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编辑荐读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下载中心
写作指南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期刊进展
企业动态
展会信息
通知公告
视频中心
理事会
会员名录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邀请函
会员风采
年会掠影
广告政策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期刊订阅
最新刊期
2017
年
第
12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轮腿复合式变位越障机器人结构构型与典型运动过程分析
阴贺生,张秋菊,宁萌
2017, 41(12): 1-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01
摘要:针对非结构环境的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非结构环境的新型轮腿复合式变位越障移动机器人。这种移动机器人创新点在于机器人通过自身的变位变形不需要辅助即可实现将负载运送到高度差较大的升高表面上来实现大越障,比如完成跨越台阶、进入车子等一系列动作,并且可以保持机器人负载平面始终与地面平行,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越障能力,本文中主要对该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环境下的斜坡行走、上下台阶、越沟功能进行运动性能分析。
关键词:非结构环境;移动机器人;轮腿复合;越障
4
|
35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5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探究不同黏度的润滑油对齿轮疲劳寿命的影响
薛云伟,王铁,王道勇
2017, 41(12): 7-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02
摘要:通过油液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黏度的润滑油对齿轮齿面耐磨性的影响。首先在Romax软件中仿真分析了不同黏度的润滑油对齿面间油膜厚度的影响,然后通过齿轮疲劳运转试验分析了不同黏度的润滑油对齿面磨损的影响。通过对油液进行分析监测,并结合仿真计算的油膜厚度、油液浓度分析数据和最终齿轮寿命结果可知,一般混合润滑状态下,润滑油黏度、油膜厚度、疲劳剥落颗粒物浓度和齿轮寿命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润滑油黏度升高,齿面的磨损状态得到改善,齿面应力更加均匀,齿轮寿命得以延长。
关键词:黏度;点蚀;油膜厚度;寿命
5
|
148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5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3-CRS/SP并联机构的位置分析及可达工作空间研究
王自谦,赵耀虹,李瑞琴,赵建文,陈晓明
2017, 41(12): 10-1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03
摘要:用螺旋理论对并联机构3-CRS/SP进行了自由度分析,确定出机构的自由度分布情况,并用修正的G-K公式进行验证。然后采用解析几何法求解此并联机构的位置反解,以机构动平台上3个顶点间的长度为约束条件,构建约束方程,研究该机构封闭解法下的全部位置正解。最后通过对机构添加合适的马达,搜索出中间支链在不同长度下的边界点,用MATLAB软件读取边界点位置后,绘制出了该机构的可达工作空间图。
关键词:并联机构;自由度;正反解;工作空间
4
|
16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8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三自由度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位置解和工作空间研究
马瑶,宋胜涛,李瑞琴,赵建文,赵瑞杰,金航旭
2017, 41(12): 14-1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04
摘要:针对现有并联机构中存在的如惯量大、工作空间小等缺点,采用柔索代替连杆作为并联机构的牵引元件,引入柔索并联机构的设计理念,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研究了一种基于刚柔耦合驱动的并联机构新构型,充分发挥两种机构的优点来提升机构的特性,既具有并联机构高刚度、高精度和高负载能力的优点,又具有柔索机构低质量的优点,同时,没有铰链转角的限制而增加了机构的工作空间。
关键词:刚柔耦合;运动学分析;工作空间
4
|
307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8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Romax的2.5MW风电齿轮箱疲劳寿命分析
吴建伟,陈换过,陈文华,陈特,潘晓东
2017, 41(12): 19-2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05
摘要:为了实现兆瓦级电齿轮箱新产品的开发,提高设计效率及计算精度,降低产品开发风险与成本,基于Romax Designer软件建立了2.5MW功率分流式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功率流分析、轴承寿命计算以及齿轮强度校核,研究了齿轮传动系统潜在的薄弱环节,为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风电齿轮箱;Romax Designer;功率分流;疲劳寿命;强度校核
4
|
39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8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圆盘式磁流变液变厚度传动性能研究
黄金,周轶,袁发鹏
2017, 41(12): 26-3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06
摘要:基于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热驱动特性,提出了一种通过温度场控制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的磁流变液变厚度进而改变转矩的新型传动方法。介绍了其工作原理,推导了厚度与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动力、几何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基于磁路理论,建立了该传动装置的磁路模型,推导了磁势的计算公式。用ANSYS软件进行了二维磁场有限元仿真,得到4种不同厚度下的磁感应强度分布云图,最后分析了不同厚度下传递转矩的能力。结果表明,磁流变液的厚度越小,所能传递的转矩越大,但磁流变液的厚度存在最小值。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变厚度;磁流变液传动;磁路仿真;转矩
2
|
8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86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考虑应力偶效应的非牛顿磁流体轴承润滑性能分析
