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7 10

      理论研究

    • 冯志鹏,邓星桥,江源渊,张攀
      2017, 41(10): 1-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01
      摘要:母平面倾角对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啮合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对确定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装置的最优参数具有决定作用。基于齿轮啮合原理,构建蜗杆齿面接触和诱导法曲率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及Hertz接触应力计算模型,重点分析了单头蜗杆传动下蜗轮齿数及中心距变化对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母平面倾角在18°36°之间取值时,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啮合性能具有优于其他角度啮合性能的特点。研究结果为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内啮合蜗杆;母平面倾角;诱导法曲率;数值计算方法;啮合性能   
      4
      |
      93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7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丰收,杨星星,刘建亭,李鹏飞
      2017, 41(10): 7-1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02
      摘要:针对常用组合修形方法无法同时满足高精度摆线轮高承载、低回差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偏心距组合修形方法。在运用三坐标测量仪对RV-40E型减速器摆线轮进行精密测量的基础上,基于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所得的摆线轮齿形坐标参数进行圆弧拟合,并得到了相应的摆线轮齿形方程。然后,以所得齿形方程曲线为目标齿廓曲线,运用Matlab对"偏心距+等距+移距"、"等距+移距"、"等距+移距+转角"3种组合修形方式的所形成的摆线轮的齿形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转角+等距+移距"和"等距+移距"组合修形,"偏心距+等距+移距"组合修形所得的曲线与目标齿廓曲线的偏差更小,说明了"偏心距+等距+移距"组合修形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摆线轮修形;RV传动;圆弧拟合;修形量优化   
      5
      |
      271
      |
      1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05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汤红艳,邓效忠,高振山
      2017, 41(10): 11-1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03
      摘要:基于展成法加工准双曲面齿轮小轮,依据铣刀切齿坐标系及齿面方程,建立了加工准双曲面齿轮小轮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小轮的理论齿面方程。对理论齿面进行离散化,求解出离散点的坐标,将齿面点导入UG中进行齿面造型;根据反共轭原理,求解出与小轮完全共轭的工具轮齿面方程以及齿面点,对之进行三维造型。对三维模型进行运动仿真,通过接触区验证造型的正确性。根据等体积原则,求解出滚轧轮坯。将滚轧模型导入到DEFORM中进行数值模拟,由模拟结果验证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并为后续试验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准双曲面齿轮;齿面方程;反共轭原理;啮合仿真;数值模拟   
      4
      |
      7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67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同钢,王优强,徐彩红,王立梅
      2017, 41(10): 17-2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04
      摘要:建立了水润滑动静压陶瓷轴承的弹流润滑几何模型,采用考虑了热效应的Reynolds方程,对水润滑动静压陶瓷轴承进行考虑热效应时的弹流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供水压力对水润滑动静压陶瓷轴承的压力膜厚影响,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润滑膜局部最高温度出现的区域,得到了速度、载荷对水润滑动静压陶瓷轴承润滑膜温度控制的协同作用曲线。结果显示,初始供水压力的静压效应有利于轴承润滑,初始供水压力增大,润滑膜膜厚增大,不同工况下压力变化趋势不同;不同工况下,润滑膜局部最高温度的区域发生变化;当润滑膜局部最高温度保持在一个定值时,不同的速度和载荷组合对润滑膜局部温度控制呈现反相关的协同作用,并且在不同工况下,速度、载荷的相关性变化趋势不同。  
      关键词:水润滑;动静压;陶瓷轴承;热弹流;协同作用   
      3
      |
      16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5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王鑫,刘少军,胡赟
      2017, 41(10): 23-2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05
      摘要:针对喷油润滑喷嘴无偏置和倾斜布置时,传动比大于1的齿轮传动润滑效果不良的问题,从齿轮啮合运转及喷油润滑的几何关系出发,采用解析法建立航空直齿轮啮出侧喷油润滑冲击深度计算数学模型;仿真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完成齿轮参数、传动参数和喷嘴位置等对直齿轮冲击深度的影响分析。研究表明,冲击深度随齿轮齿数和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喷油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小齿轮冲击深度和大齿轮冲击深度随射流偏置和喷射倾角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喷油润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喷油润滑;直齿轮;数学模型;冲击深度;喷嘴位置   
      4
      |
      18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9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黄卓,韩奉林,严宏志,李鹏
