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编辑荐读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下载中心
写作指南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期刊进展
企业动态
展会信息
通知公告
视频中心
理事会
会员名录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邀请函
会员风采
年会掠影
广告政策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期刊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编辑荐读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下载中心
写作指南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期刊进展
企业动态
展会信息
通知公告
视频中心
理事会
会员名录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邀请函
会员风采
年会掠影
广告政策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期刊订阅
最新刊期
2014年第38卷第6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载荷与齿轮啮合刚度、重合度的关系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唐进元, 王志伟, 雷敦财
2014, 38(6): 1-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06
摘要:提出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受载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方法,数值对比提出的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方法与ISO6336-1:2006标准中的啮合刚度计算方法,验证所给啮合刚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及准确性。给出确定重合度与传递载荷之间定量关系的计算方法,基于圆柱齿轮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齿轮的啮合刚度以及重合度与齿轮所承受载荷有着相应的映射关系。
关键词:齿轮;有限元方法;啮合刚度;载荷;重合度
2
|
772
|
2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405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机电式CVT混合动力系统工况过渡控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叶明, 李鑫, 程越
2014, 38(6): 5-9+1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30
摘要:针对搭载机电式无级自动变速(Electric-mechani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EMCVT)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结构,采用枚举法分析了系统工作模式,将系统模式切换过渡工况归纳为发动机介入传动系统和退出传动系统两种情况。分别制定了两种情况下的控制逻辑和各阶段的控制目标,提出了发动机、电机、EMCVT和离合器综合协调控制的过渡工况控制策略。根据系统结构,建立了各关键部件的动力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系统过渡工况控制仿真模型,分别针对发动机介入传动系统和退出传动系统两种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大大降低系统冲击,提高模式切换品质,为机电控制CVT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机电式无级自动变速;混合动力;工况过渡;控制
2
|
129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416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变性法加工的准双曲面齿轮齿面啮合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明, 邓效忠
2014, 38(6): 10-1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07
摘要:建立了准双曲面齿轮大轮成形法,小轮变性法的切齿加工数学模型,推导了变性表达式的基本形式,确定了变性系数初值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大小轮啮合的数学模型,通过齿面检测技术,研究了变性系数对齿面啮合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准双曲面齿轮;变性法;变性系数;齿面啮合分析
2
|
105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560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DCT车辆双离合器起步控制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孔慧芳, 周达, 鲍伟, 尹良杰
2014, 38(6): 14-1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31
摘要:对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利用Matlab/Simmechincs建立起步过程中DCT车辆的物理模型。分析车辆起步时发动机输出转矩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规律,实现发动机恒转速起步。根据发动机的输出转矩、离合器传递转矩、离合器滑差率以及车辆的阻力矩建立了滑模控制器,控制输出离合器控制油压。制定双离合器同时接合的起步和l挡单离合器结合起步控制策略,在轻载、中载和重载三种工况下对车辆起步进行仿真,从而验证滑模控制器的正确性,并以离合器结合时间、起步平顺性以及离合器滑模功为评价指标。最后,在轻载工况下,将滑模控制器控制双离合器起步与PID控制双离合器轻载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滑模控制器能够实现DCT车辆平稳起步,并且双离合器起步可以缩短起步时间,可以减少单个离合器滑摩功,有利于提高离合器的寿命。
关键词:双离合器变速器;滑模控制器;起步方式;仿真验证
2
|
220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509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重载齿轮系统油液分析数据灰色关联分析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何照荣, 孙志伟, 宣征南, 李凯
2014, 38(6): 19-2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08