陈超,张宏
2017, 41(12): 31-3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07
摘要:基于考虑应力偶和磁场的雷诺方程,对非牛顿磁流体润滑轴承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应力偶参数、磁力系数对液膜压力、承载力以及偏位角的影响,并与牛顿流体数值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牛顿流体润滑剂,应力偶效应将显著改善轴承润滑性能,随着应力偶参数的增大,压力和承载力随之增大,且偏心率较大时,压力和承载力随应力偶参数的变化幅度明显;随着磁力系数的增大,压力和承载力相应增大,偏位角减小,且应力偶参数越大,磁力系数对压力、承载力及偏位角的影响越显著,同时液膜破裂初始点右移,空穴区域缩小。
关键词:磁流体轴承;应力偶;磁力系数;润滑性能
4
|
97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7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盘式实心异步磁力耦合器的调速关系分析
杨超君,袁爱仁,张小锋,吴盈志,柳康
2017, 41(12): 36-4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08
摘要:气隙厚度对磁力耦合器的运行至关重要,通过改变气隙厚度实现耦合器的调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盘式实心异步磁力耦合器的气隙厚度与调速性能之间的关系,结合等效磁路法与磁路的基尔霍夫定律建立了轴向充磁的耦合器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解析计算得出耦合器的磁路参数,再结合三维修正系数与转矩公式得到耦合器的转矩表达式。此外,在恒转矩负载调速下,结合转矩表达式推导出气隙厚度与转差率的关系,得到调速关系式,从而研究得到盘式实心异步磁力耦合器的调速关系。利用Matlab对转矩表达式和调速关系式进行离散化求解,并用有限元仿真及实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调速关系在理论计算上的正确性,并为耦合器实现精确调速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盘式实心异步磁力耦合器;气隙厚度;调速关系式;离散化求解;有限元仿真
4
|
13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84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修形方法及性能分析
丁国龙,余金舫,明廷伯,张雅丽
2017, 41(12): 43-4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09
摘要:循环球式转向器的传动性能与摇臂轴非圆齿扇的齿廓形状密切相关。针对转向器齿扇齿条副在不同角度啮合时要求的啮合间隙不同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变变位修形方法对摇臂轴齿扇进行修形。将变变位修形方法与常用的偏心修形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齿扇齿条副的啮合运动,计算了齿扇的相关参数并给出了两种修形的数控加工方法。在MATLAB中进行了模拟加工,得出了两种修形方式的齿扇齿廓坐标。考虑到实际装配为定轴传动,计算了两种齿扇齿条副的传动间隙。最后利用ADAMS对其进行传动受力分析,表明了两种修形方式均能有效减小传动啮合力。
关键词:转向器;非圆齿扇;变变位修形;偏心修形;啮合性能
4
|
8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6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应用齿形制动器的行星变速箱换挡特性研究
李亚熙,马彪,李和言,朱礼安
2017, 41(12): 49-5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10
摘要:采用虚位移原理建立了两挡行星变速箱的动力学模型,对应用齿形制动器和摩擦式制动器的行星变速箱换挡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对比分析,并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接合速差对换挡特性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换挡时间相同时,应用齿形制动器比应用摩擦式制动器的变速箱的最大转矩冲击低。且其接合速差越大,换挡时间越小,最大转矩冲击越大,而最大转矩冲击仍低于应用摩擦式制动器的变速箱。
关键词:齿形制动器;接合速差;换挡时间;最大转矩冲击
5
|
5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95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关联矩阵在变胞机构设计中的应用
林瑾
2017, 41(12): 54-5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11
摘要:随着变胞机构研究的深入,其连续构态变化的灵活性、机构运用的多功能性逐渐凸显。结合多杆机构的构造方法,分析了变胞机构在特定场合推动箱体翻转运行的可行性。针对常见的变胞类型,分析拓扑结构变化,提出矩阵这种数学工具,用以描述变胞机构构态变化过程。矩阵中包含运动副类型,体现运动副和构件的数量,结构简便,描述完整,便于计算机编程和逻辑运算,普遍适用于各种变胞机构的分析研究工作。
关键词:变胞;运动副;矩阵;运算
4
|
104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79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试验分析
塑料蜗杆与钢质斜齿轮啮合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
李传闪,梁栋,陈兵奎
2017, 41(12): 58-6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12
摘要:通过给定齿面方程及数据点,基于UG三维软件建立塑料蜗杆与钢质斜齿轮的基本啮合模型;采用Hyper Mesh软件进行模型网格划分、约束施加和接触条件设定等前处理,运用有限元方法动态对比分析负载状态下塑料蜗杆与钢质斜齿轮、钢质蜗杆与钢质斜齿轮的两齿-单齿-两齿接触齿面应力变化及接触状态变化规律;分别采用滚齿、注塑和车削方法完成钢质斜齿轮、塑料蜗杆和钢质蜗杆的样件试制,并基于微型传动实验平台进行齿面磨损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塑料蜗杆啮合过程中接触应力低、波动小,且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关键词:塑料蜗杆;钢质斜齿轮;有限元分析;齿面接触;齿面磨损
2
|
12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6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鼓式凸轮式选换挡执行机构效率分析
钟再敏,段诚伟,张磊