      2017, 41(10): 30-3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06
      摘要:由于制造和安装误差而造成的平带跑偏问题在工程中十分常见。为研究平带跑偏规律,提出了基于ABAQUS的平带跑偏过程仿真方法。依据实际工况,重点讨论了网格划分、带与轮之间的接触和摩擦、边界条件加载、分析步划分与设置等仿真要点,提出了可以提取出Euler坐标系下平带跑偏位移的后处理方法。设计了平带跑偏实验装置,开展了平带跑偏的实验研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纠偏轮偏转0.25°和0.5°时,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趋势一致,表明文中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平带跑偏;ABAQUS;仿真方法;倾角;跑偏规律   
      3
      |
      66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8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范沁红,马立峰,孙明奇,赵春江,马自勇
      2017, 41(10): 36-4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07
      摘要:为了实现对液压挖掘机综合挖掘性能的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工作装置尺寸变化因素的研究方法。以挖掘范围和挖掘力为研究对象,分别考虑挖掘作业中的斗杆挖掘和铲斗挖掘,选取机重相近的挖掘机的工作装置尺寸并进行动臂、斗杆和铲斗因素下的综合挖掘性能分析,应用仿真软件绘制包络图,并获得挖掘工作尺寸及各液压缸挖掘力。以相近吨位的某挖掘机为例,验证了工作装置各尺寸对于挖掘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坐标系变换法建立杆件坐标系并计算挖掘包络图,各组仿真的工作尺寸变化趋势与理论相符。建立挖掘力计算模型,对比各组挖掘力变化趋势,在斗杆挖掘中,随斗杆尺寸变化,斗杆最大挖掘力变化率达10.3%;铲斗挖掘中,随铲斗尺寸变化,铲斗最大挖掘力变化率达11.8%。综合挖掘性能分析方法针对工作装置的设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包络图;挖掘性能   
      3
      |
      12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60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陈浩冉,秦训鹏,张将
      2017, 41(10): 44-5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08
      摘要:以轮毂电机中行星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时变啮合刚度、啮合相位和当量啮合误差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并运用Runge-Kutta法求解得到系统传递误差。基于传递误差曲线,分析了各类误差和支撑刚度变化对系统传递误差幅值的影响,并对误差初相位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误差值的大小与系统传递误差幅值呈正比,误差初相位的变化可以在不改变构件精度的条件下减小系统传递误差幅值,支撑刚度的大小与系统传递误差幅值成反比。研究工作为行星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作用,降低了制造难度和安装成本。  
      关键词:行星传动系统;传递误差;误差;支撑刚度   
      3
      |
      12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76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陈岁繁,董志峰
      2017, 41(10): 51-5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09
      摘要:在对连杆齿啮式脉动无级变速器传动机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等效平面六杆机构的封闭矢量方程;采用矩阵法构建了单相传动机构中连杆、摇杆与啮合点到输入轴轴心连线的运动学数学模型;应用MATLAB程序仿真分析了3种调速方式、相数与偏心距对变速特性的影响,确定了主要调速方式和优选相数,证明了该变速器传动机构具有变速比可变化范围大和脉动率小等优点,为完善该变速器的设计理论及工程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脉动无级变速器;变速比;脉动率;变速特性   
      4
      |
      9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0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崔庭琼,范健文,经素萍,杨磊
      2017, 41(10): 56-5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10
      摘要:针对非公路车辆在连续制动工况下出现的热疲劳问题,建立了湿式制动器三维瞬态热机耦合分析模型,考虑了热流密度、热流分配系数、对流换热系数这些热边界对于温升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了非公路车辆湿式制动器摩擦盘在连续制动过程中的变化,得到摩擦盘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在接触界面半径中间偏外缘方向分布不均匀易产生热疲劳,在温度梯度大的地方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为湿式制动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湿式制动器;热疲劳;连续制动;热机耦合;瞬态温升;应力   
      4
      |
      6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6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何恩义
      2017, 41(10): 60-6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11
      摘要:在空间曲线啮合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平行轴线齿轮的传动机构。以螺旋线为中心线,研究截面为圆时主动线齿的曲面方程,并以此构建主动线齿轮齿面齿廓。以同轴心的圆截面为从动线齿轮的齿廓截面,并根据从动轮中心线构建从动轮齿面方程。分析线齿轮啮合传动时主动线齿上的正反转接触线,并根据空间曲线啮合方程求出从动线齿的正反转接触线。此正反转接触线应满足从动线齿轮中心线构建的圆截面从动线轮齿面方程。可通过增加齿数提高其重合度以提高传动稳定性。通过建立线齿轮副3D模型并进行运动学模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构建的平行轴圆截面线齿轮装配无法向侧隙,且传动过程无干涉,能够满足设计的传动比需求。  
