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1 6
    本期电子书

      理论研究

    • 马春生,米文博,尹晓秦,马振东
      2021, 45(6): 1-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01
      摘要:提出了一种含可重构运动副的2-SPR/(U+UPR)P(vA)冗余并联机构,可应用于并联操作平台。首先,建立了2-SPR/(U+UPR)P(vA)并联机构的螺旋矩阵,求解机构在R相和U相下的自由度,并应用修正的Kutzbach-Grübler公式对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验证;其次,应用闭环矢量法求解机构的两组运动学逆解并验证、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建立机构在R相下的正解模型并验证;最后,联合使用SolidWorks和Matlab软件求解了机构在R相下的可达工作空间和U相下的平动工作空间。研究结果为该机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可重构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粒子群优化;工作空间   
      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60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白乐乐,杭鲁滨
      2021, 45(6): 8-1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02
      摘要:基于Bennett机构构造的包络六面体,推导了机构构型与其运动副轴线对应的单叶双曲面之间瞬态相对位姿关系,可视化探究了Bennett机构、机构包络六面体与单叶双曲面之间动态位姿映射;分析了Bennett机构对角线相等时包络六面体构型的几何特征。由特定结构参数Bennett机构对应单叶双曲面腰部空间形态及腰截面投影可视化研究发现,机构在特定构型包络六面体底面投影与单叶双曲面腰椭圆短轴重合,引发探究该构型机构压力角的启示。研究发现,当输入角等于nπ+π/2(nN),任一Bennett机构包络六面体底面投影线与腰椭圆短轴重合,机构出现最小压力角且最小压力角等于输出杆件运动副扭转角。从特定结构参数机构与其关联特征几何体、曲面、曲线间映射的可视化研究获得启示,可为进一步揭示运动学普遍规律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Bennett机构;运动学;单叶双曲面;瞬态映射;压力角   
      12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63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代鹏,王建平,闫淑萍,黄胜洲,刘军,王风涛
      2021, 45(6): 16-2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03
      摘要:作为机械装备中的关键传动机构,渐开线直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受极端工况影响,轮齿表面极易引发剥落缺陷,改变齿轮副啮合刚度,严重影响其工作性能和传动效率。针对轮齿表面剥落形貌演变过程中的齿轮副啮合刚度,以拓展后边缘线与原矩形剥落边缘线夹角描述剥落故障演变,结合势能法构建了含剥落故障齿轮副的啮合刚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当齿轮副发生齿面剥落时,会使剥落区域参与的啮合区间啮合刚度减小,并且随着剥落参数的增大,齿轮啮合刚度减小趋势增大;当剥落区域沿齿轮副轴向中心面不对称时,齿轮易发生扭转变形而产生扭转刚度;同时,由于摩擦力存在,剥落区域边缘会进一步拓展,使剥落区域的宽度增大,导致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曲线变化的区间范围增大。  
      关键词:剥落;剥落拓展;直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非对称剥落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5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贾竣臣,薄瑞峰,郭鑫鑫,李瑞琴
      2021, 45(6): 22-2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04
      摘要:针对物流行业需要对大量商品快速分拣、包装的需求,提出了一种(2-RRR&RPR+R)&URS型4自由度并联机构,该机构由静平台、动平台、URS支链、以及与带有R副的连接平台相连接的两条RRR支链和RPR支链组成。首先,运用螺旋理论对机构自由度进行分析,求得该机构可实现两转两移的4自由度运动;随后,采用解析矢量法对其进行位置逆解分析,运用数值搜索法并结合位置逆解方程求得工作空间,分析了机构的工作性能;最后,通过Matlab对位置逆解方程进行仿真,并利用Adams对求解结果进行验证,验证了机构逆解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机构运动的可实现性。结果表明,该机构能沿X轴方向大范围移动,在Y轴方向可实现大角度转动,可以代替物流行业的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研究结果可为机构的进一步动力学分析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并联机构;螺旋理论;位置逆解;工作空间   
      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86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孟凡秋,谷连旺,马长青
      2021, 45(6): 28-3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05
      摘要:针对涡扇发动机(Geared turbofan engine,GTF)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建立了齿轮-转子-轴承耦合动力学模型。该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星型齿轮的旋转运动、轴承时变支撑刚度、齿轮啮合刚度以及多齿啮合和综合误差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输入轴和输出轴上轴承位置对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各部件浮动量以及负载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轴和输出轴上轴承的布置方式对太阳轮和齿圈的浮动量影响较大,对星型齿轮的浮动量几乎无影响;输入轴上轴承位置的变化对啮合负载分配均匀性基本无影响,而输出轴上轴承位置影响负载分配均匀性。  
      关键词:齿轮传动系统;负载分配特性;轴承位置;动力学模型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633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李云龙