2017, 41(12): 63-6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13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减速传动的鼓式凸轮式选换挡执行机构,分别对选换挡执行机构中蜗轮蜗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的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搭建试验台架对某现有车型所用的鼓式凸轮式选换挡执行机构的效率进行测定,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为执行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为执行机构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优化方向。
关键词:蜗轮蜗杆;鼓式凸轮;选换挡执行机构;效率
3
|
11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6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Abaqus的双圆弧与四圆弧弧齿锥齿轮有限元分析
任重义,赵青华,段建中,姜碧琼
2017, 41(12): 69-7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14
摘要:四圆弧弧齿锥齿轮是将四圆弧齿廓应用在弧齿锥齿轮上的一种新型齿轮。依据圆弧齿廓弧齿锥齿轮齿面方程,在Solid Works中构建了其三维模型,然后取其一对轮齿利用Abaqus软件进行静态有限元分析。同时对双圆弧弧齿锥齿轮进行了建模与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四圆弧弧齿锥齿轮承载能力比双圆弧弧齿锥齿轮提高了近30%。
关键词:四圆弧弧齿锥齿轮;齿面方程;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
3
|
181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92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AR-FCM的滚动轴承的性能退化评估
周建民,郭慧娟,张龙
2017, 41(12): 73-7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15
摘要: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零部件之一,如果能对滚动轴承的性能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就能及时做出维修策略,建立自回归(AR)模型,提取早期无故障信号和同型号同位置失效滚动轴承(简称同类轴承)失效信号的AR模型的自回归系数和残差,用早期无故障特征和同类轴承的失效特征建立模糊C均值(FCM),得到FCM模型的正常和失效聚类中心,将待测数据通过保持模型不变连续迭代的方式输入到FCM模型中,得到性能退化指标,再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包络解调对结论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提出的性能退化方法得到的结论与轴承加速疲劳试验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关键词:AR模型;FCM模型;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评估;希尔伯特包络解调
3
|
13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8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车用干式双离合器温升对比研究
朱茂桃,浦宇斌,刘涛
2017, 41(12): 77-8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16
摘要:为了找出干式双离合器在工作过程中温升较为严重的部分,对干式双离合器压盘及摩擦片进行有限元建模,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起步工况下干式双离合器温升变化的结果,并对温升结果做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离合器2温升普遍高于离合器1,且随着油门开度增大,离合器2温升明显高于离合器1。从滑磨温升根源滑磨功率计算公式出发,提取了发动机与离合器摩擦片转速差曲线,发现由于离合器1在起步滑磨过程中存在发动机恒转速控制策略,使得离合器2转速差普遍高于离合器1,从而导致了离合器2温升普遍高于离合器1,最后提出了恒转速的发动机换挡策略。
关键词:干式双离合器;滑磨功率;温度场;对比分析;转速差
2
|
93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6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考虑部件失效相关的履带车辆传动箱可靠性分析
闫思宏,陶凤和,贾长治
2017, 41(12): 83-8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17
摘要:在以履带车辆传动箱为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考虑部件间失效相关这一重要失效形式对传动箱可靠性的影响,利用部件的动态可靠度模型计算主要失效部件的可靠度,结合部件寿命分布函数与可靠性间的关系,得到传动箱内主要部件的寿命分布函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进一步使用最小二乘法估算出主要零部件的寿命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绘制部件间的二元频率直方图,选择合适的Copula函数,建立在部件失效相关条件下的传动箱系统可靠性模型,利用Copula函数可以避免运算的繁琐性及部件间相关系数求解的复杂性。使用逐层分块分析法合理划分传动箱系统结构,并用Matlab软件估算部件间相关参数,得到了传动箱系统寿命分布函数随时间及部件失效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对传动箱的设计与维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Copula函数;可靠性;失效相关;寿命分布函数;相关参数
4
|
13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91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冷连轧机主传动系统非线性扭转振动控制分析
何永玲,廖彬杰
2017, 41(12): 89-9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18
摘要:冷连轧机主传动系统非线性扭转振动给轧机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后果,需要加以控制,以提高整机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以某冷连轧机F3机架为研究对象,根据轧机主传动系统的非线性行为,建立包含非线性刚度、非线性阻尼及负载端非线性摩擦力的轧机主传动系统非线性扭转振动仿真模型;由于Hopf分岔是导致轧机主传动系统出现失稳振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Hopf分岔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基于Hopf分岔理论,构造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针对该非线性系统,提出扩大稳定区域、改变分岔点行为及降低极限环幅值的Hopf分岔控制思路。由结果可知,扩大稳定区域使得系统稳定区域的范围有了很大的增加;降低极限环幅值通过引入非线性反馈环节,增加非线性反馈增益kn的大小来改变分岔点的行为,降低等幅振荡的幅值;两种方法都可实现自激振动行为的有效控制;可作为实际设计选择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冷连轧机;非线性;扭转振动;Hopf分岔理论;模型
