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编辑荐读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下载中心
写作指南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期刊进展
企业动态
展会信息
通知公告
视频中心
理事会
会员名录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邀请函
会员风采
年会掠影
广告政策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期刊订阅
最新刊期
2019
年
第
11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基于热-流-固耦合的齿轮齿廓修形研究
扬帆 易,惠清 兰,司泰 于
2019(11): 1-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01
摘要:为研究齿廓修形对齿轮箱系统内部流场、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影响,应用Pro/E对修形前后的齿轮箱系统进行精确建模;利用重叠网格法对齿轮箱系统进行流场计算,将稳定后的结果传递给齿轮固体边界进行温度场与应力场的求解,即对齿轮箱油浴润滑进行热-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修形工况下齿轮副端部润滑体积分数、箱体内部压强方差、齿轮固体本体温度与应力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选取b=1,即直线修形时,对齿轮温度场及应力场改善不大,修形效果不明显;选取b=2时,修形效果次之;选取b=1.22时,修形效果最优,但无论采用何种修形曲线,均能明显改善齿轮齿根应力集中现象。
关键词:齿廓修形 热-流-固耦合 重叠网格 仿真分析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22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刚柔耦合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动态特性研究
桃喜 余,玫 洪
2019(11): 7-1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02
摘要:针对球形滚子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动态的响应问题,考虑滚动体的独立运动和轴承刚度,建立了该传动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并借助有限元软件将薄壁超环面定子柔性化,建立了其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系统接触刚度激励和误差激励,比较了刚体模型和耦合模型在内部激励下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由于柔性件的引入,耦合模型会发生滑齿和跳齿现象,振动较刚体模型剧烈;滚子转速的交替突变和不接触时的高速旋转会加剧传动系统振动;耦合模型共振频率高于刚体模型,内部激励对频率响应有调制作用。研究为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动力学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 刚柔耦合 动力学 刚度激励 误差激励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4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圆柱直齿轮微小裂纹缺陷检测系统的结构调谐共振方法研究
睿 李,崇霞 瞿,照耀 石
2019(11): 13-1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03
摘要:车辆齿轮微小裂纹缺陷产生的振动信号十分微弱,易淹没在背景噪声信号中难以被发现和提取,进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以圆柱直齿轮为研究对象,应用共振对微弱振动信号的放大作用,提出一种针对齿轮微小裂纹缺陷检测的结构调谐共振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态分析技术与实验模态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构建了基于结构调谐共振的实验测试系统,并利用该测试系统对直齿轮微小裂纹缺陷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所测信号频谱中啮合频率周围的边频带频率更明显,更有利于齿轮微小缺陷的识别和诊断,为齿轮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结构调谐共振 模态分析 齿轮缺陷检测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3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基于正交试验的准双曲面齿轮研磨参数优化研究
易敏 莫,其明 李,君健 杨,杰 刘,业财 黄
2019(11): 20-2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04
摘要:研齿是准双曲面齿轮加工工艺中最后一道精整加工工序,其研磨质量直接影响齿轮副的啮合性能和加工精度。针对后桥准双曲面齿轮研齿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以主轴转速、载荷转矩以及研磨循环次数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通过分析上述参数对齿轮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合极差分析,确定出齿面粗糙度最小的研磨参数组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研磨参数组合可有效降低齿面粗糙度,提高研磨质量。研究为研齿加工参数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研齿 研磨参数 正交试验 齿轮表面粗糙度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20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齿面摩擦对双圆弧齿轮动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与试验
晓洁 刘,瑞亮 张,至宇 张
2019(11): 25-3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05