      2021, 45(6): 38-4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06
      摘要:在滚动轴承和转子动力学的基础上,考虑滚动轴承滚动体与内外圈滚道的Hertz弹性接触力和径向游隙等非线性因素,根据Timoshenko梁-轴理论,建立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有限元离散化模型,采用Newmark数值方法对其求解,利用分岔图、Poincaré映射图、频谱图、相图和轴心轨迹图,分析了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在转速和游隙等参数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行为。结果表明,转子系统呈现周期和非周期(拟周期或混沌)响应形式,在倍周期响应区域内有明显的跳变现象,经过混沌区后,转子系统经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后经过阵发性分岔离开混沌;故合理选择转子的工作转速和游隙,降低非线性轴承力引起的非周期振动,可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分析结果为定量和定性分析该双转子的稳定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有限元法;非线性动力学;分岔;混沌   
      3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52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王文斌
      2021, 45(6): 46-5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07
      摘要:综合考虑滑动轴承油膜力支撑、柔性支承受外部激励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建立一个两端柔性支承的刚性转子模型,运用4阶变步长Runge-Kutta算法对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刚性转子系统在不同外部激励幅值下随转速变化时的位移分岔图,以及特定参数下的相图、Poincaré映射图,直观揭示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中低速阶段,系统随着转速的提升出现了混沌、多周期、概周期、单周期等复杂动力学行为;在中速和高速阶段,系统主要是多周期和混沌运动的相互转迁,以及阵发性混沌运动现象的出现。外激励幅值的增大,会使得系统容易形成概周期运动,并导致轴颈-轴瓦处油膜力的增大。  
      关键词:非线性油膜力;柔性支承;刚性转子;Runge-Kutta法;混沌   
      1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22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设计计算

    • 蒋超阳,王衍学,赖俊杰
      2021, 45(6): 51-5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08
      摘要:当齿轮产生点蚀故障时,其时变啮合刚度变化导致的振动响应特征是实现点蚀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而准确的齿轮几何模型对于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精度具有重大意义。推导了内、外啮合齿轮的齿廓方程,提出了基于全齿廓的行星齿轮点蚀故障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模型,有效解决了简化模型中需要齿数判断和精度较差的问题,提高了行星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精度,为行星齿轮点蚀故障的动力学建模、故障机理分析及疲劳寿命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故障诊断;全齿廓;行星齿轮;点蚀故障;时变啮合刚度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9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李杰,车林仙,杜力,郑鑫
      2021, 45(6): 58-6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09
      摘要:以一种两移动两转动(2T2R)自由度面对称(CRR)2S-(3R)2R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方位特征集理论分析该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和性质,并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应用坐标变换法,建立求机构位置正解的非线性方程组,并采用差分进化算法求解该方程组。推导出机构逆解解析表达式,应用数值算例验证机构正解、逆解的正确性。采用矢量法推导机构速度及加速度表达式,并应用Matlab编程绘制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同时,应用Adams进行运动学仿真,并求得Matlab理论曲线与Adams仿真曲线的最大误差。结果表明,二者运动学分析曲线基本一致,表明该机构理论分析正确可靠。  
      关键词:并联机构;方位特征;位置正解分析;运动学分析;Adams仿真   
      3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82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林荣会,周鹏
      2021, 45(6): 65-7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10
      摘要:针对重型自卸车驱动桥桥壳进行轻量化研究时,由于桥壳的使用条件及生产条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桥壳的可靠性存在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性优化与稳健性择优相结合的轻量化研究方法。对原桥壳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原桥壳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利用灵敏度分析法选取了优化设计变量,构建kriging响应面模型。通过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对桥壳进行确定性优化,得到3组9个确定性优化尺寸。构建L9(34)正交表,对确定性优化尺寸进行稳健性择优,基于信噪比η,得到了稳健性较好的优化尺寸。结果表明,在现桥壳的质量比原桥壳降低16.7%的情况下,通过稳健性择优方法,提高了最大应力稳健性和1阶固有频率的稳健性,增加了桥壳的可靠性。该方法能够保证轻量化桥壳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干扰下,仍然能够发挥出正常性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稳健性优化方法的不足,为桥壳的稳健性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驱动桥桥壳;轻量化;稳健性择优;信噪比   