3
|
15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7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弧齿锥齿轮加载啮合特性有限元分析
邓拥军,周向
2017, 41(12): 97-10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19
摘要:基于齿轮啮合原理计算获得了弧齿锥齿轮精确的三维几何实体模型,并由此建立了齿轮加载啮合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以赫兹接触解析法合理地确定了有限元的网格密度。根据弧齿锥齿轮副6齿对模型,获得了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最大值的位置,并绘制出了啮合周期内的应力曲线。分别以载荷和安装误差参数为变量,研究了弧齿锥齿轮加载情况下的接触斑点以及接触轨迹等啮合特性。研究结果对弧齿锥齿轮的设计和实际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弧齿锥齿轮;应力;边缘接触;安装误差;有限元分析
3
|
18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8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双联端面齿轮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葛胜利,黄观明
2017, 41(12): 102-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20
摘要:以一种新型齿轮——双联端面齿轮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造型软件Creo建立了双联端面齿轮的实体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对双联端面齿轮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出了其前6阶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双联端面齿轮的材料对固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联端面齿轮的模态振型表现为1阶径向振、2阶径向振、扭振。所得结论进行了试验验证,为双联端面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及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双联端面齿轮;固有频率;模态分析
4
|
136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5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汽车发动机正时套筒链耐磨性能研究
徐秀琴,赵建祥,孟繁忠
2017, 41(12): 106-10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21
摘要:对05CT有缝套筒和无缝套筒汽车发动机正时链条进行了磨损试验,结果说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链条经高速磨损试验,销轴和两种形式的套筒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循环软化现象,有缝套筒软化程度小于无缝套筒。在喷油润滑条件下,有缝套筒链的润滑和散热条件均优于无缝套筒链,有缝套筒的耐磨性优于无缝套筒。
关键词:汽车链;无缝套筒;有缝套筒;磨损;循环软化
4
|
5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72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设计计算
高速动车组齿轮副齿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数值计算
李秀红,王余滨,李文辉,秦晓峰,庞荫铭
2017, 41(12): 108-11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22
摘要:为研究高速动车组齿轮的齿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结合有限元法和作图法确定了裂纹萌生位置。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以Abaqus为工具,研究了齿根初始裂纹前缘不同节点处的应力强度因子大小及变化规律,通过对比,确定Ⅰ型应力强度因子在裂纹扩展中占主导地位;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Ⅰ型应力强度因子随载荷、裂纹半径、裂纹形状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载荷对Ⅰ型应力强度因子大小影响最为显著且呈线性关系;裂纹形状对Ⅰ型应力强度因子在裂纹前缘的分布规律影响十分明显。
关键词:斜齿轮;齿根裂纹;三维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法
4
|
15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89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柔性轮式移动弹跳机器人设计与运动性能研究
罗天洪,蒋海义,薛赞
2017, 41(12): 113-11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23
摘要:为了提高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能,解决弹跳机器人姿态调整和翻转复位的问题,设计一种柔性轮系机构与集弹跳、调姿和翻转复位一体的多链弹跳机构结合的柔性轮式移动弹跳机器人。运用柔性轮系机构实现机器人平坦路面快速稳定的移动,通过柔性轮的弹性变形消除弹跳运动的部分落地冲击力,并基于铁木辛柯梁理论对柔性轮进行受力变形分析。多链弹跳机构能实现机器人的弹跳运动、起跳角度调节和落地后翻转复位,具有单机构多功能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复合螺母机构,当复合螺母机构的螺母片闭合时,储能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实现机器人弹跳储能;当螺母片分离时,瞬间释放弹簧的弹性势能实现机器人的弹跳运动。运用ADAMS对机器人的姿态调整、弹跳运动和翻转复位进行仿真,研制柔性轮式弹跳机器人原理样机并进行弹跳运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柔性轮式移动弹跳机器人的设计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柔性轮;多链弹跳机构;弹跳机器人;运动性能
4
|
22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7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船用气胎摩擦离合器气胎刚度仿真
