题,考虑到转向系的空间运动比较复杂,采用空间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整体坐标系和所需的局部坐标系,通过转换矩阵建立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将局部坐标系的空间运动转换到整体坐标系中。求解出在车轮转向范围内球头销的摆角,查看其是否超出球头销设计摆角范围。最终由分析得出球头销确实存在运动干涉问题,为其结构设计改进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球头销;运动干涉;坐标变换;摆角
5
|
11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84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月面巡视器车轮驱动机构速度稳定性研究
肖杰,曾令斌,张晓伟,刘殿富,邹怀武
2015, 39(1): 25-3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08
摘要:嫦娥三号月面巡视器车轮驱动机构采用闭环控制的三级行星减速器。针对研制中发生的车轮驱动机构速度稳定性不满足设计目标的问题,系统分析闭环控制的行星减速器速度稳定性影响因素,重点归纳用于提高行星轮系均载性的方法和措施,据此进行问题排查和仿真分析而将问题定位为第一级太阳轮径向跳动超差。进而提出改进第一级太阳轮为浮动设计和提高第一级太阳轮加工精度两套解决方案,并分别进行分析验证表明两套方案均可满足任务需求,第二套方案具有更小的体积和质量而被选为实施方案。对改进后的车轮驱动机构进行常温常压、高温真空和低温真空等地面模拟试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速度稳定性,月面巡视器在月表行进过程的遥测参数亦证实了该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行星减速器;速度稳定性;闭环控制;月面巡视器
3
|
6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51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谐调柔性机构的失谐动态响应分析
于霖冲
2015, 39(1): 31-3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09
摘要:谐调机构在构件柔性大速度快的情况下,出现失谐动态响应。为了揭示这种现象,建立了谐调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运动仿真,得到了谐调机构的受力失谐和质量失谐的动态响应。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得到随机失谐量引起的动态响应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周期柔性机构存在失谐动态响应,并且在机构中以振动形式传播,为进一步研究失谐机构振动局部化特性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周期机构;柔性;失谐;动态响应
5
|
6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59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3-PRP平面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
董倩文,刘永姜,李瑞琴,蒋红军
2015, 39(1): 35-3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10
摘要:介绍了一种具有两平动和一转动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首先,对该并联机构进行位姿分析,并且建立位姿正解和逆解方程,求解出其位姿正、逆解;其次,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对一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求出位姿正解和逆解的结果进一步验证方程的正确性;最后,根据位姿正解和逆解方程分别求解出机构输入和输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研究结果表明3-PRP机构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和驱动,是对3-RRR类平面并联机构的重要补充与深化。为该机构的工作空间、轨迹规划、优化设计等性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3-PRP并联机构;运动学;位姿分析;仿真
3
|
365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9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平面3-RRR全柔顺并联机构的微分运动分析
李雅琼,安梓铭,朱大昌,周磊
2015, 39(1): 39-4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11
摘要:通过建立平面3-RRR型全柔顺并联机构"伪刚体模型",采用微动近似算法得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位移雅可比矩阵,研究其微动情况下输入与输出之间位移矢量微分映射关系,并进行数值验证,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为此类平面并联机构及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特性的空间并联机构微分运动分析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平面3-RRR型全柔顺并联机构;伪刚体模型;位移矢量微分映射;微分运动
3
|
251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6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电液驱动六足机器人三维空间力学分析
程乾,蒋刚
2015, 39(1): 43-4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40
摘要:建立了六足机器人的腿部机构三维空间模型,对其关节液压缸设计优化问题进行了讨论。接着进一步建立了腿部机构力学模型,通过对静力学分析得到了机器人稳定状态时各关节的输出力矩特性,同时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对机器人单腿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单腿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各关节的输出力矩特性。最后根据动力学分析结果用ADAMS软件对单腿机构进行了足端轨迹和腿部位姿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腿部结构的运动平稳性,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六足机器人;力学分析;电液驱动;动力学
3
|
304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52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运动学与工作空间分析