摘要:由于双圆弧齿轮设计的特殊性,在以往研究双圆弧齿轮的动态特性时,经常忽略齿面摩擦对其传动的影响。通过参数化设计精确双圆弧齿轮模型,并以Adams软件为平台,结合多体动力学分析理论,在双圆弧齿轮传动动力学性能仿真过程中,通过设置齿面之间的不同摩擦因数,分析了齿面摩擦对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动态性能影响,并通过双圆弧齿轮传动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为研究双圆弧齿轮传动与齿面摩擦的相关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双圆弧齿轮 齿面摩擦 动态特性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23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设计计算
线驱动连续型机械臂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贵炜 韦,振邦 徐,智远 赵,阳 于,清文 吴
2019(11): 32-3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06
摘要:面向复杂空间环境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线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基于几何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线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建模方法,分析了单级柔性关节的关节空间、驱动空间和操作空间之间的运动学映射关系,给出了三级柔性关节的解耦运动学算法,利用改进的蒙特卡洛法描述其工作空间,并用Matlab对机械臂进行运动学仿真,通过对原理样机的实验研究验证了运动学算法的正确性,同时展示了机械臂良好的弯曲能力。
关键词:线驱动 连续型机械臂 柔性关节 运动学 工作空间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228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一种新型无摩擦式同步器设计及仿真分析
永忠 陈,波 朱,农 张
2019(11): 39-4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07
摘要:设计了一款新型无摩擦式同步器,运用三维软件CATIA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实体模型导入Adams中,建立新型无摩擦式同步器的虚拟样机模型;同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一两挡纯电动汽车整车模型,利用Adams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模拟新型无摩擦式同步器的速度同步及退挡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依靠摩擦实现速度同步的传统同步器,新型同步器在汽车挂挡速度同步及退挡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度得到减小,且所需的速度同步及退挡时间也大幅降低,减少了汽车换挡过程中的动力中断及换挡顿挫感。最后,分析了换挡速度同步过程中的车速、螺旋弹簧刚度值以及换挡力大小等参数对新型同步器速度同步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同步器设计 虚拟样机模型 同步过程 仿真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9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输电铁塔攀爬机器人夹持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慧如 赵,守银 鲁,利荣 石
2019(11): 47-5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08
摘要:针对铁塔检修工人高空作业时手动挂拆安全绳危险性高和效率低的问题,基于菱形原理设计了一种V型角钢对称夹持机构,主要由夹持爪、外展机构和顶出机构组成,夹持爪通过螺旋升降机与滑动导轨的配合实现对角钢的抓紧,垂直于夹持手臂的外展机构通过调整其展出距离改变夹持爪的位置,顶出机构前端的V型块设计可保证机器人机身始终平行于角钢。绘制机器人的SolidWorks三维模型,依据菱形原理简化模型,并验证其对中夹持性和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建立静力学模型,对夹持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和静力学仿真。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该夹持机构的可行性。
关键词:攀爬机器人 夹持机构 菱形原理 静力学建模 静力学仿真
5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41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基于几何学的臂部相邻三关节轴线平行的6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算法研究
杨 王,犇 王,晓明 麦
2019(11): 54-5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09
摘要:提出了一种针对肩、肘和腕3个相邻回转关节轴线始终平行的6自由度串联机械臂逆运动学问题求解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求解的第一步利用结构约束下的机械臂腕、手与末端三者的空间几何关系,确定目标末端位姿对应的腕部空间位置;从而将一个描述机械臂末端位姿和机械臂6个关节角度关系的六元方程组求解问题,转化成为分别描述机械臂腕部位置与机械臂肩、腕部共3个关节角度之间关系,以及描述机械臂末端姿态与剩余机械臂腕部3个关节角度之间关系的两个三元方程组求解问题,显著降低了6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问题的求解复杂度。以UR3机械臂为试验对象,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根据机械臂末端姿态求解其各关节角度,与采用UR3配套控制算法相比,采用该算法的UR3机械臂末端线性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角度定位精度达到1°。
关键词:逆运动学 几何约束 6自由度机械臂 UR3机械臂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84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开内盒九杆二自由度机构轨迹控制寻迹算法
梦娟 殷,松辉 聂,政 操
2019(11): 60-6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10