摘要:油液分析是监测重载齿轮传动系统磨损状态的有效方法。通过油液分析方法获得磨粒浓度(WPC)、黏度、酸值和水分指标,构建磨粒浓度与润滑油理化指标的灰色关联方程及灰色关联动态矩阵,研究各监测时段理化指标与磨粒浓度的关联度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灰色关联动态矩阵能直观反映设备各时段的磨损状态与润滑油品质的动态关联情况,为判断在用润滑油是否满足设备的润滑状态提供理论支持,通过长期监测可建立科学合理油品补充周期。同时,可为铁谱分析中磨粒区分和设备磨损状态的判别提供依据。
关键词:油液分析;灰色关联分析;齿轮磨损;铁谱
2
|
94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481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皮带驱动机构的强非线性振动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高峰
2014, 38(6): 23-2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09
摘要: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皮带驱动机构强非线性的振动方程,应用L-P方法分析了皮带驱动机构强非线性系统的主共振,得到系统主共振幅频响应方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系统参数对主共振幅频响应曲线的影响。
关键词:皮带驱动机构;强非线性;MLP方法;主共振
2
|
7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551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图像技术的齿面失效形式检测方法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程鹏飞, 徐永新
2014, 38(6): 26-2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40
摘要:针对齿面的主要失效形式对其图像特征的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两种不同的失效形式的图像表现,提取了缺陷面积比作为特征值,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了对比度作为图像特征,根据图像的形态特征提取出了偏心率和圆形度作为特征值。并且利用模糊近邻域法建立了模式识别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齿面失效;图像处理;特征值;模式识别
2
|
5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540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蜗轮蜗杆减速机齿形变化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荣法, 李东升, 胡佳成, 王坚
2014, 38(6): 30-3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10
摘要:为了诊断因蜗轮齿形变化引起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故障,设计了一种减速机振动信号采集系统。同时,为了从振动信号中提取出故障信号的特征频率,提出了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希尔伯特(Hilbert)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对正常和有故障两种蜗轮进行的振动测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与利用JD45+齿轮测量仪测量结果相同。证实了该方法诊断蜗轮蜗杆减速机由蜗轮齿形变化故障的有效性。
关键词:齿形变化;经验模态分解;希尔伯特变换;蜗轮蜗杆减速机
2
|
164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578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双重双面法的弧齿锥齿轮轮齿接触分析(TCA)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耿龙龙, 邓效忠, 曹雪梅
2014, 38(6): 34-3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11
摘要:轮齿接触分析(TCA)是根据计算加工参数选取的参考点处的曲面参数为初值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并最终得到轮齿接触迹线和传动误差。采用双重双面法加工时,加工参数的计算不设置参考点,因此在进行轮齿接触分析时,无法给出初值,使得双重双面法轮齿接触分析的非线性方程组难以求解。根据双重双面法加工的特殊性,设计了双重双面法参考点的选取方法,完成了双重双面法TCA,得到轮齿接触迹线和传动误差,直观的反映了轮齿接触情况,解决双重双面法无法进行TCA的问题,为实际生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双重双面法;轮齿接触分析(TCA);轮齿接触迹线;传动误差;参考点
2
|
246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519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滑块弹簧刚度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时召喜, 吴训成, 张珏成
2014, 38(6): 37-40+5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12
摘要:运用UG建立精确锁环式同步器模型,并导入ADAMS中对同步器进行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了同步器滑块弹簧刚度参数的变化对同步器换挡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同步器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同步器;弹簧刚度;同步器性能;Adams仿真
2
|
144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254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综述
《机械传动》征稿简章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2014, 38(6): 1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05
摘要:<正>《机械传动》杂志创刊于1977年(原名齿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齿轮分会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协办。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 正>
0
|
18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75662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华方新品 勇夺机械行业市场高地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2014, 38(6): 151.