      5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60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张明松,肖锦志,王恩恒,庄桥
      2021, 45(6): 71-7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11
      摘要:为解决冗余机械臂在逆运动学求解中出现多重解的问题,以Jaco2的7DOF-S通用机械臂为对象,提出了一种结合解析法与基于坐标变换的几何解法的逆运动算法。根据机械臂的几何结构,推导出中间转角的唯一解,并以此映射解算得到其余关节转角;经过Matlab Robotic Toolbox与Simulink模块验证,表明该算法的精度、运算效率较高;基于已验证的运动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粗插补和精插值的五次插值规划算法,经Matlab轨迹规划验证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各关节转动的连续性与平稳性较好。  
      关键词: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轨迹规划   
      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62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马豪男,张志安,黎晴亮
      2021, 45(6): 77-8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12
      摘要:针对采用传统人工势场法对双机械臂系统进行路径规划时无法约束双机械臂整体位姿,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的问题,对人工势场法进行改进。采用D-H法对双机械臂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采用圆柱——半球体包络盒模型作为碰撞检测模型;构建新的势能函数对双机械臂系统规划路径;采用构建虚拟目标点的方法帮助机械臂逃离局部极值点。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克服了人工势场法局部极小的缺点,实现了对双机械臂系统的路径规划。  
      关键词:双机械臂系统;路径规划;人工势场法;局部最小   
      7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42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邢宏福,杨朝会,于楠,徐超,江京亮
      2021, 45(6): 85-8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13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高精度的传动设备对齿轮的要求越来越高。以齿轮箱的主减速斜齿圆柱齿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omax软件建立齿轮箱模型,结合斜齿圆柱齿轮的微观参数优化理论,以传递误差、齿轮齿面上单位长度的载荷分布和接触斑点为优化目标进行微观齿轮修形,提出了一种螺旋线修形结合齿廓修形的全方位修形方法;通过对比修形前后齿轮的优化目标参数,优化后传递误差降低、齿面载荷分布更加均匀、接触斑点良好,改善了齿轮的啮合状况,提高了齿轮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斜齿轮;传递误差;接触斑点;单位长度载荷;修形   
      8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7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马保平,张帆,张召颖,邹洵,张国胜
      2021, 45(6): 90-9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14
      摘要:为提高具有远程运动中心(RCM)的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从操作手的定位精度和运动稳定性,对从操作手进行动力学等效,得出构件的等效质心位置,采用拉簧-绳轮对机械臂进行重力补偿;再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从操作手RCM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计算力矩法进行重力补偿。通过Adams对比分析了经重力补偿后从操作手各个关节的运动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重力补偿模型可有效补偿重力项。  
      关键词:RCM机构;重力补偿;计算力矩法;拉格朗日方程   
      5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64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验分析

    • 毛天雨,余泳,刘怀举,朱才朝,刘根伸
      2021, 45(6): 96-10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15
      摘要:飞行汽车作为面向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新型交通工具,具有智能、高效和便捷的特点。齿轮传动作为飞行汽车动力传输的关键部件,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已成为制约飞行汽车发展的难题。但目前针对飞行汽车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缺失,现有齿轮传动设计方法未能考虑强度退化与失效相关性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存在潜在失效风险。因此,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建立了考虑强度退化与失效相关性的某飞行汽车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模型;根据飞行任务剖面图建立载荷谱,并获得了齿轮接触与弯曲应力,通过Goodman准则将齿轮脉动循环应力历程等效为对称循环应力,以匹配基于S-N曲线的疲劳损伤计算;基于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建立了齿轮强度退化模型,并通过Copula函数描述了传动系统中的失效耦合相关性;结合应力-强度干涉理论,阐述了飞行汽车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演化规律,为飞行汽车齿轮传动系统动态设计与可靠性优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强度退化;失效相关性;Copula函数;应力-强度干涉理论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619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谢小正,李俊,赵荣珍,崔振琦
