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编辑荐读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下载中心
写作指南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期刊进展
企业动态
展会信息
通知公告
视频中心
理事会
会员名录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邀请函
会员风采
年会掠影
广告政策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期刊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编辑荐读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下载中心
写作指南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期刊进展
企业动态
展会信息
通知公告
视频中心
理事会
会员名录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邀请函
会员风采
年会掠影
广告政策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期刊订阅
最新刊期
2009年第33卷第1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弧面凸轮机构诱导曲率与强度设计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曹巨江, 李言, 吉知难
2009, 33(1): 1-3+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18
摘要:为了提高弧面凸轮机构的强度和可靠性,基于啮合原理和微分几何的理论推导了弧面凸轮廓面方程,进而推导了弧面凸轮诱导曲率的表达式,提出了弧面凸轮与滚子接触应力计算力学模型,给出了弧面凸轮静接触强度与疲劳接触强度的设计校核方法,为弧面凸轮机构的强度与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精确化定量手段。通过设计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理论。
关键词:弧面凸轮;诱导曲率;接触应力;可靠性
2
|
163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472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数学模型极其鲁棒控制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唐铃凤, 王茂军
2009, 33(1): 4-6+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19
摘要:介绍了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控制原理,对无级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基本组成元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级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将基于Riccati方程状态反馈解的标准鲁棒H∞控制器设计方法用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电液控制系统中,设计出了鲁棒H∞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鲁棒H∞控制可使系统稳定性提高,控制精度提高,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表现出很强的鲁棒性。
关键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鲁棒H∞控制
2
|
17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463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滴油润滑的摩托车传动链磨损特性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郑蕾虹, 王怀宇
2009, 33(1): 7-8+46+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26
摘要:定期滴油润滑的摩托车传动链道路行驶试验结果表明,滚子链套筒与销轴零件的主要磨损机制是磨粒磨损,并伴随有疲劳磨损的特征;在磨粒磨损机制下,一定范围内,套筒与销轴零件的初始表面硬度较高,渗层深度和心部硬度匹配合理,渗层硬度梯度较小,较佳的渗层及心部组织,都有利于改善其磨损表面形貌状态和耐磨性。
关键词:滚子链;摩托车;滴油润滑;磨粒磨损
2
|
67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368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考虑边缘接触直齿面齿轮传动轮齿接触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沈云波, 方宗德, 赵宁, 魏冰阳
2009, 33(1): 9-11+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27
摘要:主要分析了直齿面齿轮传动在考虑边缘接触条件下的啮合。从理论上推导了求解边缘接触的数学模型及边缘接触点满足的约束条件,利用相邻接触点主曲率方向相似的方法确定了当发生边缘接触时在接触曲面上的主曲率方向。结果显示,边缘接触更容易在刚进入啮合时产生,并且在边缘接触点处几何传动误差不再为0。
关键词:面齿轮;边缘接触;传动误差;机械传动
2
|
331
|
1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567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变速比转向器齿扇设计理论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贺敬良, 秦建旭, 吴序堂
2009, 33(1): 12-14+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30
摘要: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利用齿形法线法,推导出了修正余弦函数汽车变传动比转向器齿条齿扇啮合方程、齿廓方程,给出了锥形齿扇小端不根切、大端不变尖的条件和齿扇几何尺寸的计算公式,最后给出了变传动比齿扇的齿廓曲面具体算例和具体实现方法。分析表明该方法简洁实用,易于实现。
关键词:转向器;变速比;循环球
2
|
330
|
2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528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齿轮传动多体接触动力学模型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方子帆, 舒刚, 何孔德, 赵新泽
2009, 33(1): 15-18+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28
摘要:基于多体接触动力学理论,对齿轮传动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开发的混合型齿轮传动为对象,在ADAMS软件环境中建立了其多体接触动力学模型。在仿真环境下直观动态地描述了齿轮啮合接触过程,计算出齿轮传动在给定输入转速和载荷作用下各级齿轮的动态啮合力。仿真分析结果揭示了齿轮传动的刚度激励与啮合冲击激励引起响应的周期性波动的现象。
关键词:齿轮传动;动力学模型;多体接触;啮合力
2
|
1629
|
9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538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修正型斜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接触型式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跃敏, 王小林, 谢刚
2009, 33(1): 22-24+10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20
摘要:在空间啮合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修正型斜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曲面的数字化造型;分析在给定不同中心距和传动比情况下接触线类型,得出蜗轮齿面接触型式,并进一步讨论判断接触线类型的方法。
关键词:修正型;二次包络;接触型式
2
|
62
|
1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339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文凯, 莫亚武
2009, 33(1): 25-27+10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34