汪中厚,王冰青,刘欣荣,张艺,傅顺军
2017, 41(12): 119-12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24
摘要:在船用气胎摩擦离合器的动力学模拟仿真中,气胎的非线性模型的建立是仿真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应用Abaqus对离合器的气胎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充分考虑了气胎模型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边界条件非线性等因素,模拟了气胎充气的过程,建立了摩擦离合器气胎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此模型输出模态中性(mnf)文件,并将其导入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在两个软件中分别测试气胎的轴向、径向以及周向刚度,同时与气胎的实际刚度进行对比验证,说明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此研究可为船用气胎摩擦离合器的接合动态仿真以及运行噪声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船用气胎离合器;三维有限元分析;非线性;刚度分析
3
|
8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6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四惰轮内啮合齿轮泵结构优化设计
张江红,王思霞
2017, 41(12): 124-12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25
摘要:分析了四惰轮内啮合齿轮泵内齿圈的径向力特性;研究了四惰轮内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特征;建立了其体积最小、流量脉动程度最小的双目标函数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四惰轮内啮合齿轮泵的内齿圈受到的径向力平衡;相较普通内啮合泵,四惰轮内啮合泵流量脉动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减小,且流量脉动随着内齿圈齿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惰轮齿数增加而升高;优化结果达到了减小流量脉动、降低质量的要求,从而为四惰轮内啮合齿轮泵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四惰轮内啮合齿轮泵;径向力;流量脉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2
|
105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61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优化人工蜂群算法的多机器人协同规划
张林,詹威鹏,朱玲芬,伍国兴
2017, 41(12): 129-13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26
摘要:为了提高人工蜂群算法在多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性能,提出了优化人工蜂群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建模方法,将障碍物边缘平滑化;分析了人工蜂群算法原理,改进了新食物源的生成方法,提出了自适应的搜索因子,兼顾了大范围搜索和算法收敛速度;改进了机器人路径点的表示方法,使用位置夹角表示机器人路径点,减少了位置参数;使用加权方式将路径长度、路径平滑度、路径安全性综合为目标函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在多机器人路径规划中不仅耗时较少,而且路径也短,且随着机器人数量的增加,耗时和路径长度的差距越来越大。
关键词:多机器人;协同规划;优化人工蜂群算法;自适应搜索因子
5
|
263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9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重载齿轮单齿啮合危险区域接触应力分布研究
姚军
2017, 41(12): 133-13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27
摘要:针对大模数、特宽重载齿轮,建立齿轮接触应力分析模型,研究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接触特性。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与赫兹接触应力计算两种方法,找出了重载齿轮单齿啮合状态下"最危险"区域接触应力分布规律。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接触齿的接触应力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接触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齿侧表面接触点上并沿齿向方向呈明显的梯度变化。当偏离接触点时,接触应力迅速下降,最大接触应力发生在主动轮上,接触应力沿齿宽方向呈线性分布,齿宽过大,造成齿向载荷不均匀。因此,增大主动轮强度,采用正变位,对提高重型装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是有益的。
关键词:重载齿轮;根部刮行;ABAQUS;有限元;齿侧表面;接触应力
3
|
106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65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开发应用
新型鼠笼式落纱机器人的研制
杨思成,张文增,曹立国
2017, 41(12): 138-14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28
摘要:针对现有落纱机器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鼠笼式落纱机构;并分析了该落纱机构的机构原理,建立了其三维结构模型。该落纱机构主要由拔纱手爪、竖直轨道、驱动轴、驱动链条、驱动链轮和空间凸轮构成。通过对该鼠笼式落纱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了该机构结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在鼠笼式落纱机构的基础上,设计了鼠笼式落纱机器人。试验表明,鼠笼式落纱机器人可以实现垂直拔纱,落纱过程中不碰纱线、不伤纱锭、落纱成本低、效率高、可靠性高。
关键词:落纱机构;鼠笼式;空间凸轮
4
|
46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7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太阳能跟踪器装置结构与控制算法设计
霍相茹,侯力,魏永峭,罗岚,张祺
2017, 41(12): 146-14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29