摘要:<正>回转式减速器专业制造商-华方(H-FANG)公司,针对恶劣工况下的机械部件关键传动设计而成的WE系列回转式减速器,首次亮相2014年拉斯维加斯工程机械展(CONEXPO2014),轰动北美市场。WE系列回转式减速器主要应用于机械部件的关键传动部位,因其恶劣的使用环境与高负荷的使用强度,对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有着严苛的要求,要想在机械行业取得突破,必须要在核心技术方面实现 正>
2
|
1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494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齿轮传动热分析综述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忠达, 刘邦才, 闫业矗, 蔺东龙
2014, 38(6): 159-162+17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29
摘要:齿轮传动技术在汽车、工程机械与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啮合齿面之间的相对滑动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不仅会降低传动效率,而且局部高温会导致过大的局部热变形和热应力,进而造成轮齿的胶合和点蚀等失效。结合齿轮热分析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齿轮传动热分析的理论计算、数值分析与试验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齿轮传动热分析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齿轮传动;热分析;温度场;综述
2
|
750
|
1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429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齿轮减速器振动噪声研究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周建星, 孙文磊, 刘更
2014, 38(6): 163-17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04
摘要:齿轮减速器是各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动力和运动传输装置,同时也是传动装置中的主要振动噪声源。针对减速器振动噪声形成机理、预测方法及控制措施等方面,综述了该领域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减速器齿轮啸叫噪声与齿轮拍击噪声形成机理,评述了早期使用的经验公式方法以及当前常用的FEM-BEM、SEA等数值方法以及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在减速器减振降噪方面,主要针对齿轮参数选用、齿轮箱结构优化、阻尼材料的使用、轮齿修形及主动控制等进行综述,为减速器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齿轮箱;啮合刚度;误差;振动;噪声;修形;主动控制
2
|
1206
|
2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179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设计计算
浮动正交平底推杆-盘形凸轮组合机构的运动保真条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屈成龙, 常勇
2014, 38(6): 41-4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13
摘要:应用"支撑函数法"于浮动正交平底推杆-盘形凸轮组合机构的研究,研究解决了满足第Ⅰ类机构综合问题预设前提——预设凸轮轴心O1(xO1,yO1)条件下,凸轮轮廓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和"运动保真条件",为解决该类机构的第Ⅰ类综合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同时,将"支撑函数法"推广为适用于浮动正交平底推杆-盘形凸轮组合机构的一种通用方法。
关键词:浮动正交平底推杆;盘形凸轮;组合机构;Ⅰ类机构综合问题;支撑函数;运动保真
2
|
52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243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修形蜗杆砂轮的斜齿轮参数化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曾红, 刘鹏, 唐文, 王延忠
2014, 38(6): 44-4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14
摘要:根据蜗杆砂轮磨削加工斜齿轮的实际过程,建立了修形斜齿轮齿面及齿根过渡曲面参数化数学模型。通过对蜗杆砂轮齿廓进行修整,可得到斜齿轮齿廓修形后各截面的齿廓;通过改变蜗杆砂轮运动时径向的进给量,可得到斜齿轮齿向修形后各截面的齿廓;利用VS 2008编程计算斜齿轮齿面及齿根曲面方程以及完成软件界面的设计,并通过一个算例说明该设计方法可以实现斜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关键词:蜗杆砂轮;修形;斜齿轮;参数化设计
2
|
156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284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灵巧节能的单自由度仿真机械手驱动机构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韩泽光, 周莉, 郝瑞琴
2014, 38(6): 48-5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41
摘要:为解决机器人自动装配、医学康复断指再造等多接触抓取装置驱动元件多,结构复杂且笨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灵巧节能的单自由度仿真机械手的驱动机构,推导了各指节间的运动关系方程,利用ADAMS建立了其参数化仿真模型,分析了特定构件尺寸的机构运动轨迹与人手抓取轨迹的差距,进而提出满足人手抓取轨迹、驱动力矩小、各构件尺寸小的驱动机构的优化数学模型,经NSGA-II算法获得与人手抓取轨迹相差无几的多个最优方案,并用参数化模型进行了验证。设计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驱动机构仅需一个驱动元件即能实现手指各关节的灵巧运动,且结构尺寸小,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是仿真机械手设计的新尝试。
关键词:单自由度;仿真机械手;连杆机构;Adams仿真;多目标优化设计
2
|
209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232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混合驱动七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及优化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英, 宋胜涛, 李瑞琴
2014, 38(6): 53-5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15
摘要:对混合驱动二自由七杆机构的双曲柄机构的运动及直线输出行程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直线输出件行程的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此规律对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了符合输出件行程的机构结构参数。分析了连杆结构角β对输出件行程的影响,为此类型机构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混合驱动;七杆机构;运动分析;优化设计
2
|
