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0 12
    本期电子书

      理论研究

    • 张富帅,韩炬,王沐爱,白天有
      2020, 44(12): 1-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01
      摘要:结合分形理论构建了摆线轮齿与针齿的形貌模型,基于改进的Herschel-Bulkley模型提出的脂润滑线接触膜厚公式,对修形后的摆线轮齿与针齿啮合过程中的最小膜厚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啮合过程中最小膜厚出现的位置,并分析了摆线轮齿的宏观设计参数和修形参数对最小膜厚及润滑状态的影响;通过经验公式确定基本参数,进一步结合弹流润滑数值计算研究了摆线针轮传动的润滑特性。  
      关键词:摆线针轮传动;分形理论;齿廓修形;润滑特性   
      4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30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王琰华,李朝阳,张也,陈兵奎
      2020, 44(12): 8-1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02
      摘要:针对摆线针轮啮合副的针齿与摆线齿轮在实际啮合传动过程中存在的滑动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滚滑作用的新型摆线齿廓模型的构建方法,在该新型模型中通过引入一滑动函数来表示针齿与摆线齿轮间的滑动。根据微分几何和齿轮啮合理论,推导了基于滚滑作用的摆线齿轮齿廓方程,确定了滚滑摆线针轮传动的啮合函数,给出了滚滑摆线针轮齿廓综合曲率半径和接触应力的计算方法。选取一假定滑动函数,根据经验选取相关参数,构建一新型摆线齿廓,与相同参数下标准摆线齿廓进行了对比,并比较了两种齿廓的综合曲率半径、齿面接触应力等特性。试制一滚滑摆线齿轮,应用于RV减速器中,完成了新型RV减速器样机2.5倍载荷下的加速疲劳寿命试验,对加速疲劳寿命测试前后滚滑摆线齿廓综合误差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了基于滚滑作用的新型摆线齿廓模型构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摆线轮;综合曲率半径;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加速疲劳寿命测试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90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刘义,陈国定
      2020, 44(12): 14-1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03
      摘要:汽车发电机单向滑轮组可以有效改善汽车前段轮系振动,从而提高轮系的使用寿命,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在对发电机单向滑轮组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某国产发电机单向滑轮组的工作机构,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构建了汽车发电机单向滑轮组台架试验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的方法,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其在工作时不宜进行测量的动态指标的计算;通过研究影响其承载特性的因素以及相互关系,为相关的设计改进提供了方向。研究结果对于指导产品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超越离合器;虚拟样机;接触;动力学仿真   
      5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8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黄竞越,张志刚,彭彩虹,杜劭琨
      2020, 44(12): 20-2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04
      摘要:为了研究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单锥环同步器摩擦副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规律,结合同步器实际结构和工作条件,运用Abaqus软件建立摩擦副热-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直接耦合法及控制变量法对单锥环同步器换挡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锥环同步器摩擦副的转速差、滑摩时间及接合正压力的增加都使其温度升高和应力增大,其中,增大正压力对其影响尤为显著;初始温度降低不改变同步换挡过程的温升量,但同步环应力显著下降。摩擦锥面锥角减小使温度和应力减小,而同步环内径减小使相同条件下的温度和应力增大。摩擦副温度沿轴向和径向呈递减趋势,沿周向呈均匀分布。  
      关键词:同步器摩擦副;热-结构耦合;温度场;应力场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5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车林仙,易建,何兵,林雪冬
      2020, 44(12): 29-3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05
      摘要:含恰约束支链的两转动一移动2PUS-PU并联机构在约束方向无伴随运动,可有效降低控制难度。在机构拓扑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矢量法推导出机构位姿、速度和加速度方程。根据Jacobi矩阵奇异性,考察了机构可能存在的奇异位形。采用方位角和倾摆角描述末端执行器输出轴的姿态,并以机构运动/力传递性能评价指标为基础,给出规则传递姿态工作空间(Regular transmission orientational workspace,RTOW)定义和计算方法。以最大化RTOW半径为目标,建立机构尺度参数约束优化设计模型,并应用粒子群优化和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机构尺度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最后,给出机构尺度优化设计实例。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有效可行。  
      关键词: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姿态工作空间;尺度综合;约束优化设计   
      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4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王成,毛飞鸿,侯威,桂鹏,邹天刚
      2020, 44(12): 36-4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06