      2021, 45(6): 104-11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16
      摘要:针对随机噪声背景下滚动轴承局部损伤信息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和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联合降噪,并结合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or,TEO)的特征提取新方法。首先,利用SVD方法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初步剔除背景噪声;然后,使用LMD方法分解降噪后的信号,依据相关系数指标筛分出敏感乘积函数(Product function,PF)并加以重构;最后,对重构的信号进行TEO解调分析,将解调谱中幅值突出的频率成分与故障特征频率理论值进行对比,提取故障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轴承局部损伤的特征频率,最终实现故障诊断。  
      关键词:滚动轴承;奇异值分解;局部均值分解;Teager能量算子;故障诊断   
      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94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施延栋,张瑞亮
      2021, 45(6): 113-11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17
      摘要:含安装误差的直齿轮啮合时会发生边缘接触,引起应力集中,影响使用寿命,且由于垂直平面不平行度误差将产生更大的齿向接触偏差。因此,以含垂直平面不平行度误差的直齿轮为研究对象,在系统介绍齿轮接触应力数值计算理论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安装误差和载荷工况下的接触应力、接触宽度和相应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并将无安装误差时的计算结果与按国家标准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安装误差时,计算结果与国标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并且能够反映轮齿接触时的“边缘效应”;相同载荷下,随着安装误差的增大,齿宽方向接触不均现象加剧,并出现一侧脱离接触的情况;相同安装误差下,随着载荷的增大,接触不均现象得到改善;最大接触应力随着安装误差的增大和载荷的增大均呈现出非线性增加。  
      关键词:直齿轮;安装误差;接触分析;数值计算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3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张志和,肖守讷,阳光武,梁友涛,张祥儒
      2021, 45(6): 120-12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18
      摘要:为了研究叠片联轴器在永磁直驱机车转向架上运用的安全可靠性,分析在轨道激励作用下叠片联轴器的振动特性,对永磁直驱机车进行了小环线试验,实时监测叠片联轴器及安装位置的加速度变化情况。使用最小二乘迭代法对高速状态下叠片联轴器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获取了联轴器各阶模态参数。根据振级落差定义对高速状态下联轴器的横向、垂向和纵向振动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不同位置的加速度冲击范围随速度等级的变化规律以及加速度RMS值衰减率随位置的变化情况。振级落差分析表明,位置(c)的三方向隔振效果均较好,位置(e)横向隔振效果优于垂向和纵向。采用加速度冲击范围和RMS值衰减率评价,同样得出了位置(c)振动有效衰减的结论。结果可为叠片联轴器在永磁直驱机车转向架上的应用及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永磁直驱机车;叠片联轴器;小环线试验;模态参数识别;振动传递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61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胡明用,胡云波,李金库,刘伟
      2021, 45(6): 127-13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19
      摘要:基于蒙特卡罗法,建立了斜齿轮随机啮合效率的可靠性模型,选择对啮合效率影响较大的5个参数作为随机参数,通过对随机参数的正态分布抽样,分别得到各个随机参数对啮合效率的可靠性影响。结果表明,法向模数和螺旋角对斜齿轮啮合效率的影响最小,两者相近;其次是齿宽、法向压力角;影响最大的是齿顶高系数h。所以,在考虑啮合效率的斜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制造中,可以通过优化法向模数、螺旋角β和齿宽来提高斜齿轮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以减少对啮合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蒙特卡罗法;斜齿轮;随机啮合效率;可靠性分析   
      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623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邵军,胡国栋,杨玮,王德伟
      2021, 45(6): 132-13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20
      摘要:针对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不易实现低冲次的运动特性,分析了一种齿轮导杆式抽油机用换向机构。该换向机构主要由长杆不完整齿轮、齿条移动框、滚筒等构成。介绍了齿轮导杆式抽油机换向机构及其原理,建立了换向机构的力学模型;根据接触冲击算法,利用SolidWorks和Adams对换向机构进行了联合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换向机构在上冲程速度平缓,在下冲程存在加速度突增;对比该抽油机在3种不同冲次下的加速度仿真曲线,该抽油机满足低产井的生产要求;对比常规式和齿轮导杆式抽油机的加速度理论曲线,该抽油机上冲程的悬点加速度均小于常规抽油机,运动特性更优,更适用于低产井的采油作业;冲次变化对部件接触力影响较大。研究为后续换向机构强度计算提供了数据支撑。  
      关键词:低冲次;齿轮导杆;抽油机;换向机构;不完整齿轮;Adams仿真   
      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66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开发应用

    • 王俊彦,蔡骏宇,范鑫
      2021, 45(6): 139-14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21