摘要: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太阳能资源得到广泛的开发利用;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是缓解能源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从太阳能跟踪装置的传动精度和跟踪精度两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首先,跟踪装置传动机构采用二级蜗轮蜗杆传动,确保跟踪装置的传动精度;然后,利用修正安装误差之后的公式计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跟踪时间节点采取离散式选取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装置视日跟踪轨迹精度。最后,经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结构设计方案及跟踪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的转换利用率。
关键词:太阳能;蜗轮蜗杆传动;误差修正;离散跟踪
9
|
209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9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九速汽车自动变速器并排式行星齿轮机构设计
薛焕樟,彭建新,邓杰文
2017, 41(12): 149-15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30
摘要:对液力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结构进行分析并对设计目标作了必要约束,提出了一种汽车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优选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杠杆法原理穷举所有两排行星齿轮机构二自由度杠杆图的组合,根据变速器方案的诺模图可筛选出可行的方案并合成其换挡逻辑,根据目标传动比可得到各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传动比,而基本传动比的数值作为筛选杠杆图的依据,符合条件的杠杆图组合数大为减少;此方法能有效地减少挡位合成的组合数,同时提高机构选择的效率。利用该方法实现对九速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的优选,得到了4个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自动变速器;并排式行星齿轮机构;图解式设计法;杠杆法;基本传动比
5
|
20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7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鼓型滤网蜗轮箱传动装置的修复及其试验方式探讨
高利宏,李斌,彭建,王振山,杨鹏亮
2017, 41(12): 156-16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31
摘要:将蜗轮箱组合用在鼓型滤网传动装置,并应用于国内核电站,在我国是一种先例。通过对旧蜗轮箱组合的测绘,制订修复方案,采用不同方式试验,满足了使用要求;总结修复经验和试验数据,为核电站机组各零部件的修复制订验收规范提供的参考,并为此制作专用试验台,填补了国内空白。
关键词:鼓型滤网驱动装置;蜗轮箱组合;修复;试验台;方式探讨
2
|
38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5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某高速鼓形齿联轴器胶合故障分析
尤明明,王晗,彭龙龙
2017, 41(12): 161-16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32
摘要:针对某NGW型行星齿轮箱用高速鼓形齿联轴器在出厂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胶合故障的情况,借助三维流体计算软件,对齿轮箱内部的油量分配及联轴器供油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终找到了故障发生的原因,明确了原供油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为后续故障处理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同类型联轴器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鼓形齿联轴器;行星齿轮箱;胶合故障;油量;润滑方式
5
|
5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78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综述
鼓形齿联轴器设计技术综述
杨小辉,关亚彬
2017, 41(12): 165-17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33
摘要:鼓形齿联轴器以其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适用速度范围广等特点,在船舶、风电、航空、冶金等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性能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目前,针对鼓形齿联轴器的设计分析,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从鼓形齿联轴器的应用现状、鼓形齿齿面加工、几何接触分析、承载接触分析、磨损强度、动力学等方面系统地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鼓形齿联轴器的设计分析的研究现状,结合船用特大鼓形齿联轴器尺寸大、传递转矩大以及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给出了船用鼓形齿联轴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鼓形齿联轴器;轮齿接触分析;磨损;动力学
6
|
233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70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谐波减速器的专利地图研究
陈志澜,陈未
2017, 41(12): 171-17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2.034
摘要:采用IPC分类方法,对谐波减速器的技术领域进行专利数据隐藏信息的挖掘,绘制出相应专利地图,研究谐波减速器技术在全球的专利分布、主要技术、研究热点等相关问题;并从专利数量发展趋势、主要竞争机构、重点技术领域等方面展开分析,从而得出谐波减速器的研发现状和未来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谐波减速器;专利地图;专利分析
5
|
194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6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机械传动》总目次
2017, 41(12): 176-184.
5
|
29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55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