摘要:利用雅可比矩阵建立了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3-RSR)动平台的外力、外力矩、惯性力、惯性力矩和重力到驱动关节的映射关系,在合理的假设基础上,运用牛顿欧拉动力学方程得到了动力学数学模型。并且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利用ADAMS软件对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进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用动力学模型计算的驱动力矩值和仿真结果一致,动力学模型精度较高,将其作为驱动力矩控制设计的基础是可行的。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仿真
2
|
628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521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平地机液压机械复合变速装置参数匹配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耿令新, 刘钊, 吴仁智, 张利娟
2009, 33(1): 28-3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31
摘要:研究了应用于平地机的液压-机械复合变速装置元件参数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计算实例,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复合变速;平地机;传动系;匹配
2
|
138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483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含有闭回路结构的二平移一转动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美丽, 吴鑫, 张彦斌
2009, 33(1): 31-33+37+10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21
摘要:构造了多种包含二平移一转动(2T1R)运动输出的混合链结构,基于有序单开链单元原理,综合出10种新型2T1R型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机构的主动副均直接安装在静平台或接近静平台处,以利于减小机构的运动惯性。分析了各个机构基本特征,如主动副配置、耦合度和运动输入-输出控制解耦性,为机型的优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并联机构;混合链;型综合;耦合度
2
|
21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268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综述
勘误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2009, 33(1)
0
|
13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77685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机械传动》征稿简章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2009, 33(1): 10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17
0
|
74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77682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技术的研究现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瑞亮, 王铁, 李纯明
2009, 33(1): 97-100+10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05
摘要:概述近年来弧齿锥齿轮设计与啮合理论、轮齿接触分析、动力学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对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弧齿锥齿轮;啮合理论;轮齿接触分析;动力学;双圆弧
3
|
347
|
1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503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设计计算
基于OpenGL的齿轮传动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杜文辽, 陈学文, 李安生, 李治国
2009, 33(1): 34-37+10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22
摘要:对渐开线标准齿轮的齿廓曲线和齿轮传动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模型。在Visual C++平台上,结合OpenGL实现了直齿轮和斜齿轮的三维精确造型,基于OpenGL双缓存技术,实现了齿轮传动的运动仿真。齿廓曲线数据可以进一步应用于齿轮的数控加工,齿轮传动仿真的实现,验证了齿轮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也可应用于虚拟样机建模。
关键词:齿轮模型;数字化设计;齿轮传动;仿真
2
|
158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291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面向UG的差速器CAD系统开发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郑泉, 陈黎卿, 何钦章
2009, 33(1): 38-40+43+10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23
摘要:以差速器为研究对象,以三维绘图软件UG和VisualC++6.0编程软件为平台开发了基于UG的差速器零部件参数化设计软件。探讨了运用UGOPEN模块进行三维建模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对开发的差速器零部件参数化系统进行了验证。和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提高了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关键词:差速器;二次开发;三维建模
2
|
208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451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摆线轮齿廓修形的优化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焦文瑞, 孔庆华, 宋德朝, 刘金龙, 沈启志
2009, 33(1): 41-43+10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24
摘要:为改善摆线轮修形齿廓啮合质量,在分析现有修形理论的基础上,使用最优化理论,通过逼近转角修形齿廓法向变动量曲线,并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搜寻等距加移距最佳修形量。以BZZ系列全液压转向器的摆线啮合副参数为例,优化的结果在保证摆线啮合副适当齿廓法向侧隙同时,最大逼近共轭齿廓,明显增大啮合区间,增加了同时啮合齿数。为摆线针轮啮合副齿廓修形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摆线轮;齿廓修形;优化
4
|
445
|
4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577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行星摆线轮齿形精确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贾建军
2009, 33(1): 44-46+10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25
摘要:根据行星摆线齿轮的形成理论,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实现行星摆线轮的齿形精确设计。该方法建立了齿轮参数与齿形之间的BP神经网络非线性关系模型。仿真实验表明,采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特性进行摆线轮齿形模拟设计,能精确、快速地模拟出摆线轮齿形;该方法适用于非渐开线齿轮齿形的设计。
关键词:行星摆线齿轮;BP神经网络;摆线轮齿形;齿形模拟
2
|
18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361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卧螺离心机差速机构改进设计与分析计算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辛舟, 尚鸿昊