周爱国,周飞,吕刚,葛卫梁
2015, 39(1): 48-5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33
摘要: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运动学理论模型和工作空间是其机械结构优化和精度分析的基础。首先利用D-H法建立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运动学理论模型,并在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了运动学三维仿真以验证所建理论模型是否正确。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法对其工作空间分析仿真,得到了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工作空间点云图。最后,利用层切法和边界扩展更精确地计算出该工作空间的体积,为结构优化提供支持。仿真结果表明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测量空间分布均匀,无空腔,满足实际测量要求。
关键词: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运动学仿真;工作空间;蒙特卡洛法;二次开发
6
|
278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80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除冰车铲冰装置传送带的分析与研究
张志富,黄其柏,陈定方,王晓娟
2015, 39(1): 52-5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35
摘要:针对路面结冰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存在严重影响的现象,设计出了一款用于道路除冰的机械式除冰专用车,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布局;主要研究机械铲冰装置的带传动系统,建立传送带的微元动力学方程,对带传动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理论设计和工程设计算法对带传动的转矩和功率进行分析,为带传动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ANSYS和ADAMS对带传动系统分别进行应力仿真和动力学仿真,验证了初步设计的带轮传动系统的正确性,为除冰车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对除冰车除冰效率的研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除冰车;带传动;微元动力学方程;仿真
3
|
243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60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轮腿混合式四足机器人设计及运动学分析
郑辉,王敏,王新杰,王才东
2015, 39(1): 57-6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41
摘要:针对轮式机器人地形适应能力差与腿式机器人移动速度受限的问题,设计了一个既能爬行又能滚动行驶的轮腿混合式的四足机器人,采用钢丝绳驱动方式来实现机器人脚轮的工作状态转换。在对机器人进行整体设计和腿部机构详细设计的基础上,运用D-H法建立站立腿的运动学方程,并通过几何法验证了运动学方程的正确性。借助MATLAB软件,编程程序绘制了摆动腿的运动空间,并分析了机器人的越障能力。
关键词:轮腿混合;四足机器人;运动模型;运动空间
3
|
48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5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设计计算
航空多支路分流传动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
赵宁,付晨曦,赵永志,扶碧波
2015, 39(1): 62-6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34
摘要:为了提高安全性能和实现轻量化要求,对某航空多支路分流传动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选取传动系统参数为设计变量,通过计算齿轮接触和弯曲疲劳强度来衡量系统的安全性,建立了以系统质量和总安全系数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模型中考虑分流传动系统对均载性能的要求,建立了多支路分流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系统的均载系数并对其进行约束。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求解优化模型,结果表明:给出的某航空多支路分流传动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提高系统安全性,实现轻量化。
关键词:分流传动系统;优化设计;多目标;均载性能;航空
3
|
11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5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ZA型双导程蜗杆的数字化建模
胡平果,马朝锋,刘凯,崔亚辉
2015, 39(1): 67-6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12
摘要:分析了ZA型双导程蜗杆的几何特征,根据转动时其齿面上的点做螺旋运动这一特性,建立了ZA型双导程蜗杆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导入SolidWorks软件中,生成三维实体造型,为ZA型双导程蜗杆的数控加工、有限元分析及动力学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ZA型蜗杆;双导程;数字化建模
3
|
14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5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圆锥式摩擦离合器优化设计
杨勇强,李小莹,曹博涛,张春侠,张曼
2015, 39(1): 70-7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13
摘要:在圆锥式摩擦离合器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离合器"理想工作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其优化数学模型。针对圆锥式摩擦离合器主要设计参数的模糊性,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此类离合器进行优化设计。计算实例表明,优化设计的工作体积明显减少,该优化设计方法为圆锥式摩擦离合器的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圆锥式摩擦离合器;优化设计;模糊综合评判
4
|