摘要:随着九杆二自由度机构在轻工、包装机械等设备中的广泛应用,研究其预定轨迹的寻迹算法显得尤其重要。以药品包装盒开内盒九杆二自由度机构为研究对象,将其转化为两种八杆单自由度机构,建立相应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通过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得两种八杆单自由度机构的运动区域,得到九杆二自由度机构的运动轨迹与运动范围;再在将机构与工艺轨迹参数化基础上,建立其约束条件,提出了九杆二自由度机构实现预定轨迹的寻迹算法,并通过寻迹算法获得开内盒九杆二自由度机构开内盒运动轨迹的原动件控制参数;最后,对寻迹算法进行完善,并应用获得的控制参数进行运动仿真,验证了寻迹算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开内盒机构 九杆二自由度机构 运动轨迹 寻迹算法 控制参数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22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线接触交错轴斜齿轮-面齿轮副精确齿面造型及啮合仿真
敬财 李,文丽 徐,俊方 麻,家福 杨,佳 满,迁 刘
2019(11): 65-6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11
摘要:给出了线接触交错轴斜齿轮-面齿轮副精确齿面造型。基于啮合理论建立了交错轴斜齿面齿轮齿面数学模型,并计算出齿面离散数据点,根据齿面均匀离散点的输出数据,对齿面进行重构,实现了面齿轮的精确实体造型,并进行啮合仿真,采用齿面偏差法对生成的实体模型精度进行了评估,该模型可用于面齿轮数字化设计和制造。
关键词:实体造型 齿面重构 面齿轮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69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变速比齿条离散化包络设计建模方法
银 代
2019(11): 69-7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12
摘要:针对变速比齿轮齿条提出离散化包络方法,在Matlab中建立由均布离散点构成的斜齿轮端面模型作为插齿刀,模拟变速比齿条插齿加工中的分齿展成运动,得到变速比齿条齿廓的包络点云。包络点云中的数据点非常密集,在同一高度上,两个相邻齿廓点间的距离远远大于非齿廓点之间的距离,据此提出一种新的齿条齿廓点提取数值算法,直观形象且齿条齿廓点坐标确定,提高了建模精度,并对程序进行优化,大大提高了设计建模效率;最后,通过Adams对变速比齿轮齿条进行仿真,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变速比 齿轮齿条 齿廓点提取 数值算法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46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基于有限元法的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研究
波波 张,丽 蔡,杰 方,媛 郑,涛 汪,杨寿 熊
2019(11): 74-7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13
摘要:目前,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大多参考ISO实验值进行公式简化,该方法不能准确反映不同齿数齿轮啮合刚度的综合特性。针对此问题,利用APDL语言建立渐开线直齿轮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通过接触分析得到轮齿接触位移值并计算刚度。该方法考虑了轮缘厚度对刚度的影响;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直齿轮单齿刚度公式,并依此推导得到任意齿数啮合的时变啮合刚度公式;并与石川公式、势能法、Kuang方法对比,说明了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变刚度时的优缺点。将FEA公式与ISO计算单齿最大刚度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刚度公式的可靠性。
关键词:啮合刚度 有限元分析 最小二乘法 刚度公式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7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并联弹性杆拾放机器人机构的设计分析
峻霞 张,秋晨 张
2019(11): 78-8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14
摘要:在工业领域,拾放机器人刚性机构设计趋于成熟,但存在质量较大,人机协同工作时危险系数较高等缺陷。与此同时,弹性杆作为新型设计材料,因其自身材料的优点,已广泛应用在医疗、勘探等领域。基于此,提出一种可应用于拾放任务的并联弹性杆机器人机构。利用简化的Cosserat弹性杆模型,从刚体运动的角度描述弹性杆的变形,导出弹性杆动力学模型。在Matlab中建立并联弹性杆方程及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对关键材料和工作空间的分析,得到相应机构参数。研究输入角度、力矩与末端的位移的关系,通过搭建样机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和设计的合理性,为弹性杆在工业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Cosserat弹性杆 并联机器人 拾放任务 机器人机构 运动学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21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试验分析
RV减速器传动误差高精密测试台设计与试验分析
忠刚 朱,靖 张,莉 周,益南 韩
2019(11): 84-8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15
摘要:以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关节的精密RV(Rotate Vector)减速器为研究对象,结合传动误差测量原理,使用高精度编码器搭建了高精密测试台,借助LabVIEW软件编制了专用数据采集和处理程序。对进口品牌减速器和国产减速器进行了传动误差测量试验,并对传动误差结果进行了滤波分析处理,分析结果能直观反馈减速器传动误差的主要贡献源,可以对RV减速器关键零部件的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改进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RV减速器 传动误差 测试台 滤波分析
6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5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基于加载传动误差的驱动桥NVH分析及性能优化