178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80719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人字齿轮传动的高重合度优化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赵宁, 秋朋园
2014, 38(6): 56-5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16
摘要:采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对人字齿轮进行高重合度多目标优化设计,选择齿轮齿数、螺旋角、齿顶高系数及变位系数为设计变量,在优化人字重合度的同时,保证了齿轮传动的安全系数。该方法计算快速简便,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最后,从最终的优化解集中选择一组优化结果与算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人字齿轮;高重合度;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
2
|
15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351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汽车传动系冲击耐久试验台惯量模拟系统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占礼, 张冰, 刘铁军, 张邦成
2014, 38(6): 60-6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32
摘要:为精确地模拟实际工况中汽车传动系转动惯量,实现对多种汽车传动系冲击耐久性能的检测,基于机电混合惯量模拟方式设计传动系冲击耐久性试验台惯量模拟系统。根据机电混合模拟惯量原理,确定了飞轮组设计原则,建立了动能补偿系统。采用转速控制法实时控制电机输出转矩以补偿飞轮动能,调节系统输出惯量,并对试验台惯量模拟范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基础惯量为10的试验台为例,按0.6g减速度设计时,通过调节飞轮组,结合电机控制,可模拟的汽车转动惯量范围为0195,满足轻型、中型、重型车的惯量要求,且模拟精度高、试验成本低,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汽车传动系;耐久性;试验台;惯量;模拟系统
2
|
138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218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热固耦合的矩形过盈配合强度计算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赵俊杰, 季敬能
2014, 38(6): 64-6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17
摘要:过盈连接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连接方式,过盈配合较为常见的是圆柱或圆锥形,但对于其他形状的过盈配合,如矩形过盈配合,文献中很少提及,也没有公式或者经验可以参考。针对矩形过盈配合问题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以一款应用于园林机械齿轮箱内的矩形过盈连接为具体研究对象,建立了矩形过盈配合的三维装配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对不同过盈量下的过盈配合关系的分析,深入研究了矩形过盈连接的接触问题,并基于热固耦合技术研究了在温度变化情况下矩形过盈连接的强度问题。所使用的方法为研究非圆柱、圆锥型过盈配合连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矩形过盈配合;有限元法;热固耦合;机械连接
2
|
9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209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高速公路汽车尾流发电装置传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马登云, 李宇庭, 沈小华, 陆体文, 陈定方, 汪俊亮, 谢溪凌
2014, 38(6): 68-7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38
摘要:以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为设计对象,将优化设计思想与Matlab相结合,利用外惩罚函数法对传动系统进行建模优化,求解出参数并用分支定界法确定齿轮参数。后以SolidWorks、ADAMS软件为工具,建立了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结果显示,优化设计的传动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传动效率高、输出动能稳定,能很好地满足工作需要,为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动系统;行星齿轮增速箱;优化设计;运动学仿真;外惩罚函数法
2
|
10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317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RecurDyn的同步带传动优化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焦栋, 葛正浩, 张彤阳, 曹鹏
2014, 38(6): 71-7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18
摘要:利用RecurDyn软件建立同步带传动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运动过程仿真分析,通过对动态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合同步带传动结构特点和动力特性,分别从改善启动方式,避开激振频率,增设张紧装置,优化齿形的角度对同步带传动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为进一步研究同步带传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同步带;优化设计;RecurDyn;运动仿真
2
|
307
|
1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380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Pro/E等高齿对数弧齿锥齿轮三维模型的建立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强, 孟佳, 闫洪波, 李丽
2014, 38(6): 74-7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19
摘要:等高齿对数弧齿锥齿轮其齿向线采用对数螺旋线且齿高沿分锥母线相等。等高齿对数弧齿锥齿轮从齿的大端到小端齿高是一致的,齿轮的面角、节角与根角均相等。根据这一齿轮的基本概念,参照齿轮设计手册以及结合摆线齿弧齿锥齿轮的基本参数,精心选取了等高齿对数弧齿锥齿轮的轮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使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了等高齿对数弧齿锥齿轮的主从动轮模型并且实现了三维模型的啮合。
关键词:等高齿对数弧齿锥齿轮;三维模型;轮坯参数
2
|
112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627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斜齿椭圆齿轮CAD系统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文彬, 任艳斐, 姜衍仓
2014, 38(6): 78-8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20
摘要:研究了斜齿椭圆齿轮轮齿设计方法及计算方程,采用可视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B 6.0为开发工具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斜齿椭圆齿轮CAD系统,实现了斜齿椭圆类齿轮的三维参数化建模与动态啮合仿真,解决了斜齿椭圆类齿轮设计中的复杂计算和三维实体造型难的问题。阐述了该系统开发的具体过程、构成、主要模块功能及软件系统的实现。最后以一个3阶斜齿椭圆齿轮的造型实例验证了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斜齿椭圆齿轮;实体建模;啮合仿真