7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6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铸造起重机主起升减速器用2K-H负号差动轮系传动效率计算
史文杰,杨立强,刘世军,王永,黄红涛,蒋晶
2015, 39(1): 74-7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03
摘要:长期以来,2K-H负号差动轮系传动效率理论推导值较高,而实际使用中减速器周转轮系部分的功率损失较大。试图将理论推导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浅谈一下影响铸造起重机主起升减速器用2K-H负号差动轮系实际传动效率的各种因素及因素所占权重,以求效率计算值更接近于实际值。
关键词:2K-H负号差动轮系;啮合功率法;传动效率;铸造起重机
4
|
85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69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副齿形参数优化设计
胡翰林,崔建昆,徐金波
2015, 39(1): 77-7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14
摘要: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副的齿形参数进行优化,分析齿轮副的基本参数和各种齿轮副性能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对设计变量进行优化选择;利用Matlab进行编程优化求解,对整个齿轮副进行优化设计计算,详细对比优化前后的各齿形参数和性能参数。
关键词:内啮合;直线共轭;齿形参数;优化设计
4
|
14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71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槽轮机构模块化参数建模
童小利
2015, 39(1): 80-8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15
摘要:分析了现有槽轮机构设计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通过Pro/E/layout布局控制的槽轮机构模块化的参数化建模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直观,可实现槽轮机构的快速造型和重构,为槽轮机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方法,同时为其他机构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槽轮机构;模块化;参数化建摸;Pro/E/layout
4
|
116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6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双十字轴万向节转向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
潘宇,何云峰,何志兵,伍初东
2015, 39(1): 83-8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16
摘要:针对汽车转向系采用双十字轴万向节传动的设计问题,研究了通过空间布置设计以获得输出轴的平稳转速。以某车型转向系为例,利用ADAMS/view建立双十字轴万向节的动力学模型,以输出轴的转速波动率作为优化目标,对系统中的可变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得到理想的转向系硬点布置方案。
关键词:转向系统;双十字轴万向节;波动;参数化;优化设计
6
|
432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9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多级行星轮系多目标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
蒿丽萍
2015, 39(1): 87-9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17
摘要:将模糊数学方法与机械优化技术结合起来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能有效地处理机械设计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问题。以多级行星轮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常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传动比优化分配,在此基础上,以模糊可靠度约束为主要约束条件,以体积、传动效率和重合度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模糊可靠性优化数学模型,通过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将模糊可靠性优化转化为常规可靠性优化设计,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行星轮系;多目标;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
4
|
25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7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试验分析
一种偏心齿轮的平衡造型设计
韦江波
2015, 39(1): 96-9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07
摘要:提出一种偏心齿轮平衡造型的设计方法,利用杠杆平衡设计原理,在UG软件中改变齿轮形状造型来实现轮齿的平衡受力。设计后的偏心齿轮保留了原有机械强度,使轮齿之间受力更平均,传动更平稳。
关键词:偏心齿轮;椭圆齿轮;造型设计
3
|
77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6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流量脉动分析
张惠,汪中厚
2015, 39(1): 98-10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19
摘要:以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为研究对象,推导了瞬时流量公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瞬时流量公式的可靠性,又对该泵的啮合特性进行细致的研究,利用极值方法找出其瞬时流量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并结合经典的渐开线齿轮泵流量脉动率公式,推导出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率公式。分析了包括齿根高系数、齿形半角在内的因数对流量脉动的影响趋势,在MATLAB中绘制出了影响曲线,并直观地找出了最优化的齿根高系数,以利于进一步改进齿轮泵的传动平稳性。
关键词:内啮合齿轮泵;流量脉动;齿根高系数;齿形半角
3
|
