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编辑荐读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下载中心
写作指南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期刊进展
企业动态
展会信息
通知公告
视频中心
理事会
会员名录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邀请函
会员风采
年会掠影
广告政策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期刊订阅
最新刊期
2019
年
第
5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径向调制永磁齿轮磁极数量对传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肖磊,张海,许宝玉,汪成哲,郝晓茹
2019, 43(5): 1-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01
摘要:对于永磁齿轮,每一个传动比都可以由主、从动磁极对数量的若干种组合方式来实现。为此,以i=5和相近的传动比为例,选取主、从动磁极对的数量为2/10、3/15、……、7/35共6种组合方案和两组验证对比方案(每组各6种),应用有限元仿真技术,研究了磁极对数量对输出转矩和传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出转矩随磁极对数量的增加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且峰值出现在主动磁极对数P
h
=4处;而传动效率基本也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在P
h
=4~7处出现较大的值,但是变化不大。综合考虑输出转矩和传动效率,当传动比在i=5附近时,选取主、从动磁极对数量的组合方案P
h
/P
l
=4/19,可以获得较好的传动特性。
关键词:径向调制;永磁齿轮;输出转矩;传动效率;有限元分析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48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人字齿轮功率二分支传动系统模态跃迁现象
董金城,王三民
2019, 43(5): 6-1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02
摘要:模态跃迁会导致人字齿轮功率二分支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剧烈变化,因此,在该类系统的动态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模态跃迁现象进行分析。建立了人字齿轮功率二分支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模型和扭转自由振动微分方程,通过分析计算系统扭转振动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将人字齿轮功率二分支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模式归纳为耦合振动模式和分支齿轮振动模式两类模态振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字齿轮功率二分支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模态跃迁现象,确定了系统扭转振动固有频率轨迹发生模态跃迁现象的准则:对于耦合振动模式和分支齿轮振动模式,不同类型模态振型之间不会发生模态跃迁,同类型的模态振型之间将会发生模态跃迁。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所提出模态跃迁准则的准确性。
关键词:人字齿轮;功率二分支传动;模态跃迁;固有频率;模态振型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41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基于Imageware和UG的蜗轮逆向工程曲面重构方法研究
杨宏斌,李官运,李瑞怡,徐爱军
2019, 43(5): 13-1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03
摘要:对曲面重构的方法进行研究,实现单件蜗轮三维模型的快速重构。采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获得点云数据,使用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曲面重构,主要讨论曲线重构曲面和点云直接拟合曲面的两种方法,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曲面进行拟合精度和光顺性的对比分析,在UG中完成蜗轮三维模型的基准坐标系对齐和后续实体的建模操作。结果显示,曲线重构曲面的方法更能满足蜗轮齿面的精度和光顺性要求。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实现蜗轮三维模型的精准重构,为蜗轮单件、小批量的快速再制造提供了CAD模型。
关键词:逆向工程;蜗轮;点云处理;曲面重构;三维模型
6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47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参数对分扭-并车齿轮传动系统动载和均载特性的影响
林何,王三民
2019, 43(5): 18-2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04
摘要:为提高分扭-并车齿轮传动的动载稳定性,对直齿轮和人字齿轮构成的分扭-并车齿轮系统建立了考虑多间隙等激励因素的动力学模型。引入高斯消元技术使振动模型降为含9自由度的线性无关方程组;采用4阶Runge-Kutta法对量纲一方程组实施数值求解,分析了齿侧间隙、综合传动误差和时变啮合刚度等激励下的动载特性。结果表明,齿侧间隙在局部范围内存在动载加剧现象;动载系数激增至2.705,综合传动误差激励下相同传动级上的均载特性基本一致;时变啮合刚度波动系数大于0.25时,分扭级的动载波动较剧烈。研究结果对该类齿轮系统动载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分扭-并车齿轮传动;高斯消元;齿侧间隙;动载特性
5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3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曲柄群机构的受力模型及曲柄布置形式分析
刘言松,曹巨江
2019, 43(5): 23-2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05