      摘要:以采埃孚9速自动变速器(9HP48)为研究对象,明确了自动变速器各挡位中动力传递的线路,对各挡位的传动比和转矩比(考虑摩擦损失)进行理论推导,并运用克莱伊涅斯公式计算了9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的传动效率。为了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使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自动变速器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每一挡位传动比和传动效率数值,对比发现,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也为优化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自动变速器;克莱伊涅斯公式;传动特性;AMESim   
      8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77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李智强,李卫国,冯志成,王利利,闫文刚,郭世杰
      2021, 45(6): 146-15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22
      摘要:针对现有油气管道检测机器人运动方式单一、管径适应范围小、机器人在管道中通过性与适应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变运动方式管道机器人。给出机器人的设计需求,介绍了机器人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提出了主副簧结合、共同预紧的被动支撑机构和具有倾角可调功能的驱动机构;对支撑机构受力进行分析,同时对机器人通过弯管时的尺寸约束条件与运动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计算合理,机器人在弯管中的尺寸约束与运动约束分析是正确的,机器人可以顺利通过R≥1.5D的弯管环境。该研究结果为后续机器人仿真实验与样机制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管道机器人;结构设计;弯管通过性   
      9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2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郝伟,徐宏海
      2021, 45(6): 153-15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23
      摘要:以某高速动车组驱动齿轮箱为研究对象,采用APDL语言建立齿轮箱约束模态分析参数化模型,应用弹簧单元模拟轴与箱体之间的结合面,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齿轮箱前4阶约束模态振型及其固有频率;运用Sobol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影响齿轮箱固有频率的关键结构参数,分析关键结构参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关键结构的尺寸参数做出改进,使齿轮箱的1阶、2阶固有频率提高了5%以上,提高了齿轮箱的抗振能力。为高速动车组驱动齿轮箱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齿轮箱;约束模态;固有频率;灵敏度分析;结构改进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32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吴志光
      2021, 45(6): 159-16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24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多边形SMA驱动器的模块化欠驱动5指仿生手,整体质量260 g,每根手指可独立拆装和驱动控制。通过采用多段钢片和SMA丝串联并放的方式,提升了SMA丝有效长度,并通过内部的滑轮结构将驱动位移提高了1倍。建立了驱动电流与输出位移以及温度与驱动电压的数学模型,解决了驱动位移小、温度反馈控制实时性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多边形SMA驱动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驱动位移大的优点,通过电流和温度的双重反馈控制算法,实现了对输出位移的控制并提升了SMA驱动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响应速度;抓取实验验证了仿生手的抓取能力。研究结果为推进SMA仿生手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关键词:多边形SMA驱动器;电流反馈;温度反馈;抓取实验   
      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7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王德成,隋鹏超,马东岭,曾超,程市
      2021, 45(6): 165-17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25
      摘要:针对某柴油EFEADS多楔带有效长度偏差动态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多楔带-自动张紧器系统平衡方程及带轮-多楔带耦合振动模型,得出了横振方程;对标测试、修正了仿真模型,以此分析了不同极限偏差对EFEADS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极限偏差增加,张紧臂摆幅最大值减小;但在中高转速下,较大的极限偏差会引起系统不稳定,张紧臂摆幅增大,且带段横振整体增加;但不同转速的张力变化会导致带段共振频率变化,引起横振峰值对应转速漂移,而较小的极限偏差所引起的张力较大、带段横振较小。  
      关键词:多楔带;极限偏差;张紧臂摆幅;横振   
      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6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李加旺,兰州,尹子明,李天天
      2021, 45(6): 171-17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1.06.026
      摘要:针对某款2.0L VVT发动机正时皮带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可靠性问题,从力平衡观点出发,对正时传动系统力学模型进行简化,快速找到影响正时传动系统振动的外部激励因素。通过减小凸轮轴负载力矩波动、减小VVT动态调节的震荡及优化张紧器结构参数等措施,降低了正时传动系统振动,降低了正时张紧器摆幅,解决了正时张紧器和皮带磨损失效问题;确定了正时传动系统振动的关键指标,并通过了发动机可靠性试验验证。  
      关键词:正时传动系统;凸轮轴负载力矩;张紧器   
      4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2554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