2
|
7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471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少齿数齿轮轴极惯性矩计算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国海, 成小龙
2014, 38(6): 82-84+10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21
摘要:介绍了少齿数齿轮轴的结构特点和少齿数齿轮参数与几何尺寸。依据材料力学中极惯性矩的概念,采用叠加方法,提出了精确计算少齿数齿轮轴极惯性矩的新方法,为研究少齿数齿轮轴的强度、刚度和进一步优化少齿数齿轮副设计参数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少齿数齿轮副;少齿数齿轮轴;叠加原理;极惯性矩
2
|
129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598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双臂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周律, 周昱明, 汪亮, 朱金龙
2014, 38(6): 85-87+11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42
摘要:双臂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是机器人行业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自行研制的双臂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建立D-H坐标系,求出运动学正解方程。根据蒙特卡罗方法和极值理论,利用Matlab仿真软件求出它的工作空间。再次验证了蒙特卡罗方法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为后续机器人轨迹规划和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双臂机器人;蒙特卡罗法;极值理论;MATLAB仿真;工作空间
2
|
593
|
3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453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重置坐标系的空间RCCR机构运动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庄森, 黄晓磊, 韩博, 刘忠乙, 崔超
2014, 38(6): 88-90+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22
摘要:建立与空间RCCR机构对称性相关联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解了机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一般解析式。获得了该机构具有6种可能的运动形态,输出轴输出转动时机构存在两个奇异点,传力杆偏距相等时转动副A的速度为一个圆周速度与一个往复速度合成所得、其加速度为一个往复加速度和一个向心加速度合成所得等结论。
关键词:空间RCCR机构;运动分析;奇异点;运动形态
2
|
4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615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试验分析
双曲柄滑块机构变形履带机器人越障机构设计和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孙智勇, 左方印, 朱洪俊, 冷鸿彬
2014, 38(6): 91-9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43
摘要:提出了一种采用对称布置的双曲柄滑块机构改变履带外形的越障机器人。该机构能够通过曲柄的转动对履带的外形和张紧力进行主动控制,以使履带的形状更好的与障碍物相适应,从而提高机器人的越障能力。对该机器人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越障原理和越障能力进行了分析,为变形履带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双曲柄滑块机构;越障能力;变形履带
2
|
455
|
1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307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弧齿圆柱齿轮两种加工方法工艺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常青林, 侯力, 孙志军, 李波, 严丽丽, 魏永峭
2014, 38(6): 96-10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01
摘要:以弧齿圆柱齿轮的两种加工方法的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对两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以加工原理为基础,采用三维建模软件按照实际加工过程对两种齿轮的加工进行模拟,得到了两种工艺下弧齿圆柱齿轮的三维模型。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分别对两种弧齿圆柱齿轮进行啮合分析和干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旋转刀盘法加工弧齿圆柱齿轮的工艺性能要比平行连杆法好,特别是可以进行磨齿、剃齿等精加工工艺。因此,采用旋转刀盘法加工弧齿圆柱齿轮更适用于工业推广应用。本文中的研究对弧齿圆弧齿轮的设计和选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弧齿圆柱齿轮;三维造型;啮合分析;干涉分析
2
|
231
|
1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391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三种胀套联接驱动滚筒有限元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春华, 蔡晓东
2014, 38(6): 101-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23
摘要:驱动滚筒是带式输送机的传动部件,与轴之间多采用胀套联接结构。不同型式的胀套联接,驱动滚筒所受应力是不同的。选用Z1、Z2、Z3型三种不同的胀套,利用ANSYS的建模功能分别建立起三种胀套联接驱动滚筒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这三种胀套联接型式的滚筒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在胀套预应力与驱动滚筒工作载荷共同作用下的滚筒应力数值及分布情况。通过比较三种胀套联接型式滚筒的应力分布规律,确定了应力最小并且分布最均匀的胀套联接型式,为驱动滚筒的胀套联接选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胀套;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应力分布;ANSYS
2
|
12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442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ADAMS的非圆齿轮运动学仿真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永平, 杨存, 孙旋