摘要:曲柄群机构为含有过约束的平面杆机构。根据该机构的特点,建立了曲柄群机构中各运动构件的静平衡方程,并以曲柄的轴向变形构造变形协调方程,建立了含有任意多曲柄的曲柄群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模型。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便捷性,为分析其他类型含过约束杆机构的受力提供参考。以含3个曲柄的曲柄群机构为例,分析了曲柄的不同布置形式对曲柄群机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3个曲柄的曲柄群机构,将两个从动曲柄关于主动曲柄对称布置能大幅降低曲柄群机构的受力峰值,分析结果为曲柄群机构的结构设计及尺寸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受力的影响因素奠定基础。
关键词:曲柄群机构;受力分析;变形协调条件;曲柄布置形式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1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表面改性对滑动轴承弹流润滑的影响
周亚博,王优强,魏聪,龙慎文
2019, 43(5): 27-3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06
摘要:考虑滑移边界条件,建立了极限剪应力模型和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推导了润滑剂界面滑移速度,并修正了流体润滑Reynolds方程,针对界面改性后滑动轴承的润滑状态进行了探究。首先,分析了对轴瓦和轴颈界面均进行改性处理后,轴承润滑状态在整个弹流润滑接触区的变化;其次,分别研究了仅对轴瓦或者轴颈做改性处理的影响;最后,探究了界面改性对轴承摩擦因数的影响,并讨论了摩擦因数随载荷、速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弹流润滑的条件下,同时对轴瓦和轴颈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时,油膜会在入口区形成凹陷,在出口区形成坍塌;仅对轴颈界面进行改性处理时,油膜会在整个接触区形成凹陷,对应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相反,仅对轴瓦界面进行改性处理时,油膜厚度减小,压力降低;表面改性处理后,摩擦因数降低,并随载荷、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滑移;极限剪应力;滑动轴承;表面改性;凹陷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4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液黏传动软启动过程摩擦副应力场瞬态特性研究
王其良,崔红伟,廉自生,李隆
2019, 43(5): 32-3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07
摘要:为了研究液黏传动摩擦副软启动过程应力场的分布特性,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摩擦副热弹性分析模型,采用间接耦合数值分析方法来预测应力场的瞬态特性,并对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软启动过程中对偶钢片热应力逐渐增大,在启动结束时达到最大值,且最大值位置逐渐向中心区域靠近;油槽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摩擦衬片热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每个菱形区域的边缘;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有正影响,而厚度和泊松比有负影响;改变参数值对热应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无影响。分析结果为摩擦副结构参数和材料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液黏传动;摩擦副;瞬态热应力;参数敏感性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71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设计计算
冗余驱动支链实现空间6自由度并联机构刚度设计理论
张双双,杨洪涛,刘齐更
2019, 43(5): 38-4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08
摘要:机构的末端刚度特性对制造装备的定位精度、顺应性和动态特性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消除机构奇异位形,使机构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更高的刚度和精度、更好的动态特性等,常需要可控的机构刚度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全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基础上,分析通过增加冗余驱动支链实现末端刚度需求的设计方法。根据螺旋理论分析了支链单驱动副并联机构的逆雅克比矩阵,建立了驱动刚度到末端刚度的映射关系矩阵,分析了各支链刚度到机构末端刚度分量的叠加规律,并根据末端刚度需求建立了一种通过增加冗余驱动支链实现末端刚度要求的方法;最后通过Stewart并联机构案例对上述理论进行了验证,实现了末端刚度接矩阵解耦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刚度综合;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刚度分解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79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RV减速器行星封闭差动运动分析
冯仲,陈华平,冯冠华,刘小刚,刘建军
2019, 43(5): 44-4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09
摘要:通过行星传动机构实例计算,分析了行星差动机构与行星封闭差动机构的区别;分析了RV减速器由一齿差摆线针轮减速器的演化过程,提出了一齿差内啮合传动中曲柄轴为负1齿太阳轮的概念并进行传动比等效计算;等效出RV减速器的功率流简图,得出各支路传动功率分配比公式,揭示了RV减速器的行星封闭差动运动实质。对RV减速器的正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行星封闭差动;功率流;传动比;等效机构
3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5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基于邻接矩阵的行星轮系传动比计算方法
王昭,王馨萍,张接信
2019, 43(5): 47-5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10