少武 聂,菊花 黄,长发 赖,思成 唐,建军 杨,勇 徐
2019(11): 89-9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16
摘要:为提升汽车驱动桥NVH性能,基于实际工况,从驱动桥主减齿轮传动误差着手,建立了一种驱动桥NVH分析及性能优化方法。基于MASTA软件建立驱动桥精确模型,依据实际工况载荷计算出齿轮啮合错位量;基于实际工况对驱动桥主减齿轮进行TCA及LTCA分析,得到加载接触区及传动误差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MASTA软件研究了驱动桥NVH仿真分析方法,得到实际工况下的驱动桥噪声曲线。建立了加载传动误差与驱动桥噪声曲线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控制传动误差对驱动桥NVH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为驱动桥减振降噪以及主减齿轮的修形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汽车驱动桥 主减齿轮 加载传动误差 驱动桥噪声 NVH分析
7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6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含耦合损伤的直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习科 李,建 汪,涛 陈,俊 张
2019(11): 95-10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17
摘要:裂纹-磨损耦合损伤作为常见的齿轮失效形式,会显著改变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为探明这一耦合损伤对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计入裂纹与磨损效应的直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振动分析。首先,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直齿轮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势能法分析齿根裂纹对齿轮副啮合刚度的影响;通过磨损仿真计算了齿轮副的综合磨损量,并将其引入到传动系统的位移激励。最后,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传动系统的稳态动力学响应,分析裂纹-磨损耦合损伤模式下直齿轮系统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裂纹-磨损耦合损伤会诱发系统振动的幅值调制和频率调制,产生比单一损伤更为明显的啮合冲击。
关键词:齿根裂纹 齿面磨损 耦合损伤 振动特性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21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等基圆齿锥齿轮啮合性能分析
昕 何,雪梅 曹
2019(11): 102-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18
摘要:为了分析和改善等基圆齿锥齿轮在实际工况下的承载能力、传动性能,对其进行齿面接触分析(TCA)模拟锥齿轮齿面接触印痕和传动误差。在不考虑安装误差的情况下对锥齿轮同时进行齿线和齿廓修形,分析齿线和齿廓修形参数的改变对锥齿轮传动误差以及齿面接触区域变化的影响,通过调整修形参数改善齿轮的啮合特性,实现较好润滑性能和传动平稳性的目的。通过一对修形后的等基圆锥齿轮的加工和滚检,验证了TCA修形程序的正确性,为该型齿轮的啮合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关键词:等基圆锥齿轮 齿面接触分析(TCA) 传动误差 接触印痕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76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滚动直线导轨的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栋 李,晓玲 刘,江敏 周,凤麒 刘
2019(11): 106-11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19
摘要:为研究滚动直线导轨的润滑性能,对LG-45型滚动直线导轨进行了运动分析,建立了导轨副的弹流润滑模型,并对其润滑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接触角、滚珠直径、曲率比、润滑油参数下的油膜厚度,同时讨论了滚珠直径、接触角对导轨副润滑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触角增大时,油膜厚度减小;在滚珠直径增大时,油膜厚度增大;在曲率比增大时,油膜厚度增大,但增加的趋势减小;在相同工况下,润滑油黏度和黏压系数较大时,膜厚较大。在文中研究工况条件下,滚珠直径和接触角变化时不会改变导轨副的润滑状态。
关键词:滚动直线导轨 运动分析 油膜厚度 润滑状态
5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8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表面粗糙度对弧齿锥齿轮乏油弹流油膜寿命的影响
尚仁 黄,鹏鹏 黄
2019(11): 111-11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20
摘要:以弧齿锥齿轮经磨齿后的齿面为研究对象,根据弧齿锥齿轮磨削原理,求解得到齿面磨削痕迹,并建立了弹流油膜寿命预测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表面纹理参数及粗糙度幅值对弹流润滑油膜寿命的影响,并用实验验证了弹流油膜寿命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表面纹理参数对弧齿锥齿轮副弹流润滑油膜寿命的影响极小,而在计算粗糙度范围内,适量地提高齿轮表面粗糙度将有利于提升弧齿锥齿轮副在弹流润滑阶段的油膜寿命。
关键词:弧齿锥齿轮 磨削痕迹 寿命预测方程 油膜寿命
4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59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锥形多刃刮齿刀具切削成形过程仿真分析
二廓 郭,乃飞 任,杰 王,长禄 周
2019(11): 116-12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21