      关键词:平行轴线齿轮;空间曲线啮合理论;法向侧隙   
      3
      |
      6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69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设计计算

    • 李芳,许嘉琪,刘凯,吴阳
      2017, 41(10): 65-6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12
      摘要:根据人体肩关节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由气动人工肌肉(PMAs)驱动的解耦型并联肩关节。应用螺旋理论对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基于并联机构反解易求的特性,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控制实验,使用计算力矩法能较好控制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同时也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并联机构;气动人工肌肉(PMAs);旋量理论;拉格朗日法;计算力矩法   
      3
      |
      275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6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常旭,高思田,李东升,李琪,施玉书,钱晓力
      2017, 41(10): 70-7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13
      摘要:精密平台是一种能够提供微位移的高精度工作平台,柔性铰链作为传动机构,在精密平台设计中广泛应用。柔性铰链是决定平台性能的关键,柔性铰链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参数影响着定位精度的高低。设计了一种叠加支链形式的柔性铰链结构,推导了基于该柔性铰链的二维精密平台的工作刚度、耦合刚度、耦合系数、铰链应力等性能指标的解析公式,并采用了有限元软件对性能指标进行了验证。仿真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应用于精密平台的柔性铰链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柔性铰链;叠加支链;刚度;耦合性;应力;有限元分析   
      4
      |
      15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72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王中双,赵彦伟,徐长顺
      2017, 41(10): 75-7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14
      摘要:为提高含槽轮副的复杂平面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根据运动约束条件,建立了柱销-直线滑槽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适用于内、外啮合的槽轮机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建立含槽轮副平面多体系统向量键合图模型的理论方法。针对微分因果关系及非线性结型结构给该类平面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所带来的代数困难,提出了有效的解耦方法。应用相应的算法,实现了含槽轮副平面多体系统的计算机自动建模与动力学分析,由此说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槽轮机构;平面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向量键合图;因果关系;解耦   
      4
      |
      4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8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国芬,刘召杰,张发民,宋震
      2017, 41(10): 80-8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15
      摘要:根据矿用汽车变速器的设计要求和特点,在保证变速器可靠使用的条件下,建立实际使用功率最大的优化模型,并运用MATLAB优化工具进行优化计算。对优化设计和原设计进行对比,从汽车的驱动力、后备功率、动力性指标等方面形象直观地显示各种优化效果,为变速器的改进设计提供一种备选方案。与原设计方案相比较,优化设计的优化效果较好。  
      关键词:矿用汽车;变速器;优化设计;实际使用功率;后备功率;动力性   
      4
      |
      10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9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赵世银,姚远,李业明
      2017, 41(10): 86-9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16
      摘要:外齿鼓度曲线的选型及参数对鼓形齿联轴器啮合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决定了鼓形齿联轴器的最大允许轴间倾角及啮合性能。采用几何分析方法,建立了4种不同类型的鼓度曲线即圆弧曲线、椭圆曲线、双曲线和三段圆弧曲线,计算不同轴间倾角对应的内外齿齿面的最小间隙、接触点位置、允许最大轴间倾角和重合度,比较4种不同类型的鼓度曲线即圆弧曲线、椭圆曲线、双曲线和三段圆弧曲线的啮合特性。结果表明,各种鼓度曲线中间曲率半径分别在50 mm90 mm和90 mm130 mm的取值范围内,每增加20 mm,相应的最大允许轴间倾角差值分别减小0.2°和0.1°左右;三段圆弧曲线可允许轴间倾角最大且对应接触点轴向位移量最小。轴间倾角大于1.3°,中间位置曲率半径相同时,三段圆弧对应的齿面法向最小间隙曲线明显更平缓,啮合重合度更高。  
      关键词:鼓形齿联轴器;鼓度曲线;啮合分析;轴间倾角   
      4
      |
      89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6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陈广艳,王金华,蔡香伟
      2017, 41(10): 92-9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17
      摘要:在实际工况下,直升机减速器中的箱体、轴承、轴系和齿轮的变形以及安装误差、制造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存在,加之温度、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主减速器中弧齿锥齿轮错位,破坏了理想的啮合条件,齿面印痕必将偏离理想状态,同时传动误差曲线也要发生变化,引起齿轮副运转不平稳、振动、冲击等不利因素。因此,根据齿面印痕的偏移,识别相应的当量错位,将其反馈到齿面设计中,对于提高齿轮副实际工况下的啮合质量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弧齿锥齿轮;齿面印痕;当量错位;主动设计   