28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83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ANSYS的18CrNi8齿轮激光淬火温度场分析
惠英龙,王玉玲,姚翠翠
2015, 39(1): 102-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04
摘要:针对重载汽车大模数齿轮的表面激光淬火工序,进行ANSYS有限元温度场分析。主要有三维模型的建立、载荷的施加方法、移动热源命令流编写、纵切面温度分布处理、硬化层深度确定等。综合应用ANSYS的后处理方法,分析了加工中热流的流动情况、热源扫描路线表面的代表性节点和沿深度方向节点的温度变化、以及激光光斑前后表面温度差别较大的原因(暂称为"热流堆积效应")及解决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对齿轮齿面进行激光淬火可以达到较好效果,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拟结论。
关键词:齿轮;激光淬火;移动热源;热流堆积效应
4
|
345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87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风电行星轮系动态啮合特性分析
杨海湾,穆塔里夫·阿赫迈德,赵阳
2015, 39(1): 106-11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20
摘要:时变风载是风电增速齿轮系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处于极端恶劣工况风电增速齿轮系动态啮合研究非常重要。以风电斜齿行星轮系为对象,考虑齿侧间隙、轴承游隙及摩擦对啮合的影响,建立了风电斜齿行星齿轮系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内齿轮啮合过程中其齿根弯曲应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转速对其啮合冲击应力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得出:转速增加能使齿根弯曲应力曲线提前,行星轮的冲击应力不一定会随着转速的提升而变大;齿轮箱和传动轴受到的冲击应力会随着转速的提升而变大,同时冲力应力曲线整体前移。
关键词:风电行星轮系;接触-冲击;动态啮合;齿根弯曲应力;冲击应力
4
|
29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9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ADAMS的公转二级减速齿轮动力仿真分析
张玉华,陈凯,刘晓东
2015, 39(1): 111-11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21
摘要:利用SolidWorks建立普通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机构和公转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机构实体模型,把模型导入ADAMS中建立运动学仿真分析,给出约束、转速、接触力和负载的添加方法,获得齿轮的啮合力和接触频率图像。与普通状态下的二级齿轮减速机构对比得出两种状态的下的运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值和仿真值误差较小,对优化设计公转速度和齿轮传动速度及其齿轮和轴的强度校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公转二级减速;Adams;动力学仿真
3
|
31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7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空心圆锥滚子轴承接触特性分析
付圆宁,姚廷强,黄雅成
2015, 39(1): 114-11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22
摘要:圆锥滚子轴承对于重载旋转机械的静动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空心滚子轴承正在逐渐被用于重要的工程实际中。基于Hertz接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运用ANSYS分别建立了实心和空心圆锥滚子轴承的单滚子-套圈等效三维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空心率和载荷等参数对实心和空心圆锥滚子轴承的弹性变形和接触应力等的影响规律,运用理论计算值验证了圆锥滚子轴承的接触应力值。分析结果为圆锥滚子轴承的优化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圆锥滚子轴承;空心度;接触特性
5
|
293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7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ERA法的齿轮箱试验模态分析
张琳,马维金,黄彬城,葛玉珉,温芳
2015, 39(1): 118-12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23
摘要:搭建了基于ERA法的试验模态分析系统,在Coinv DASP MAS模态分析模块下对HW25505TCL型号齿轮箱进行了建模,采用单点激励多点响应法,对该齿轮箱进行锤击试验,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状态空间方程,通过ERA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来提取模态参数进行定阶、拟合,获得了该齿轮箱的各阶模态参数,并采用振型相关矩阵进行模态验证。通过与计算模态比较,证明两者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改进齿轮箱的结构特性以及基于模态分析的齿轮箱故障诊断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齿轮箱;ERA;模态分析;振型相关矩阵;模态验证
2
|
19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8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汽车传动轴振动引致车内异响的试验研究
吴昱东,李人宪,丁渭平,杨明亮,邢永虎,柳文健
2015, 39(1): 122-12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37
摘要:针对某型MPV车传动轴异响,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研究。试验包括传动轴异响整车道路试验和传动轴异响台架试验两部分,台架试验的测试对象为转速波动率、中间支撑吊耳处振动加速度以及轴管径向跳动量这3个传动轴振动评估量。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由传动轴引起的车内异响与传动轴振动评估量之间的关联,发现了针对不同故障引起的传动轴异响,各振动评估量的评估能力的差异,并提出了在台架上进行传动轴异响测试的方法。这些结论在汽车传动轴的异响检测、优化设计以及改进生产过程等工作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异响;汽车传动轴;振动评估量;试验研究