2009, 33(1): 47-49+106-10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03
摘要:针对卧螺离心机在物料沉降分离时,由于螺旋叶片与转鼓相对运动而产生影响分离效果的搅动现象,提出了一种差速传动机构改进方法。将常用双级2K-H型差速器与超越离合器结合在一起,在沉积物沉降时实现无差速运行,避免了相对运动所带来的不良效果。并对机构传动比、传动效率以及功率损失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
关键词:卧螺离心机;差速器;超越离合器
2
|
27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415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特征的凸轮测量与几何模型重构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万军
2009, 33(1): 50-52+10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16
摘要:当前,凸轮设计侧重于产生面向运动学分析的凸轮轮廓曲面,缺少对凸轮完整几何模型的构建。提出了一种由凸轮实物重构几何模型的设计方法,经特征分析、三坐标测量、数据处理、特征拟合和拼接等过程生成凸轮的CAD模型。该方法基于凸轮特征,重构的CAD模型既面向凸轮的设计,也面向凸轮的加工,应用广泛。以一盘形凸轮为例,阐述了该方法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凸轮;特征;几何模型;重构
2
|
9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261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多目标优化设计在机构运动学综合中的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何哲明, 罗佑新, 车晓毅, 徐静蓉, 汪超
2009, 33(1): 53-54+58+10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15
摘要:基于杆长约束,机构综合问题可以转化为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再将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多目标无约束优化问题,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求解。应用多目标优化原理,首次提出了机构综合问题非线性方程组求解的新方法,并用Matlab语言的优化工具箱实现求解。机构运动学综合的实例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连杆机构;非线性方程组
2
|
21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278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高维多目标优化设计的灰色微粒群算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车晓毅, 罗佑新, 汪超
2009, 33(1): 55-58+10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04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离散变量多目标优化设计求解方法,该方法应用灰色相对关联度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再用改进微粒群算法求解。开发了混合离散变量优化的灰色改进微粒群法程序。该方法能合理地处理优化设计中混合离散变量的取值问题,通过对标准微粒群算法改进,引入动态罚函数,算法具有很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优化设计实例表明,该算法对优化设计问题的特性无特殊要求,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而且程序运行可靠,全局收敛能力强。
关键词:混合离散变量;灰色相对关联度;非线性约束优化;微粒群算法;适应函数;动态罚函数
2
|
22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405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齿轮类零件参数化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鸿钧, 苏艳萍
2009, 33(1): 59-60+10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33
摘要:为实现齿轮类零件的设计计算与绘图的自动化,提出以参数化设计思想为依据,利用Auto-CAD内嵌的Visual LISP语言和Dialog control language(DCL)对话框设计语言,通过编程实现了用对话框形式进行设计参数输入,并对齿轮类零件的设计计算、参数校核及各类齿轮不同结构设计图的绘制输出完全自动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关键词:齿轮;参数化设计;Visual LISP语言;AutoCAD
2
|
165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495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Pro/E的离合器参数化CAD系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梅琼风, 严忠胜, 龚春全, 李强, 申昱, 刘永杰
2009, 33(1): 61-62+88+10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32
摘要:研究了基于Pro/E的离合器参数化CAD系统。充分利用VC++6.0编程平台的优点,编写应用程序界面,实现智能设计。采用Pro/Toolkit异步模式,设计人员不需与Pro/E软件的交互操作。软件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离合器设计人员可以提高设计效率30%以上。
关键词:参数化;Pro/Toolkit;智能设计;离合器
2
|
191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311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基于SlidWorks运动仿真的平面八连杆机构优化设计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启鹏, 刘万俊, 仝崇楼, 龚小平
2009, 33(1): 63-64+67+10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14
摘要:从工程实际出发,建立了平面八连杆机构的数学模型,应用约束变尺度优化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了装配体模型,应用其中的COSMOSMotion插件进行了机构运动仿真,为机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直观的仿真手段,提高了对平面多连杆机构的分析设计能力;同时,也为其他机构的仿真设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平面多连杆机构;约束变尺度法;优化设计;SolidWorks;运动仿真
2
|
676
|
2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556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试验分析
余弦齿廓齿轮泵的困油特性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胡华荣, 罗善明, 余以道, 王建, 陈立锋
2009, 33(1): 65-67+10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13
摘要:基于Pro/E操作平台,建立了新型余弦齿轮泵的几何模型,测量并计算了其困油容积,最后分析了其困油特性。结果表明,与相同参数的渐开线齿轮泵相比,余弦齿轮泵具有困油时间短、容积变化幅值小等优点,更有利于缓解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关键词:余弦齿廓;齿轮泵;困油容积
2
|
130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348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渐开线凸轮误差对齿形精度影响的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启明, 马勇, 李克洪, 娄志峰
2009, 33(1): 68-70+107-10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12