      3
      |
      9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86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邢彬,侯明曦,孔祥锋
      2017, 41(10): 96-10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18
      摘要:齿向修形技术已成为提高齿轮传动性能、降低振动噪声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啮合刚度、载荷分布系数是评价齿轮修形效果优劣的主要参数。考虑安装误差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准静态分析方法,对不同修形量齿轮的啮合刚度以及载荷分布系数开展定量计算。分析得到了安装误差、齿轮修形量对齿轮啮合刚度以及载荷分布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齿向修形不仅能增加齿轮的啮合刚度还可以降低不平行度误差引起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安装误差一定时齿轮存在最佳值域的齿向修形量,偏离该值域时传动性能变差。  
      关键词:齿向修形;有限元;啮合刚度;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4
      |
      286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8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试验分析

    • 刘洋,唐进元,白帆
      2017, 41(10): 104-10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19
      摘要:基于测试方法,针对工程实际问题,对某型发动机含直齿锥齿轮副和零度弧齿锥齿轮副的二级圆柱齿轮-锥齿轮高速传动系统进行动态传动误差测量,并对测得的动态传动误差数据进行滤波、频谱分析,得到高速锥齿轮动态性能参数。分析表明:采用零度弧齿锥齿轮时,其低频段动态传递误差比采用直齿锥齿轮时降低很多;采用零度弧齿锥齿轮时,其高频段动态传动误差幅值要远大于采用直齿轮时的幅值,而高频段的幅值决定了传动系统动态特性优劣,进而说明采用零度弧齿锥齿轮时,系统的动态性能将劣于直齿锥齿轮。  
      关键词:动态传动误差;锥齿轮;高速;频谱分析   
      4
      |
      118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98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解培,朱如鹏,李苗苗,杨阳
      2017, 41(10): 109-11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20
      摘要:为研究油气润滑参数对机械主轴温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油气润滑机械主轴温度特性试验台,提出了一种机械主轴温度特性评价方法,研究了油气润滑供油量、供气压力等参数对机械主轴温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油量对机械主轴温度特性影响最为显著,供气压力的影响其次,两者交互因素的影响较小。在给定试验条件下,最佳供油量为0.1 ml/h,供油量的增大或减小都引起主轴温升水平的上升;供气压力越大,主轴温升水平越低。  
      关键词:油气润滑;机械主轴;温度特性;试验研究   
      4
      |
      7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71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彦斌,王增辉,何强,赵浥夫,丁丁
      2017, 41(10): 113-11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21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完全各向同性移动并联机器人。首先对该机器人的运动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方程;然后以"库伦+黏性"摩擦模型为基础,推导出驱动滑块和球铰所受的摩擦力/力矩方程;在考虑摩擦的情况下,利用牛顿-欧拉法分别建立了驱动滑块、分支运动链和机器人动平台的动力学模型,揭示了分支驱动力和加在动平台上的外力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基于ADAMS软件和MATLAB编程对机器人动力学进行仿真,绘制出驱动滑块所受的驱动力变化曲线,两种仿真结果完全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机构可用于农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执行机构。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摩擦力/力矩;仿真分析   
      4
      |
      12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8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高思奇,丁渭平,杨明亮,王守健,苏瑞强,申超
      2017, 41(10): 119-12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22
      摘要:从能量波动角度分析汽车变速器齿轮敲击过程,提出一种用于评价汽车变速器齿轮敲击异响的指标——能量波动指标。基于ADAMS软件建立传动系动力学模型并应用能量波动指标仿真分析变速器齿轮敲击异响,将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及主观评价进行对比验证并划定齿轮敲击异响阈值。结果表明,能量波动指标能够准确评价齿轮敲击异响,可用于工程。  
      关键词:能量波动;齿轮敲击;Adams;敲击异响阈值   
      4
      |
      13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0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唐之尧,张邦基,王明,何雄,孔国玲
      2017, 41(10): 123-12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23
      摘要:传统的AMT车辆传动系统建模方法多是通过搭建数学模型来实现的,但该方法工作量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mscape搭建AMT车辆传动系统物理模型的方法。为验证所搭建模型的准确性,制定了基于发动机转速协调控制的AMT换挡控制策略,基于该策略进行了换挡过程的仿真及实车试验验证,给出了换挡期间相关参数的仿真和试验结果。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imscape搭建的物理模型,结构简单,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效提高了AMT控制系统的开发效率。  