摘要:数控强力刮齿加工是一种全新的高效齿轮加工方法。针对强力刮齿技术中存在的单刃型刀具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出一种更为高效的新型锥形多刃刮齿刀具。根据空间交错轴啮合理论和刮齿加工齿面形成过程,建立强力刮齿加工运动模型和锥形多刃刀具切削模型。基于仿真加工软件提出一种用于分析多刃刮齿刀具切削成形过程的模拟方法,给出了仿真模型设置、仿真切削加工步骤,并通过对比仿真切削加工结果,分析了多刃型刮齿刀具和单刃型刮齿刀具在切削成形过程中的异同,验证了锥形多刃刮齿刀具的可行性。为研究圆柱齿轮的多刃高效展成成形机理和研制新型锥形多刃刮齿刀具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圆柱齿轮 强力刮齿 刀具设计 仿真分析
7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33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稳态温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久林 姜,宏海 徐,兴佳 蒋,蒙福 柯
2019(11): 121-12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22
摘要:针对我国某型高速列车发生的轴箱轴承温度预警问题,应用ANSYS建立轴箱轴承有限元仿真模型,依据各滚动体受力大小,分配轴承摩擦发热功率,使用FLUENT完成轴箱轴承稳态温度场分析,并利用实际监测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风向、注脂量对轴箱轴承温度场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仿真分析风速、行车速度、环境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风向对轴箱轴承温度场的影响较小,注脂量为240 g时,测温孔温度与轴承最高温度高于220 g注脂量;风速、行车速度、环境温度对测温孔温度均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行车速度、环境温度、风速;测温孔温度与轴承最高温度随风速增加而降低,随行车速度、环境温度增加而增加,但风速和环境温度对轴承最高温度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轴箱轴承温度预警原因分析、合理设置测温传感器预警阈值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速轴箱轴承 正交仿真 有限元法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8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开发应用
基于激光扫描测量臂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
绪烨 张,群明 李,志强 韩,惟伟 郭
2019(11): 127-13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23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扫描测量臂测量系统的6轴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分析了机器人本身的运动偏差和综合考虑测量系统构造的机器人坐标系与真实基座标系之间的不重合问题;建立机器人末端位置与各连杆参数相关的绝对定位误差方程,基于该误差方程,利用便携式激光扫描测量臂测量系统对不同空间位置姿态下机器人的法兰中心点进行测量,并用最小二乘法对误差方程进行解算,利用计算出的参数误差修正机器人模型中的各名义参数值,可以提高机器人运动的准确度。将该方法应用在Staubli TX90工业机器人上,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由标定前的均值/标准差0.742 5 mm /0.191 0 mm减少到标定后的0.242 8 mm/0.098 1 mm,提高了近50%,表明该标定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绝对定位精度 便携式激光扫描测量臂 最小二乘法 运动学标定
4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20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某下肢康复训练机构结构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琰 王,剑 李
2019(11): 134-13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24
摘要:针对当前国内下肢瘫痪患者众多而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短缺的现状,设计了一种简易式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对该机构的结构形式、驱动方法和长度调节机构进行了介绍;对其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理论分析;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各关节在1个运动周期内角速度和输出力矩变化;对大腿和小腿长度调节机构进行了柔性化分析,得到了在1个运动周期中大腿和小腿长度调整机构应力变化,最大应力为70 MPa,小于铝合金许用应力,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最后,对下肢康复机构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测得髋关节和膝关节输出力矩变化与仿真结果变化趋势相同,证明了仿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仿真时忽略了间隙、人体阻力等环节,导致试验测得力矩略大于仿真结果。
关键词:康复训练机构 动力学 Adams 结构设计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5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不同工况下动车组齿轮箱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新海 林,永强 赵,玉强 马,婷 董
2019(11): 139-14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25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工况下动车组齿轮箱振动特性,以某型动车组齿轮箱为例,通过模态试验和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振动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动车组齿轮箱的振动在变工况的条件下受转速影响较大,齿轮箱在特定转速下其特征频率会与箱体的模态频率重合引起共振,受其振形影响,轴向振动大于其它方向振动。通过试验分析了解了该型号齿轮箱的振动特性,为齿轮箱的分析与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齿轮箱 动车组 振动特性 模态试验