摘要:渐开线凸轮是靠模式齿轮磨床生成渐开线齿形的重要附件,其精度直接决定着被磨齿轮的齿形精度。根据靠模式齿轮磨床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渐开线凸轮误差对被磨齿轮齿形精度影响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精调机床提供部分理论基础。
关键词:渐开线凸轮;靠模式齿轮磨床;渐开线齿形;齿形精度
2
|
99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327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点啮合弧面凸轮机构变形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田普建, 曹巨江, 赵雪妮
2009, 33(1): 71-72+92+10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11
摘要: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凸轮机构的三维装配模型,在Pro/M结构分析模块中对机构模型进行有限元前处理工作,并输出模型的有限元数据文件,最后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解算分析结果,通过多组滚子曲面参数值分别得出,滚子曲面曲率变化对凸轮和滚子应力、应变、位移以及变形域的影响。为研究点啮合弧面凸轮机构中凸轮和滚子的变形问题,提供了分析数据。
关键词:凸轮机构;弧面凸轮;有限元;Pro/M;ANSYS
2
|
133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378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成形法磨削斜齿轮的齿形误差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立功, 王军, 邓效忠
2009, 33(1): 73-75+84+10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02
摘要:在成形法磨削斜齿轮的过程中影响齿轮加工精度的原因很多;根据磨削加工过程,从成形砂轮廓形修形误差和砂轮与齿轮的相对位置误差两方面对其所产生的齿形误差进行了分析,并用数值方法模拟出齿形误差的大小;分析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对设计数控成形磨齿机及编制数控成形磨齿工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成形磨削;斜齿轮;齿形误差;数值模拟
2
|
387
|
1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249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回转减速机机座断裂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小龙
2009, 33(1): 76-79+10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10
摘要:针对塔机回转减速机接连出现机座断裂问题,先对机座模型进行简化,然后计算机座断裂面的弯曲应力,最后确定机座断裂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机座;断裂;分析;回转减速机;塔机
2
|
61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422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带齿多层钢带传动中鼓包问题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吕宏展, 梁锡昌
2009, 33(1): 80-81+10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09
摘要:通过对带齿多层钢带传动时产生鼓包原因的分析,找到了带齿多层钢带各层长度变化量与金属带厚度的关系,提出一种制作带齿多层钢带的新方法。并从金属带材料的性能、金属带厚度两方面综合分析,解决钢带传动时的鼓包问题。
关键词:带齿多层钢带;传动;鼓包
2
|
8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303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椭圆齿轮有限元模态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宏文
2009, 33(1): 82-84+10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08
摘要:应用弹性力学有限元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 Works对椭圆齿轮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椭圆齿轮的5个低阶固有振动频率和模态振型,并对椭圆齿轮偏心率对固有振动频率和模态振型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偏心率的大小对椭圆齿轮固有频率的大小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椭圆齿轮;有限元法;固有频率;模态振型;偏心率
2
|
401
|
1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513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开发应用
汽车主减速器总成传动误差测量系统研究与实现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梁莹林, 丁杰雄, 白治锦, 姚丽娟, 肖强, 张锵
2009, 33(1): 85-88+10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29
摘要:根据汽车主减速器总成传动链的特点,介绍一种用于主减速器装配生产中的传动误差在线精密测量方法及其硬件实现。该方法通过高精度旋转编码器获取主动锥齿轮及左右半轴的角位移信号,利用CPLD对3路信号同步进行测量;采用插值方法,对离散测量数据构造插值函数逼近实际角位移函数;最后根据主减速器的传动关系,对3路角位移函数进行运算,从而实现主减速器总成瞬时传动误差的精密测量,为控制产品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汽车主减速器;传动误差;旋转编码器;CPLD;插值
2
|
17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388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齿轮磨齿烧伤的分析与防止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汪军, 丁英辉, 范乃则, 王晶晶
2009, 33(1): 89-9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07
摘要:为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的磨齿烧伤问题,结合生产实际现状,首先分析了磨齿烧伤的成因、类型及危害,并就磨削原理、砂轮和磨削参数、冷却液和冷却系统以及工装夹具等方面对磨齿烧伤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办法。
关键词:齿轮;磨齿烧伤;磨削原理;啮合原理;砂轮
2
|
227
|
1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436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齿轮箱轴承座孔的中心距测量方法精度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罗太景
2009, 33(1): 93-94+100+10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01
摘要:介绍了齿轮箱轴承座孔的中心距现场检测方法,指出现场检测中心距方法的不足,举例计算轴、孔中心距的三种测量方法的误差结果并加以分析比较,选择最优的测量方案予以推荐,特别应用在减速箱轴系、孔系装配中,能提高轴、孔装配精度。
关键词:齿轮箱;轴孔中心距;测量方法误差;精度
2
|
156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549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曳引机用蜗轮的制造研究与实践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灵玲
2009, 33(1): 95-97+10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09.01.006
摘要:分析了曳引机用蜗轮副的选材和蜗轮制坯采用新型ZA27合金的铸造方法,介绍了非对偶法蜗轮加工理论,分析了非对偶法蜗轮滚刀的设计方法及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曳引机;蜗轮;ZA27合金;非对偶法
2
|
10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6429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