      关键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物理建模;换挡控制策略;发动机转速协调控制   
      3
      |
      20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0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朱江涛
      2017, 41(10): 128-13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24
      摘要:在摆线钢球行星传动运动学基础上,确定减速啮合副与等速啮合副的啮合点接触状态,分别建立减速啮合副与等速啮合副摩擦力矩数学模型,并对摩擦力矩进行对比分析,然后研究不同参数对减速啮合副摩擦力矩产生的影响,最后实验测试样机在不同轴向力条件下摩擦力矩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速啮合副啮合点存在宏观滑动情况,等速啮合副啮合点不存在滑动情况;减速啮合副摩擦力矩远大于等速啮合副摩擦力矩,机构摩擦力矩可由减速啮合副摩擦力矩代替;轴向预紧力和滚圆半径对摩擦力矩影响较大,载荷对机构的摩擦力矩影响较小;实验测试与理论计算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能够证明理论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摆线钢球行星传动;轴向预紧;摩擦力矩;滑动   
      4
      |
      33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8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夏田,杨世勇,王亚峰
      2017, 41(10): 133-13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25
      摘要:为了更好地研究谐波减速器柔轮疲劳失效情况的发生机理,利用Ansys nCode Design Life15.0软件,在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柔轮进行疲劳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工程实际中的疲劳破坏情况进行了对比,得知柔轮齿圈处与筒底凸缘处最易发生疲劳失效,为柔轮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谐波减速器;柔轮;疲劳分析;S-N曲线   
      3
      |
      40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7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刘晓初,陈宥丞,姜引,曹杰,陈宁波
      2017, 41(10): 136-13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26
      摘要:以汽车离合器的结构与运动理论为依据,结合某车辆的离合器结构参数,在ADAMS虚拟环境平台下建立离合器虚拟样机,对离合器工作过程的平顺性、冲击度、摩擦功等方面进行仿真分析。为离合器的虚拟样机设计、仿真、试验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离合器;虚拟样机技术;动力学仿真;Adams/view   
      4
      |
      246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7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东升,袁帅,袁智,宋秋爽,高昊
      2017, 41(10): 140-14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27
      摘要:建立力学模型对刮板链的张力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通过MATLAB软件对不同工况刮板链张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仿真;通过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刮板链、中部槽天窗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在满载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该工况的应力集中和最大位移位置,发现吊挂中部槽的耳板强度不够,将材料更换为Q690后满足强度要求;根据有限元分析及静力学分析计算结果,运用nCode软件对刮板链进行疲劳强度分析,得到寿命、损伤云图,符合有限元分析结果且均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刮板链;有限元分析;疲劳强度   
      4
      |
      8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85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开发应用

    • 王延忠,赵鹏坤,李圆,汪大鹏,贾爽
      2017, 41(10): 146-15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28
      摘要:从传统行星齿轮传动技术的基础入手,对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零件数少,功率密度高,安装条件简单,齿形配置自由,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基于相对速度法,研究分析了双内啮合齿轮传动各构件的转速关系。在匀速转动条件下,分析了双内啮合齿轮传动各构件受力情况和特点。根据双内啮合齿轮传动的特点,对行星轮的支撑结构进行了设计。基于转换机构法,对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和基本啮合效率进行了分析。搭建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效率测试平台,测试了其传动效率在91%以上,验证了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基本啮合效率非常高。  
      关键词:双内啮合;转速关系;受力分析;结构设计;传动效率;基本啮合效率   
      4
      |
      20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99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赵海鸣,李豪武,朱加云,聂帅,蔡进雄
      2017, 41(10): 152-15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29