5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9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基于球面并联机构的检测平台设计与性能研究
小蓉 朱,宇东 周,旸 胡,月月 宋,嘉鸣 邓,惠平 沈
2019(11): 143-14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26
摘要:为提高光电产品自动视觉检测的准确性,研制了一种含冗余驱动支链的4SPS/S球面并联调姿平台样机。含冗余驱动支链的4SPS/S并联机构为调姿平台机构本体,具有绕动平台中心点的3个转动自由度,可以实现待检零件任意角度图像信息的获取。建立了该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导出了机构位置逆解方程和雅可比矩阵;基于雅可比矩阵的秩讨论了机构的奇异性,并验证了冗余驱动支链能消除机构内部奇异;基于雅可比矩阵的非冗余分解,提出了一种评价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力传递性能的指标。分析机构动定平台球铰安装方式对机构运动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机构姿态空间体积大、灵巧度好的动定平台球铰安装方式;设计制作了球面并联检测平台样机,分析并绘制了样机姿态空间以及灵巧度、力传递性能在姿态空间内的分布。结果表明,样机转动空间大,无内部奇异,灵巧度和力传递性能高且分布均匀,能满足光电产品瑕疵检测的工艺要求。
关键词:球面并联机构 冗余 奇异性 姿态空间 灵巧度 力传递性能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210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无同步器式变速器啮合套与接合齿圈啮合性能研究
文夏 崔,瑞亮 张,波 张
2019(11): 150-15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27
摘要:为研究混合动力汽车搭载的无同步器式AMT变速器换挡过程中啮合套与接合齿圈的啮合性能,提高换挡平顺性和缩短换挡时间,通过理论分析与虚拟样机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无同步器式AMT变速器啮合套与接合齿圈啮合的过程。将啮合过程分为4个阶段:自由滑行阶段、齿尖碰撞阶段、齿尖摩擦阶段和齿间啮合阶段,建立数学模型;应用Adams建立了啮合套与接合齿圈啮合过程动力学模型,将仿真模型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其误差为7.3%;研究了啮合套与接合齿圈的转速差和作用在啮合套上的换挡力对啮合过程的影响,并得到最佳的转速差范围。研究结果可为换挡自动控制提供关键性指导。
关键词:无同步器 换挡 平顺性 自动控制
3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7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瓦面进油对推力轴承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
翔栋 俞,渊 刘,岳峰 李,晓明 程
2019(11): 156-16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28
摘要: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推力轴承瓦面进油的CFD分析模型,分析了瓦面进油槽压力、位置以及宽度对推力轴承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合理的瓦面进油设计有利于提高推力轴承的承载能力。当进油槽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后对油膜压力具有积极的增压作用;进油槽位置应靠近推力瓦入油边侧;进油槽宽度对承载能力的影响很小。研制了采用瓦面进油的某型重载推力轴承装置,开展了性能试验和1 100 h长跑试验,为推力轴承润滑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推力轴承 瓦面进油 润滑系统 承载能力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5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综述
电动轮驱动电动汽车用减速器的发展与挑战
亚丽 王,立纲 姚,永武 蔡,隆 林,文杰 汪
2019(11): 161-17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29
摘要:电动轮驱动技术颠覆了传统汽车的驱动方式,代表着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带有减速装置的电动轮,因其具有结构紧凑、输出转矩大、效率和比功率高等优势,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简述了电动轮驱动电动汽车用减速器(轮边减速器和轮毂减速器)的概念、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适合类型。简述了国内外轮边、轮毂减速器的应用研发现状。给出了3种常见电动轮减速驱动汽车的性能指标以及减速器形式建议。归纳了阻碍轮边、轮毂减速器发展的共性问题,并针对轮边减速器发展瓶颈问题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展望了轮边、轮毂减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电动轮 电动汽车 轮边减速器 轮毂减速器 发展 挑战
7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19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高速齿轮传动技术与装置综述
鲁纪 吴,福震 耿
2019(11): 172-17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9.11.030
摘要:高速齿轮传动技术与装备应用广泛。简述不同情况下高速齿轮传动装置的应用特点、发展现状以及趋势,分析了我国能源、化工等领域高速齿轮传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应对措施的建议,为我国高速齿轮传动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齿轮 传动技术及装置 综述
5
|
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6121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5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