2014, 38(6): 106-10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24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非圆齿轮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对非圆齿轮的节曲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非圆齿轮的传动特性。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精确的椭圆齿轮三维模型,并使用ADAMS软件对椭圆齿轮副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最终得到仿真的角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与理论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非圆齿轮的运动规律,从而为虚拟样机仿真提供依据。
关键词:非圆齿轮;运动学分析;MATLAB;ADAMS
2
|
405
|
2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198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曹付义, 周志立, 张明柱
2014, 38(6): 110-11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33
摘要: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是履带车辆的一种新型双功率流转向系统,在对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动力学原理和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包含发动机、液压闭式回路系统、行星排及负载等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和Simulink仿真模型。结合实例,对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进行了仿真及试验研究,对比表明所建模型能有效表达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性能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工况参数下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及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履带车辆;液压机械传动;转向系统;建模;仿真
2
|
24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370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轧钢机主传动系统的复模态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殷磊, 陈科, 陈振华
2014, 38(6): 114-11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02
摘要:利用集中质量建模法建立轧钢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力学模型;在考虑阻尼的情况下建立了有阻尼振动的微分方程组。将主传动系统的复模态分析转化为求解非线性广义特征值的问题,在MATLAB中进行了求解;并分析了复模态分量因子分别为复数和实数时,系统各点振动形式的差别。进而利用系统的复模态,将系统在复模态空间进行解耦,获得了解耦的振动方程组,为主传动系统的扭振响应分析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轧钢机;主传动系统;复模态;解耦;非线性广义特征值
2
|
11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533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采用混合传动系统的风电机组联合仿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芮晓明, 苏睿, 武鑫
2014, 38(6): 119-12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39
摘要:针对变频器对风电系统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混合传动系统,可用于风力发电机的恒频输出。该混合传动系统包括差动齿轮箱和电动机。实时调节电动机转速,即可实现差动齿轮箱变转速输入、恒转速输出。利用FAST、SolidWorks、Simulink软件分别建立风轮、差动齿轮箱和电动机的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下动态联接;并利用ANSYS对差动齿轮箱进行模态分析,表明其在风轮的低频输入下不会发生共振。联合仿真验证了该混合传动系统的有效性。
关键词:风电;混合传动;恒定输出转速;联合仿真
2
|
101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265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等温设计理论的湿式多片式制动器特性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朱霞, 冷志杰
2014, 38(6): 123-12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37
摘要:为了提高和改进湿式多片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特性分析准确性和避免局部高温高压对制动器造成的破坏,以轮式装载机驱动桥湿式多片式制动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制动器热弹性失稳现象进行分析,依据等温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对湿式制动器制动器制动特性的计算方法,通过将摩擦因数和径向差异等因素的引入,修正传统对初始村片压力分布规律计算方程,进一步提高对制动转矩、制动操纵力及有效半径的计算精度,提出了基于等温设计原理的湿式制动器主要设计指标的约束方程。分析结果表明,该压力分布计算模型相对压力均布模型计算精度高,满足通用计算条件;在热机理论作用下,由于冷却液作用,温升最终恒定,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状态;等效外径相对均布模型较大,故可在较小的制动操作力情况下获得相同制动力矩;通过等温设计理论的引入提出了一种准确有效的设计理论,并得到湿式制动器主要设计指标之间的约束方程。
关键词:湿式制动器;等温设计;压力分布;制动特性
2
|
117
|
1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298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Matlab的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副的干涉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选, 崔建昆
2014, 38(6): 128-13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25
摘要:分析了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副在啮合过程中存在的干涉问题,特别是对旋轮线干涉、径向干涉以及过渡曲线干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导了这三种干涉的校验公式,并运用Matlab编程计算了不同齿轮参数可能产生的干涉校验问题,为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副的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MATLAB;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副;干涉
2
|
13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341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RecurDyn的摆线泵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冯涛, 丁航, 李重伯