摘要:行星轮系的种类有很多,而且每一种对应一个传动比计算公式,对行星轮系的综合研究以及通用的设计软件开发造成了很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行星轮系的结构图写出其对应的邻接矩阵,再从邻接矩阵中搜寻出该轮系的基本回路,构建基本回路矩阵,最后,将基本回路矩阵转化为运动方程的系数矩阵,利用MATLAB软件将此算法自动化并求解运动方程,得到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关键词:行星轮系;图论模型;邻接矩阵;基本回路;传动比
5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7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电动开启汽车门锁的传动机构连杆轨迹研究
王炎,杭鲁滨,刘哲,陈勇,王思玲,汪千升,王明远,白乐乐
2019, 43(5): 52-5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11
摘要:汽车门锁作为汽车车身的重要附件,其操作性和可靠性关系到汽车的安全和使用性能。针对未来新型汽车对车门开启功能的新要求,以现有汽车侧门锁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可实现电动解锁功能的传动运动链;针对电动开启运动链中连杆传动机构在解锁运动过程中与齿条传动匹配问题,以理论接触点期望轨迹为一条平滑曲线为目标;基于单开链方法,构建具有解耦降次特征的运动学方程组;采用优化-连续法,同时考虑机构运转平稳、尺寸合理等条件,求解出传动机构连杆末端输出点最佳逼近期望轨迹的机构尺寸,为新型汽车门锁传动链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门锁;连杆轨迹;单开链;优化-连续法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4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离散式变径带轮无级变速器设计与分析
储月刚,彭云,訾豪,赵昆鹏,宋爱平
2019, 43(5): 57-6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12
摘要:提出一种新型面接触式摩擦传动结构的无级变速器——离散式变径带轮无级变速器。分析了离散式变径带轮传动结构的尺寸参数与传动比的关系,推导出离散式变径带轮传动临界摩擦力的计算公式,验证了离散式变径带轮理论上具有大转矩传动能力。另外,进行了基于ADAMS的转速波动性分析,并搭建离散式变径带轮无级变速器实验装置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其转速波动满足大部分设备的传动要求。新型离散式变径带轮无级变速器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离散式变径带轮;无级变速器;临界摩擦力;转速波动性分析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7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基于杠杆法的4行星排传动方案综合
于杰,马朝锋,郭奶超,刘凯
2019, 43(5): 64-6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13
摘要:基于杠杆法对2行星排传动方案进行整理,在2行星排传动方案上进行分析,进一步根据整理出的2行星排传动方案进行4行星排混联传动方案的综合。在此基础上,结合单一切换原则进行4行星排接合元件的布置。根据平面图形判定定理,对接合元件布置后的4行星排传动方案进行传动方案干涉的检验,最终得出4行星排传动方案。
关键词:杠杆法;行星传动方案;混联;平面图形法
4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5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一种摆动式SMA活齿传动驱动器的设计与输出特性研究
江亚琪,许立忠
2019, 43(5): 70-7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14
摘要:设计了一种摆动式SMA(形状记忆合金)活齿传动驱动器,阐述了该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根据SMA相变机理和活齿传动的耦合力学模型,推导出在多路SMA驱动下的输出转矩。针对具体情况,给出了该种驱动器的一般设计方法,并考察了摆杆放大系数和活齿偏心距等相互耦合参数对驱动器输出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关键参数的最优取值范围。研究结果为SMA活齿传动驱动器的优化及输出特性分析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SMA;活齿;结构设计;输出特性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496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基于Romax的高速齿轮转子临界转速的计算与分析
毛继哲,袁勇超,曹延军,张坤,于立,岗海明
2019, 43(5): 76-8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15
摘要:高速齿轮转子应用广泛,其动态特性影响着齿轮箱的运转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Romax软件,对两种振动异常的高速齿轮转子进行动态分析,得到了两种转子的各阶固有频率,以及轴承支撑参数对各阶固有频率的影响。发现改进前两高速齿轮转子的运行转速接近1阶临界转速,同时在Romax中对轴系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工作转速远离临界转速;改进后试验表明,两转子各振动指标正常,齿轮箱运转良好;为高速齿轮转子的临界转速计算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高速齿轮转子;动态分析;固有频率;Romax;临界转速
5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0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蜗轮蜗杆精密测量
訾豪,彭云,储月刚,沈宇涵,宋爱平
2019, 43(5): 84-9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16
摘要:在分析现有的蜗轮蜗杆测量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蜗轮蜗杆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与对应的齿廓形状、齿距偏差算法。构建蜗轮蜗杆综合测量装置,实现非接触式数据的采集,通过建立蜗轮蜗杆的理想齿廓模型与采集点拟合的平滑曲线相对比分析,得到齿廓形状和齿距偏差。该方法可以有效简化蜗轮蜗杆的测量过程并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关键词:蜗杆蜗轮测量;激光位移传感器;偏差分析;非接触测量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32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太阳能热电定日镜精密短筒谐波传动装置研究