      摘要:以功率分流系统中的两种典型渐开线花键副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纯转矩作用下齿向载荷分配系数的解析模型,研究了载荷作用位置、转矩分配和花键扭转刚度对齿向载荷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第一种渐开线花键副,随着齿向载荷分配位置和载荷分配比例的增加,最大载荷分配系数先减小后增加,存在最优载荷作用位置和最优载荷分配比例,使最大齿向载荷分配系数达到最小,减小比例分别为56.67%和51.83%;当左侧扭转刚度为450×106 N/rad且右侧扭转刚度为522×106 N/rad时,最大载荷分配系数达到最小值2.08;对于第二种渐开线花键副,随着左侧转矩位置的增加,最大载荷分配系数逐渐增加,增加比例为14.36%;而载荷分配对最大载荷分配系数的影响很小;随着扭转刚度的增加,最大载荷分配系数呈线性比例增加,增加比例为16.86%。  
      关键词:渐开线花键;齿向载荷分配;功率分流   
      4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16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薛焕樟
      2020, 44(12): 43-4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07
      摘要:以NW型行星齿轮机构为例,推导出行星齿轮的统一装配条件表达式。首先,确定双联行星齿轮的最小非零齿间错位角;其次,根据行星齿轮机构的运动方程式分别计算两个独立行星齿轮的自转角度值,取这两个自转角度值之差作为装配错位角;装配错位角是最小非零齿间错位角的整数倍时行星齿轮才可以被正确装配,从而得到适用于所有行星齿轮机构均布或不均布行星齿轮的统一装配条件表达式;最后,通过2个实例介绍不均布行星齿轮的装配方法。所提出的表达式扩充和完善了行星齿轮装配理论,使行星齿轮机构齿数选择范围更大,对不均布行星齿轮机构的装配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工程实用意义。  
      关键词:行星齿轮;装配条件;不均布;均布   
      6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4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郑光泽,杨航,郝涛,黄修鹏
      2020, 44(12): 49-5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08
      摘要:针对某型号纯电动汽车的减速器,基于ParticleWorks软件对齿轮搅油功率损失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齿轮搅油功率损失的特性。运用正交实验法就影响齿轮搅油功率损失的因素进行了极差分析,得到齿轮搅油功率损失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转速、齿轮油运动黏度、浸油深度、齿数、齿宽、齿轮螺旋角以及压力角,并研究了各个因素的具体影响灵敏度。通过ParticleWorks以及Romax软件构建了减速器传动效率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减速器传动效率实验,通过实验与传动效率仿真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为研究纯电动汽车减速器的传动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关键词:减速器;齿轮搅油功率损失;传动效率;移动粒子半隐式法   
      9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126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邢海波,陈悦,李敬豪
      2020, 44(12): 55-6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09
      摘要:齿轮箱是机械传动系统中最关键,也是最易发生故障的零部件之一。针对齿轮箱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局部均值分解算法(Improved Local mean decomposition,ILMD),并将其应用于齿轮箱微弱故障特征的提取。首先,为了降低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算法的模态混叠效应,将一种优化的有理样条插值算法应用于ILMD包络线的构造;然后,采用ILMD算法将原始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乘积函数分量(Product function,PF),并根据峭度值筛选出分解结果中包含故障信息最多的有效分量;最后,通过对有效分量的包络分析实现齿轮箱故障的有效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有效抑制LMD的模态混叠现象,并且能准确地识别出齿轮磨损故障。  
      关键词:齿轮箱;故障诊断;有理样条插值;改进局部均值分解   
      4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70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设计计算

    • 丁佳文,孙伟
      2020, 44(12): 61-6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10
      摘要:同构判定是行星轮系构型综合时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对于设计新颖的、具有优良传输特点的行星轮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遍历环路判定行星轮系同构的新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遍历环路的新型环路矩阵来描述行星轮系拓扑图的基本特征的新方法,该矩阵包含行星轮系拓扑结构的所有信息;然后,定义了遍历环路的规则及其优先级,确保描述的唯一性;接着,基于改进哈明数原理和行星轮系的新型环路矩阵,获得行星轮系的环路码、环路序列和环路度,通过判断环路码和环路序列和环路度3个结构特征是否相等来判断是否同构;最后,通过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行星轮系;遍历环路;同构判定;新型环路矩阵   
      4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192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张震,张丰收,宋卫东
      2020, 44(12): 68-7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11
      摘要:锥束口腔CT诊断设备中扫描装置传动系统对传动精度要求高,普通传动装置难以满足其使用要求,针对我国研发的口腔CT机传动机构存在噪声大、定位精确度不高等问题,利用谐波传动机构传动平稳、传动精度高等优点,并结合行星齿轮传动抗冲击和振动能力较强等特点,设计出一套用于锥束口腔CT扫描装置的复合谐波传动装置。运用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复合谐波传动装置响应迅速,转动平稳,传动精度高,满足医用要求。  
      关键词:口腔CT;传动装置;行星齿轮;谐波传动   