2014, 38(6): 132-13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26
摘要:针对摆线泵设计中接触应力难于通过理论公式计算的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建立了某型摆线泵内外转子的刚柔耦合接触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获得了内外转子在啮合过程的动态接触应力及节点应力历程曲线,分析了内外转子之间的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并校核了转子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刚柔耦合接触动力学分析技术为研究摆线泵内外转子传动过程中真实接触区域的力学特性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RecurDyn;摆线泵;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接触疲劳强度
2
|
296
|
1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590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杠杆法的三排行星齿轮机构的混联传动方案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明圣, 兰莹, 李勇
2014, 38(6): 136-138+14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34
摘要:汽车自动变速器多采用行星齿轮传动,并有向8挡发展趋势,三排并联行星齿轮机构最多能实现6个前进挡。基于杠杆法对三排行星齿轮机构的混联方式的传动方案进行详尽分析,得出三排行星齿轮机构的混联方式可以实现78个前进挡的传动方案一般规律,并通过实例证明其分析的正确性。为多挡变速器开发研究提供一种理论参考。
关键词:杠杆法;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方案;分析
2
|
241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567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62SP齿轮箱轴承的失效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翟红升, 李志胜, 李丽霞
2014, 38(6): 139-14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27
摘要:62SP齿轮箱联结液压泵的输出轴上轴承发生了损坏,而轴承的设计计算、安装方法、密封和润滑及产品质量都满足使用要求,对齿轮箱拆解后检测,损坏轴承的输出轴两端轴承孔的同轴度达到应用要求,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孔及挡肩产生了滑动摩擦,经过分析可知,轴承出现了异常温升,内部不存在游隙,导致轴承保持架折断,内外圈滚道发生挤压塑性变形,最终产生轴承损坏,齿轮箱不能正常运转。齿轮箱内的轴承设计时一般选用普通游隙,在特殊工况下,必须计算轴承工作时的游隙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轴承;游隙;配合;温升
2
|
6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360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开发应用
CX31自动变速器行星变速机构速比配置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许爱芬, 贾巨民, 温秉权
2014, 38(6): 142-14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35
摘要:速比配置是影响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关键因素。以CX31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等比级数阶法,对其速比配置进行深入分析。在保证变速器结构尺寸和速比配置大致不变的条件下,对比分析了三排单级式行星变速机构的速比配置及其可行性。为自主设计重型车辆自动变速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CX31;行星变速机构;速比配置;等比级数阶;自动变速器
2
|
10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330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传动轴振动特性试验台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昕, 郭顺生, 郭增瑞
2014, 38(6): 148-15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36
摘要:针对汽车在行驶中传动轴发生振动的问题,以某型号微型汽车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Works建立了检测其传动轴振动特性的试验台模型,试验台采用PLC-变频器作为驱动系统,磁粉制动器作为负载,能够根据不同路况条件进行相应的动力/阻力加载。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作为负载部分的运动执行机构,可以满足主减速器空间三维移动,以便与调整角度后的传动轴连接。采用LabVIEW软件作为开发平台,可以同步获取电动机的转速信号、传动轴和主减速器的振动信号,方便试验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经验证,本试验台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传动轴;振动特性;试验台台架设计;控制系统设计
2
|
254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275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大型链轮裂纹产生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措施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良
2014, 38(6): 152-15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03
摘要:大型零件热处理过程中,易出现开裂缺陷,一般实际生产中会从淬火厚度、加热温度、冷却速度等方面分析原因,但容易忽略过度淬火因素的存在。针对某次大型链轮经过热处理后出现开裂的情况,通过对材料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过度淬火是主要成因。并针对开裂情况,提出机械加工处理措施,并利用有限元理论分析法对处理后的链轮进行了应力分析,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链轮;40Cr;调质处理
2
|
58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464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动态特性的高参数齿轮箱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杨振宇
2014, 38(6): 155-15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4.06.028
摘要:针对具有高柔性紧凑结构大功率齿轮箱,采用基于齿轮箱动态特性的设计方法。利用UG建立齿轮减速箱的三维模型,在ANSYS workbench中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获得减速箱的动态性能,据此,在保证齿轮副强度的情况下,为减速箱的箱体及结构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关键词:动态特性;齿轮箱;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有限元
2
|
9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4501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