尹光辉,吕宏展
2019, 43(5): 91-9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17
摘要:针对光热发电中塔式太阳能热电系统的定日镜传动系统对传动精度要求高,普通传动装置难以满足的现状,利用谐波传动具有高精度的优点,并结合零齿差输出与谐波传动的特点,研制了一套短筒谐波传动装置。从统计学与概率理论出发,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对装置的传动误差进行了模拟计算,并进一步对装置的传动精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传动精度能够满足定日镜的要求;柔轮与输出刚轮对传动精度影响最大;所研制的谐波传动装置相比于传统的谐波传动具有更小的长径比,实现了其体积的小型化。
关键词:定日镜;谐波传动;传动精度;零齿差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01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试验分析
齿轮传动动态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
彭鹏,肖体熠,刘涛,张均富
2019, 43(5): 96-10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18
摘要:齿轮是机械产品中重要的基础元件,其运动精度直接影响整个装备的品质和可靠性。影响齿轮传动精度的因素包括齿轮的制造、装配误差和外部载荷,这些因素均具有随机性,因此,在不确定性设计理论下对齿轮传动运动精度进行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是提高齿轮运动精度的一种重要途径。为开展齿轮传动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首先,建立考虑传动误差激励、刚度激励和外部载荷等作用下的扭转振动模型,然后,在基于4阶龙格库塔法求解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动力学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模型,并以该BP网络模型建立齿轮传动系统的运动精度可靠性模型,最后,采用1阶可靠性方法(FORM)对传动系统的运动精度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制造与装配误差对传动系统的运动精度可靠性影响最大,设计制造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关键词:齿轮传动;动态运动精度;可靠性;灵敏度
4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2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基于谐响应分析的艉轴承动态特性研究及灵敏度分析
龙慎文,王优强,周亚博,魏聪
2019, 43(5): 101-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19
摘要:为了解决水润滑橡胶艉轴承运转过程中共振、鸣音的问题,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平台,对艉轴承进行动态响应分析。首先,运用模态分析得到艉轴承的低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其次,运用谐响应分析得到艉轴承随频率变化的响应规律,从而确定对艉轴承动态特性影响最大的固有频率;最后,对其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到振动特性的影响因子排序,为降低实验成本以及艉轴承的动态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水润滑;艉轴承;谐响应;灵敏度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82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高精密RV减速器传动效率测试与分析
关通,徐宏海,谢雄伟,魏领会
2019, 43(5): 106-10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20
摘要:基于RV减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开发了能够满足不同规格RV减速器安装要求的组合式、模块化传动效率测试平台及其测控系统和软件系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自主研发的RV-40E样机进行传动效率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RV减速器传动效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因素分别为输出转矩、输入转速和输出转矩的交互作用,输入转速、输出转矩为显著因素,其余为非显著因素。
关键词:RV减速器;测试平台;传动效率;正交试验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6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汽车差速器锥齿轮差速工况下的热弹流润滑分析
魏聪,王优强,周亚博,龙慎文
2019, 43(5): 110-11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21
摘要:为了研究差速器锥齿轮差速工况下的啮合热特性,基于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了直齿锥齿轮非稳态热弹流润滑模型,分析了行星齿轮在差速下的温度场。首先,研究了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在非牛顿流体作用下的热特性;其次,研究了差速工况下行星齿轮温度场随模数和齿宽的变化;最后,研究了差速工况下行星齿轮温度场随转速的变化。结果表明,行星齿轮沿齿宽方向的温度分布不同;行星齿轮本体最大温度随着齿宽增大而增大,随模数的增大而减小;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接触区的温度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为差速器锥齿轮润滑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差速工况;非牛顿流体;热特性;温度场;转速
6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12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基于CVT变速器的燃油经济性优化潜力研究
翟克宁,杨建军,高继东,刘双喜,牛亚卓,张先锋
2019, 43(5): 116-12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22