8
|
56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77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非圆形皮带传动设计及运动学分析
鞠红香
2015, 39(1): 126-13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24
摘要:针对圆形皮带传动难以满足复杂零件制造机械结构对时变传动比及特定输出要求等问题,设计一种可变速比非圆形皮带传动机构,对设计的传动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圆形皮带传动机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圆形皮带传动机构,可以根据相关参数设置实现特定曲线的输出从而实现不同的运动;非圆形皮带传动机构振动和冲击大于圆形皮带传动机构;设计的非圆皮带传动机构可为变速比皮带传动机构及特殊皮带传动机构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非圆形;皮带传动;设计;运动学
6
|
13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8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采煤机截割部振动特性分析及传动系统优化
赵丽娟,陈鹏,宋朋
2015, 39(1): 131-13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01
摘要:基于Pro/E、ADAMS、ANSYS及MATLAB多款软件联合仿真,建立了新型平行轴齿轮传动的采煤机截割部刚柔耦合模型,应用ADAMS/Vibration模块对其进行振动分析,通过观察系统的主要振型获知截割部的各激励源不会激发截割部系统发生共振,但观察系统第33阶振型,发现在截割部质心附近,出现了较大的扭转振动,为了提高该采煤机截割部的稳定性,对其传动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截割部质心处x、y、z3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响应幅值分别降低了74.2%、64.83%、7.02%,扭转振动明显减小,其他测试点振动幅值也都明显减少,此外壳体的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变形幅值也得到明显改善,分别减少了95.9%和93.98%,优化效果显著。
关键词:采煤机;虚拟样机技术;刚柔耦合;振动特性;优化
6
|
308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7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齿轮轴多目标优化分析
钟自锋,聂鹏
2015, 39(1): 135-13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25
摘要:针对齿轮轴的共振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齿轮轴进行分析,得到其低阶固有频率及其振型。以齿轮轴第一阶频率和第二阶频率最大同时齿轮轴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基于Isight集成优化平台,分别采用AMGA算法、NCGA算法和NSGA-Ⅱ算法对齿轮轴的轴颈直径进行优化分析,优化之后齿轮轴的第一阶、第二阶的固有频率分别增大了6.16%和6.13%,都处于其啮合激励频率的范围之外,并且其质量较优化之前也有所降低,因此将会有效避免齿轮轴发生共振。
关键词:齿轮轴;固有频率;多目标;优化
3
|
126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89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非线性瞬态动力学的曲柄滑块机构冲击强度仿真分析
王华杰
2015, 39(1): 139-14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26
摘要:采用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刚柔混合多体瞬态动力学方法对一曲柄滑块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在同时考虑材料、几何和碰撞接触等非线性条件下,求解曲柄滑块机构细长圆杆的动力学性能,为改进机构设计及提高细长圆杆的冲击强度提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曲柄滑块机构;非线性有限元;瞬态动力学;冲击强度
6
|
20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66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反击式破碎机主轴的强度分析及优化
王顺凯,马飞,李叶林,耿晓光
2015, 39(1): 142-14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02
摘要:对工作状态下反击式破碎机的主轴建立力学模型,采用材料力学的方法对主轴的危险截面进行静强度校核;计算主轴挠度、扭转刚度,检验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主轴具体应力分布,确定危险点的位置和应力集中系数,在此基础上对主轴的疲劳强度进行计算。根据分析结果对主轴结构进行优化,改善部分部位的应力集中,并且使主轴的质量降低了8%。
关键词:反击式破碎机主轴;强度分析;有限元;优化
5
|
252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94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降低摩擦力矩的圆锥滚子轴承结构优化及试验
莫易敏,王俊平,柴淑枫
2015, 39(1): 146-14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27
摘要:以降低圆锥滚子轴承摩擦力矩为优化目标,运用遗传算法,得到轴承内部结构参数的全局最优解,并进行优化前后轴承的摩擦力矩测试、装车后的变速器传动效率台架试验和整车油耗与滑行距离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轴承的摩擦力矩降低,应用优化后轴承的变速器传动效率提高,整车油耗减少,滑行距离大幅增加。
关键词:圆锥滚子轴承;摩擦力矩;传动效率;油耗
7
|
226
|
1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76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开发应用
链传动运动特性实验台研制及实验研究
李永健,陆天炜,吴鹿鸣,梅松伟
2015, 39(1): 150-15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28
摘要:阐述了链传动实验台的总体方案设计以及测控系统设计,研制了链传动实验台。并在此实验台上做了大量实验测试,采集了速度波动曲线且加以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集的链传动速度波动曲线以及不均匀性系数曲线符合理论计算的变化规律,验证了该实验台具有高精度及高可靠性。而且链传动运动特性的实验分析结果对工程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链传动实验台;测控系统;运动特性;实验研究