      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39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崔光珍,肖艳秋,王才东,郭志强
      2020, 44(12): 73-7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12
      摘要:六杆机构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机构,为保证机构设计精度,提高设计效率,给出了六杆机构双目标轨迹综合与分析一体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六杆机构轨迹综合方程,分析得出该六杆机构双目标轨迹综合最多可实现给定5位置的精确轨迹综合。然后,为实现综合方程的高效精确求解,引入再生同伦算法,克服了代数求解消元难、近似求解初值选择难的问题。为筛选出综合所得机构中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机构,基于2R杆组叉积符合开展了六杆机构运动缺陷判定,建立六杆机构环路方程进行运动学分析。最后,以残障者移位机开合机构设计示例,验证所提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六杆机构;轨迹综合;再生同伦算法;运动分析   
      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9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吴泽启,贺静,王志军,杜连涛
      2020, 44(12): 80-8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13
      摘要:机器人结构参数即杆件尺寸的优化设计是并联机器人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为优化5R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参数,给出以下步骤:首先,绘制出5R对称并联机器人的平面设计空间;然后,利用传动角的概念,通过局部传递性能指标LTI(Local Transmission Index)的合理取值范围,定义了两个性能指标:最优传递工作区域GTW(Good-Transmission Workspace)和全局传递指标GTI(Global Transmission Index),并在绘制出的平面设计空间内绘制出了GTW和GTI性能图谱;最后,给出优化设计流程,基于绘制的性能图谱,对5R对称并联机器人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优化得到的机器人,只要传动角在一定范围内运行,不仅能满足工作需要,而且具有良好的运动和力传递性能。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优化设计;运动和力传递;传动角;GTW;GTI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8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刘建元,何建林,简志雄,高俊国
      2020, 44(12): 85-9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14
      摘要:根据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对称的三平移的并联机构,通过方位特征方程分别计算了机构的方位特征集、自由度、耦合度等拓扑特性,验证机构能实现三平移的运动特性;建立机构运动学方程,推导得到机构的正逆解的解析式,以及机构的奇异性、工作空间、灵巧度等运动性能指标。最后,建立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采用带有精英保留策略的快速非支配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Ⅱ)进行结构参数的尺度综合,优化得到一组Pareto最优解(Pareto optimal solutions)。结果表明,不能同时最大化工作空间体积和全局灵巧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Pareto最优解,以满足两个目标的需求。  
      关键词:方位特征集;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灵巧度;多目标优化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31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张炜,刘琳,宋广生
      2020, 44(12): 92-9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15
      摘要:在研究人体膝关节生物特征和运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张拉整体结构,通过等效映射和仿生设计方法,构建了基于C4S2平面张拉整体结构的仿生膝关节机构映射模型,并采用机构构型分析方法,验证了机构稳定性。在满足人体膝关节刚柔耦合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反向动力学方法,完成了弹簧刚度匹配,实现了运动学求解,并通过Adams对该机构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仿生膝关节机构满足人体膝关节运动范围。通过弹簧形变量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以及仿真运动模拟与实验测试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出基于张拉整体结构的仿生膝关节机构理论和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所设计的仿生膝关节机器人机构具有灵活性、半自主复位和自锁的特性,满足仿生设计要求。  
      关键词:人体膝关节机构;张拉整体;等效映射;仿生膝关节机构;半自主复位   
      5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3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张清松,段帅臣,夏热
      2020, 44(12): 99-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16
      摘要:以拟人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运用旋量理论建立了拟人机械臂的正运动学模型,基于蒙特卡洛法得到了该机械臂的工作空间点云图;采用按角度划分法与双参数反正切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此工作空间的边界点进行了提取,采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了所提取的边界点,求得该机械臂的工作空间。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工作空间边界点的提取效果较好,曲线拟合误差较小,为拟人机械臂的后续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以搬运物体为例,简要分析了双拟人机械臂的协同工作。  
      关键词:拟人机械臂;旋量理论;工作空间;蒙特卡洛法;边界提取   