摘要:为了获得某CVT车型速比参数优化对燃油经济性直接改善的潜力,首先,获得了NEDC循环中的发动机运行工况分布特征,市区循环中绝大部分工况都处于最佳燃油经济性曲线以下。随后,根据速比控制方法评估了可以优化的区域,其中市区循环中7%的工况可以优化,市郊循环中部分工况(车速达到70 km/h和100 km/h时),由于速比限值限制无法优化调整。根据仿真结果,仅调整CVT变速器的速比参数,包括调整部分工况至最佳燃油经济性曲线上,或在全部区域内优化,或放宽CVT变速器的速比范围,最大节油潜力的直接贡献达到3.12%。
关键词:燃油经济性;CVT;速比控制;仿真分析;优化潜力
5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48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双圆弧齿轮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疲劳分析
李建国,张瑞亮,张至宇
2019, 43(5): 122-12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23
摘要:以双圆弧齿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同生产制造条件下生产制造的相同参数的4对齿轮,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后进行试验分析,研究齿轮不同制造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种加载方案,研究对比氮化与未氮化两种工艺条件下齿轮的疲劳特性。结果表明,正常工作条件下,经过氮化工艺处理的试验齿轮使用寿命比未经氮化工艺处理的齿轮使用寿命延长了约2倍。
关键词:双圆弧齿轮;气体渗氮;疲劳分析
2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499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液压挖掘机行走齿轮箱强度分析
邹伟
2019, 43(5): 126-13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24
摘要:综合考虑作用于链轮的外载荷分布及行星轮系齿轮啮合力,基于Abaqus分析了3种工况下箱体及三级行星架装配结构的强度,并对3种行星架与销轴结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有限元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继设计及投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齿轮箱;装配结构的强度;行星架与销轴结构
4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6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3-UPS/S踝关节康复机构及运动分析
张建中,张广浩,胡化增,李峰
2019, 43(5): 130-13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25
摘要:通过分析人体踝关节的结构特性,并针对现有踝关节康复机构的现状,提出一种3-UPS/S并联康复机构,该机构具有3自由度转动功能,可以分别完成踝关节的背伸/趾屈、内翻/外翻、内旋/外旋3种模式的训练。运用螺旋理论对其进行了自由度分析,采用D-H法建立了机构位置反解方程,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出了位置反解理论值,并利用ADAMS进行了位置反解仿真分析,验证了D-H法位置反解的正确性。
关键词:康复机构;运动学;踝关节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5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3T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的弹性动力学建模与特性分析
张洪,李盼盼,王通德
2019, 43(5): 134-14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26
摘要:为了提升并联机构的运动精度,研究并总结了3T各向同性并联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由支链产生的柔性变形对其运动轨迹的影响。首先,根据该并联机构的结构分析了其运动学特性。其次,利用空间梁单元的弹性动力学模型、拉格朗日方程、有限元理论以及各条支链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约束,对3条支链都在柔性变形情况下建立其弹性动力学方程,并基于Newmark方法进行求解。最后,联立ANSYS与ADAMS软件对该并联机构进行弹性动力学仿真。通过理论计算值与机构模型仿真值的对比,发现3条支链在柔性变形条件下对3T并联机构的运动特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该并联机构弹性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为其以后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3T并联机构;柔性变形;拉格朗日方程;有限元;弹性动力学;Newmark方法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492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基于变速器振动特性的齿轮异常磨损分析
雷君,李曼丽,王成达,王恒
2019, 43(5): 141-14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27
摘要:变速器由于各种激振产生复杂的振动,不仅关系到乘坐舒适性,对传动系统各零件寿命和可靠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在设计开发阶段考虑变速器的激振来源以及内部零件与外部换挡操纵的模态,可有效改善变速器相关振动问题。通过某机械式变速器整车耐久试验中挡位齿轮结合齿早期异常磨损引起的换挡手柄抖动分析,从振动特性为出发点,推论出主减齿轮为激振源,一轴总成、平衡块等产生叠加共振。提出改善对策并通过了试验验证。
关键词:换挡杆抖动;振动特性;激振;共振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22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开发应用
EMPE和KP-KELM在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秦波,尹恒,王卓,张建强,李志俊,王建国
2019, 43(5): 146-15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28
