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1981年第1期
    • ISO渐开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部分系数探讨

      李庆远
      1981(1): 1-1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1981.01.001
      摘要:<正> 本文就ISO渐开线园柱齿轮强度计算公式中部分系数的来源提出探讨,同时也就几个方面提出疑问。掌握ISO计算方法,关键就在于掌握这些系数,因之,对于这些系数的来源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很有必要。 1.关于过载荷系数KI(ISO新代号为KA) 为了对ISO的数据进行研究,我们把各著名学派强度计算方法中使用的过载荷系数的大小列于表1。分析此表可知,七三年ISO草案中采用的KI值,与欧美经典著作中荐用的数值  
        
      4
      |
      6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9185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 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K的确定方法

      陈谌闻, 陈荣增
      1981(1): 11-21+2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1981.01.002
      摘要:<正> 本文的第一种方法是把轮齿看成由许多薄片迭成的,每片之间没有作用力,因而齿向载荷分布是线性的。可由失准度Fβy、刚度Cr和载荷Fm/b算得KHβ;再利用文献的公式(经笔者处理)计算KFβ。计算结果和ISO60/6199E的公式一样,导出的KFβ=KHβN中的N值也是N=((b/h)2)/(1+(b/h)+(b/h)2) 本文的第二种方法是以无限宽的悬臂板为基础,利用文献的公式(经笔者处理),对具体的轮齿参数求解齿面载荷分布曲线,然后再计算KHβ和KFβ。这应该较为准确。但  
        
      4
      |
      18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9157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 ISO齿轮强度标准中的动载系数

      池叔航
      1981(1): 22-2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1981.01.003
      摘要:<正> 本文对ISO齿轮强度标准[1]的动载系数作初浅分析,推导其主要关系式,指在进一步理解ISO标准对齿轮振动问题的观点和处理方法。所用术语和符号,力求与[1]相符。动力齿轮传动过程,总是伴随系统的振动,振动使轮齿受力由名义园周力Ft增至Ft′=Ft+△Ft。载荷系数的定义原则上是  
        
      6
      |
      98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9179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 基节差和胶合的关系

      牛玉琛
      1981(1): 28-3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1981.01.004
      摘要:<正> 一、基节差对负荷分布图的影响众所周知,齿面瞬时温升与负荷的导次方成正比。因此要讨论相啮合两齿轮基节差对胶合的影响,就必须弄清它对负荷分布图的影响 1、理论齿形的渐开线圆柱直齿轮的负荷特性齿轮的啮合是由两对齿到一对齿,又从一对齿到两对齿这样交替进行的。图1中,在啮合线ABCD上发生了上述过程。图中:  
        
      4
      |
      14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9183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 珠光体和珠光体—铁素体球墨铸铁齿轮抗点蚀能力的研究

      易秉钺, 房贵如
      1981(1): 35-4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1981.01.005
      摘要:本文总结了珠光体和珠光体—铁素体球铁齿轮的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的测定结果。根据齿轮寿命试验的结果数据,采用ISO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求得可靠度为0.99的接触疲劳曲线方程,和循环基数N0=5×107时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бнlim: 当HB=253时,бнlim=673N/mm2; 当HB=226时,бнlim=637N/mm2。上述数值均高于国外同硬度的球铁齿轮或碳钢齿轮的相当数值。试验中,还测定了齿面的磨损曲线,进行了齿轮润滑状态的计算。同时采用齿面复膜和扫瞄电镜分析技术,揭示了珠光体球铁齿轮齿面破坏的两种不同方式。本文还对复膜追踪,扫瞄电镜分析,齿面磨损量测定,бнlim快速测定法等试验技术进行了评价。  
        
      4
      |
      6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9171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 双圆弧齿形的计算分析

      唐定国
      1981(1): 47-5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1981.01.006
      摘要:应用有限元素法对六种不同的基准齿形在电子计算机上计算受载下的平面弯曲应力状态,并进行了比较。指出要综合考虑各主要因素来评价基准齿形参数。在计算了约60组数据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高速动力传动的双圆弧齿形设计原则。  
        
      4
      |
      44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9152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 H·Winter, T·Weiss, 叶于春
      1981(1): 56-6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1981.01.007
      摘要:表面硬度和淬硬深度是硬齿面齿转承载能力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硬化晶格结构、其含碳量、奥氏体残留量、残余应力和白层(氮化齿轮)对其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润滑剂和配对齿轮的材料以及齿面光洁度对点蚀、微观点蚀和磨损有不同的影响。  
        
      4
      |
      16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9175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 齿轮术语和符号的国家标准草案定稿会议在福州召开

      1981(1): 65.
      摘要:<正> 齿轮术语和符号的国家标准定稿会,已于一九八○年十月在福州市召开,到会代表共十七人。会议推选了李华敏教授、丁爵曾教授,陆锦衣副总工程师、彭淑贞工程师四位同志组成主审小组。整个会议在主审小组的领导下,对齿轮术语和符号国家标准草案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全面审查和讨论。会议在研究了一九八○年四月份在西安市召开的齿轮术语和符号的学术讨论会所提出的各项建议和意见,以及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和个人对草案初稿  
        
      6
      |
      1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9163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 赤泽手岛, 成田, 张诚
      1981(1): 66-7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1981.01.008
      摘要:转速高和节线速度高,是高速齿轮传动装置本身固有的两种困难。透平机械功率不断地增大,也导致了齿轮尺寸可观地增大、其节线速度如此之高,以致要求对齿轮给预特殊的考虑。由于高速齿轮传动本身存在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包括整个齿轮传动系统在内的及其复杂的热效应问题。所以,作者制造了一个全尺寸齿轮装置并使其在26,165马力,18,633/4730转/分的工况下运行。本文主要论述在运转条件下,齿轮传动装置热特性的测定。  
        
      4
      |
      15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69166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