      18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60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廖勋宝,林光春,赵荣宽,徐炳辉,严海科
      2020, 44(12): 106-11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17
      摘要:针对混联机构兼具串并联机构优点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3-UU/UPU+2P双层混联机构。首先,详细叙述了该机构的结构特性,并构建动、静坐标系;其次,基于螺旋理论对机构的自由度进行分析,并利用修正的G-K公式对自由度进行验证,得出该机构具有3个自由度且属于非瞬时机构的结论;然后,根据机构的运动特性,建立机构的运动学正解和逆解模型,并采用基于符号运算的微分变换法对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正解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数值算例得出运动学模型的变化曲线,将理论计算结果与Adams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构建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对该机构的工作空间进行分析,为机构的构型设计以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机构具有较大的连续工作空间,且呈现一定的对称性。  
      关键词:混联机构;运动学;蒙特卡洛法;工作空间   
      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189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王荣先,张旦闻,陈泰岭,贺建行,武彪
      2020, 44(12): 113-11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18
      摘要:齿轮工作中出现的齿廓磨损、变形等现象会使重合度发生变化,影响齿轮传动的连续性和承载能力。为便于及时检测重合度变化情况,设计了齿轮传动重合度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由齿轮传动检测装置和数据分析软件两部分组成,采用工业摄像机拍摄齿轮啮合运动图像,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进行图像分析,测出齿轮机构相关参数及重合度。该检测系统可检验不同形式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检测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方便,为齿轮设计、加工及检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齿轮;重合度;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检测   
      5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10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验分析

    • 郝鹏,朱红雨,王晨,程辉军,于海生
      2020, 44(12): 118-12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19
      摘要:为满足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加速性能设计要求,使用构型矩阵对双行星排构成的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进行穷举,并根据构型合理性及设计目标进行筛选。对于各种构型的双行星排功率分流系统,提出了其能够输出最大转矩的系统解法。利用求解结果对各种构型的系统进行百公里加速仿真,得出最优构型。  
      关键词: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构型矩阵;加速性能   
      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319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朱孝录
      2020, 44(12): 125-13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20
      摘要:高速线材精轧机主传动增速箱,采用圆柱滚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组合的结构作为齿轮轴的支承。由于球轴承外圈不做径向约束,运转中处于浮动状态(浮动轴承),该增速箱使用不到1年,球轴承外圈断裂。经过现场调查、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轴承材料成分和金相组织分析以及轴承外圈有限元仿真等,确定了浮动轴承外圈断裂的直接原因是:浮动状态的外圈应力比固定外圈的应力约大33.3%,造成外圈应力过大;其次,轴承滚道出现严重的剥落和电蚀损伤,引起滚道很大的应力集中,造成外圈的断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失效分析;增速箱;滚动轴承;外圈断裂   
      6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30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张阿中,刘建新,蔡久凤
      2020, 44(12): 132-13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21
      摘要:为了研究故障状态下高速列车齿轮箱轴承的振动响应,基于Hertz接触理论,考虑轴承外圈滚道上常见的剥离故障,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和动力学软件RecurDyn,建立了高速列车齿轮箱轴承出现剥离故障时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轴承的仿真分析可以看出,在经过外圈滚道上的剥离故障时,滚子的角速度出现周期性突变,产生打滑现象;滚子与外圈滚道故障处的冲击传递到保持架上,使其稳定性降低;外圈振动加速度频谱图在外圈故障特征频率的1倍频和2倍频处出现了峰值,根据理论分析,可以判定轴承出现故障的元件是外圈;外圈和滚子之间的接触力在故障处会周期性地增大和减小。  
      关键词:高速列车;齿轮箱轴承;剥离故障;振动响应   
      4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7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孙玉玉,朱晔,关天民,柴林林
      2020, 44(12): 137-14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22