摘要:针对非线性、非平稳的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故障特征“难提取”和基于核参数随机生成的高斯核极限学习机状态辨识模型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多尺度排列熵(Enhence Multi-scale Permutation Entropy,EMPE)与核极化高斯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结合的行星齿轮箱状态辨识方法。首先,将经由形态平均滤波的行星齿轮箱行星齿轮的振动信号,借助于EMPE来获取多尺度下的排列熵值(Permutation Entropy,PE)构建高维特征向量集;其次,利用核极化(Kernel Polarization,KP)优化高斯核极限学习机的核参数σ;最后,将EMPE特征向量集作为输入,通过KP优化KELM算法的训练建立行星齿轮状态辨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SVM和KELM的状态辨识模型相比,基于EMPE和KP-KELM的行星齿轮故障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关键词:行星齿轮箱;多尺度特征提取;核参数优化;状态辨识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1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基于Kimos的弧齿锥齿轮倒角刀具设计与应用
李敬财,麻俊方,徐文丽,满佳
2019, 43(5): 152-15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29
摘要:针对目前在国内弧齿锥齿轮端面倒角普遍采用专用倒角机进行加工时,存在着砂轮调整复杂、准备时间长且精度难以保证的缺点,提出采用在数控铣齿机上,利用专用的倒角刀具,使刀具沿设计好的齿廓轨迹进行运动的加工工艺方案,即可以保证倒角的质量一致,且无需再次进行物料搬运,节省人员。基于Kimos软件,实现对这类刀具进行设计、倒角加工工艺过程,并给出了具体设计实例。
关键词:弧齿锥齿轮;倒角;倒角刀具
4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8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机器人减速器疲劳寿命测试装置开发与研究
程曼,邱城,李金峰,张敬彩,张旺,封楠,石献金
2019, 43(5): 156-16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30
摘要:针对机器人减速器疲劳寿命测试需求,在机器人减速器疲劳寿命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研制了机器人减速器疲劳寿命测试装置,对测试装置关键件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相比已有连续回转工作模式的测试装置,此测试装置采用往复摆动的惯性负载构件加载,可以模拟机器人减速器实际使用的运动方式,能高效、准确地进行加速疲劳寿命试验,并且测试精度高、成本低。
关键词:机器人减速器;疲劳寿命;惯量负载;测试装置
5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3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MW级风电增速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高温问题研究
王付岗,李成晨,卓然,李永奎,杨杨
2019, 43(5): 161-16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31
摘要:针对MW级风电增速齿轮箱经常发生高速轴轴承高温,导致风电机组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以发生高速轴轴承高温问题的齿轮箱为研究对象,进行设计分析,找出影响轴承高温的3个因素:轴承摩擦功率损耗
P
b
f
、轴承润滑油功率消耗
P
o
i
l
及机舱空气温度
T
c
;对3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找到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用分析的高温影响因素对风场运行中高速轴轴承高温机组进行排查,最终找出轴承高温原因为轴承游隙偏小所致。
关键词:风电机组;齿轮箱;轴承高温;轴承游隙;摩擦力矩;润滑系统
4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2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精密减速器公差分组匹配回差分析
王起梁,陈馨雯,叶小芬
2019, 43(5): 167-17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32
摘要:回差是影响精密减速器传动系统精度的重要因素,而影响减速器回差的公差较多,这些公差若不加区别任意组合将有超出回差要求范围的风险。目前,公差分析所使用的传统概率法仅满足于公差带为正态分布的计算,且这些公差分析大多针对特定类型的传动系统。因此,基于等概率抽样,将蒙特卡罗模拟应用到传动系统公差分组匹配优化中,可以克服公差带分布类型和传动系统类型的限制;并结合算例说明其达到了提高精密减速器回差精度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精密减速器;回差分析;蒙特卡罗模拟;公差分组;等概率抽样
3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492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3.XMW风电齿轮箱柔性销结构有限元计算及其试验研究
李金库,刘伟,李良荣
2019, 43(5): 172-17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05.033
摘要:以3.XMW风力发电齿轮箱的第一级柔性销轴行星齿轮传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齿轮啮合、轴承支撑、螺栓预紧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额定工况下行星轮系的应力和位移,计算了弹性销套和限位块之间的间隙变化及销轴的最大位移。计算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弹性销套和限位块之间的间隙减小了0.285 mm,没有发生接触,销轴末端最大位移约为0.24 mm。根据齿圈根部的应力分布计算了该轮系在额定工况下的均载系数(k
γ
)和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
Fβ
),并对该3.XMW风电齿轮箱进行了均载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根据有限元方法计算的均载系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且该柔性销轴结构具有很好的均载性能。
关键词:风电齿轮箱;柔性销轴;均载系数;均载测试
5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064560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3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