3
|
139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90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汽车发动机带张紧器的倾角测量方法改进
周英杰
2015, 39(1): 154-15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38
摘要:针对目前所使用的发动机带张紧器倾角测量存在的问题开发新的计算方法。根据张紧器的设计建立坐标系统,通过向量运算计算张紧轮平面方向,编写程序处理测量数据,得到张紧器完整工作范围内的倾角变化情况。在大量测试数据中的应用证明了新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且原测试方法中的问题得到修正。优化后,参数设定完全与设计图纸对应,倾角的定义更合理,能无差别处理各种类型张紧器的数据,语句更为精简和高效。改进后的测试结果对带张紧器产品评价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带传动;张紧器;性能测试;倾角测量;工程数学;VB Script
5
|
77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9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粒子群-蚁群融合算法在曝气机减速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吴冬敏,芮延年,沈铭
2015, 39(1): 158-16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32
摘要:为了解决蚁群算法中参数的选取较大地依赖于实验者的个人经验,存在未成熟收敛的缺陷。提出一种PAAA算法对曝气机减速器行星轮系传动机构优化设计。在满足结构、强度等约束条件下,以行星轮系体积最小、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行星轮系传动机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再运用PAAA算法编写Matlab程序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设计要求的条件下,行星轮系传动机构体积更小,效率更高。求解结果验证了PAAA优化方法快速有效,准确可靠。
关键词:行星减速器;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PAAA算法;优化设计
5
|
10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86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风电锁紧盘传扭特性的设计研究
敬朝银
2015, 39(1): 162-16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39
摘要:锁紧盘是风电机组主轴与齿轮箱输入端行星架之间的联接件,由于故障维护处理成本相当昂贵,对运行可靠性要求较高。根据材料力学中厚壁圆筒弹塑性变形理论,结合变形协调条件,对锁紧盘传扭特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一些影响传扭特性的重要因素。为风电锁紧盘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可靠性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传扭特性;弹塑变形理论;变形协调条件;可靠性
4
|
144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6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齿轮泵直线共轭内齿插齿工艺设计
周庆华,杨钟胜,邓应诚
2015, 39(1): 166-16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06
摘要:对齿轮泵特殊齿形内齿轮——直线共轭内齿轮插齿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插齿机上影响内齿轮加工精度的各项参数,在此基础上,对让刀量、立柱斜向移动、齿轮齿形角等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主运动速度的提高和工作台圆周速度的增大,内齿加工干涉将随之减少,切削力降低,工件残余切削热降低,工件热变形小,同时可提高工件表面加工质量。
关键词:齿轮泵;直线共轭内齿;插齿加工;大圆周小进给
4
|
12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6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精密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5, 39(1): 2.
摘要:<正>本研究中心专业从事齿轮工程技术研发;有一支由长江学者、教授、海归博士、博士后、工程师等构成的近50人的技术团队;拥有30年的齿轮技术研发历史,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支撑计划在内的一系列齿轮研发项目和课题,在齿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达到国际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26项;拥有一批世
4
|
56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6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机械传动》征稿简章
2015, 39(1): 1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1.031
摘要:<正>《机械传动》杂志创刊于1977年(原名齿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齿轮分会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协办。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期刊
4
|
146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76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补遗
2015, 39(1): 21.
摘要:<正>《机械传动》杂志2014年第38卷第7期发表的《基于ADAMS的新型圆弧式齿形链啮合仿真分析》一文(文章编号:1004-2539(2014)07-0119-03),该文通信作者为第二作者朱国仁,杂志出版时将此信息遗漏,未能在文末刊登出来,特此补遗。该文通信作者信息如下:朱国仁(1965-),男,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链传动理论及应用研究,压电驱动原理的研究。E-mail:zhugr@jlu.edu.cn。
5
|
1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47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