      摘要:为了对不同运行工况下机车牵引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以某型机车牵引齿轮箱为研究对象,通过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考虑齿轮啮合传动过程的时变啮合刚度、阻尼、摩擦等内部激励,建立了牵引齿轮副动力学模型。在低速和高速两种典型工况下,对从动齿轮的动态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傅立叶变换(FFT)得到了从动齿轮扭转振动角加速度的幅频特性曲线。通过以上研究,验证了牵引齿轮副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为今后的齿轮箱模型的结构优化设计以及牵引齿轮轮齿修形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机车牵引齿轮;多体动力学;幅频特性;Simpack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10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赵登利,陈孝旭,徐浩,李方义,王黎明,聂延艳
      2020, 44(12): 141-14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23
      摘要: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传动部件,长期承受复杂的非平稳负载,容易出现裂纹、断齿、磨损等齿轮故障,造成安全事故及经济损失,对其进行故障诊断意义重大。针对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无法满足非平稳工况下风电机组齿轮箱故障诊断的问题,利用阶次分析的方法对齿轮箱进行了故障诊断研究。分析了阶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并总结了齿轮箱特征阶次,最后,利用阶次分析方法对真实风场数据进行分析,准确识别了齿轮箱中的故障。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阶次分析;非平稳;故障诊断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15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开发应用

    • 郑嘉伟,刘其洪,李伟光,赵学智,李国臣
      2020, 44(12): 146-15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24
      摘要:针对柔性薄壁轴承故障特征频率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主成分分析(PCA)与多点最优调整的最小熵解卷积(MOMEDA)相结合的特征频率提取算法。算法中用PCA对原始信号作降噪处理,获得重构信号,利用多点峭度(MKurt)提取重构信号中的周期性冲击信号的周期,对理论周期进行修正,进而得到精确的解卷积周期,通过MOMEDA对重构信号进行增强,突出其周期性冲击,可以更有效地提取特征频率。将此方法应用到柔性薄壁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提取上,并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CKD)算法作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轴承故障冲击与因轴承长短轴交替而产生的周期性冲击分离,消除这种正常的周期性冲击的干扰,有效提取信号中的故障特征频率,效果优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算法。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多点最优调整的最小熵解卷积;多点峭度;特征频率提取   
      5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65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刘大可,魏冰阳,李家琦,谢学凯,向华安
      2020, 44(12): 153-15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25
      摘要:中国工业软件的发展相比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特别是齿轮传动设计分析类软件。随着工业互联网和工业APP的发展,中国工业软件的发展将迎来一个高潮。齿轮的啮合刚度和承载接触分析(LTCA)对于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至关重要,为此,基于SYSWARE.IDE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Ease-off差齿面拓扑进行齿面啮合信息解析,开发了圆柱齿轮承载接触分析工业APP。通过算例输出了拓扑修形梯度图、接触线瀑布图、传动误差曲线、时变啮合刚度、承载传动误差变化曲线、齿面载荷分布状况、载荷齿间分担比等齿面信息。  
      关键词:SYSWARE.IDE;Ease-off差齿面;时变啮合刚度;LTCA;工业APP   
      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9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杨亮亮,钱良珠,王秀峰
      2020, 44(12): 159-16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26
      摘要:将机器人用减速器作为研究对象,研制了由驱动系统、机械系统、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组成的减速器试验装置,对其进行机械传动性能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由于传统测试方法难以捕捉到数据的瞬时变化,不利于对精密减速器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基于JUCE库设计了软件系统,结合运动控制卡的数据传输,完成了对减速器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减速器的传动性能,并期望通过分析传动性能来优化以提升减速器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减速器;试验装置;传动性能;JUCE库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27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 尚召华,陶温军,刘成峰,付洪聚,张安龙
      2020, 44(12): 164-16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20.12.027
      摘要:润滑状态对普通工业滚子链的耐磨性有很大影响。从滚子链的运动特性、磨损原理和润滑状态入手,结合链条耐磨性台架试验、客户反馈和亲身经历,对普通预润滑滚子链的耐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链条的啮合冲击、振动、受力状况、转速等因素会影响润滑脂在链条中的贮存,从而影响链条的耐磨性;而链条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状态和热处理工艺同样会影响链条的耐磨性。  
      关键词:磨损;预润滑;多边形效应;啮合冲击;振动   
      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909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