      摘要:回差及刚度是RV(Rotate Vector)减速器重要性能指标,研发了一套高精度回差及刚度测试系统。提出了固定输出端、输入端加载,测试输入端转角的测试方式,通过输入-输出转矩对应关系及输入-输出角度对应关系换算,对RV减速器数据进行处理。提出了RV减速器刚度曲线拟合分析模型,并以RV-40E-121型号减速器为对象进行了测试,得到了该减速器的刚度曲线,根据数据分析,得到该减速器回差及刚度性能符合指标。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是合理的。  
      关键词:RV减速器;回差;刚度;测试系统;刚度曲线拟合   
      4
      |
      299
      |
      1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95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于瑞,史维琴,倪兰青
      2017, 41(10): 156-16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30
      摘要:根据汽车工业发展的意义和方向,阐述了汽车电动化的必然性和纯电动MPV(Muti-purpose Vehicle)的必要性。依据中国当前工业制造业的实际情况,选取搭载两挡变速器的MPV传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依次开展了传动系统参数匹配仿真、系统关键重要件选型、样车试制及调试和实验研究等相关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仿真匹配选取的传动系统关重件可以很好满足项目前提出的参数指标要求。  
      关键词:两挡变速器;纯电动MPV;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3
      |
      6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7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李陈,刘娟,刘红良,应富强
      2017, 41(10): 161-16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31
      摘要:针对现有设施农业栽培架单层存放深度浅,利用率不高,搬运需要大量劳动力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设施农业组培筐抓取装置。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初步确定方案可行性;基于接触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连续碰撞理论,提出了抓持过程中碰撞力的计算方法;对卡爪与物件的碰撞力进行动力学建模,通过ADAMS运动仿真,对搬运装置进行参数优化设计。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通过试验表明,该抓取装置能够实现栽培架上的组培筐搬运,同时得到优化后的运动规律。  
      关键词:设施农业;抓取;碰撞理论   
      5
      |
      33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9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王居飞,樊军庆,吴迪,李增增,王居伟,马庆芬,廖双泉
      2017, 41(10): 166-17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32
      摘要:针对人工打包橡胶块时出现的上料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橡胶打包机自动上料机。采用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首先,根据橡胶打包机上料工艺流程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然后,明确构型要求,确定该机器由推送装置、夹紧装置以及胶块翻转装置组成。其中,由曲柄滑块机构组成的夹紧装置以及由链轮链条机构和可滑移花键组成的翻转装置能够在上料过程中对胶块进行夹紧和翻转,使胶块能够被平稳地运输到指定位置。夹紧装置及翻转装置安装于一组垂直布局的推送装置上。推送装置由导轨滑块机构组成,能够使胶块向XOY平面上的任意点运动。之后,通过静力学分析方法对关键零部件的尺寸进行确定并校核。最后,确定控制方案:该上料机的执行动作由PLC、步进电机等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实现胶块上料工序的连续自动运行。该橡胶打包机自动上料机的上料效率是传统人工上料效率的2倍。该种橡胶打包机自动上料机可大幅提高橡胶打包效率。  
      关键词:橡胶打包;橡胶干燥;自动上料;步进电机;平面传动机构;PLC控制   
      13
      |
      24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91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范华显,董澎浩,董文琪,胡圣帮,蒋艺超
      2017, 41(10): 173-17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33
      摘要:针对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物流包装量逐渐增大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动封装不同尺寸规格箱子的封箱机。封箱机定位和封装功能需要不同的动力来驱动,因此设计了一种连杆滑块机构将上面两种功能联系起来,并基于封闭矢量法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到该连杆滑块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并用MATLAB对其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利用Solid Works该机构进行的三维建模,对其装配干涉进行了检查。通过对其运动特性和机械机构的分析,得到封箱机具体的设计参数。采用这种机构的封箱机可以减少机器中动力的数量,从而简化封箱机整体的结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节约能源。  
      关键词:封箱机;连杆机构;Matlab;运动分析   
      3
      |
      36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30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王维,回春,汪洋,陈韬
      2017, 41(10): 178-18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7.10.034
      摘要:针对某型号的机械式变速器,基于Romax软件建模与仿真,结合变速器实际工况,得到变速器传动效率与挡位、温度以及转矩之间的关系。同时,依据变速器结构及测试需求设计试验台,并对该变速器进行相关测试,采集了结果。在相同条件下,仿真结果与试验台的测试结果基本相符,两者相关系数为0.937 4,呈高度正相关。证明了利用Romax软件建立的变速器模型合理有效,并且能近似代替试验台测试结果,为汽车变速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机械式变速器;试验台;传动效率;Romax软件   
      4
      |
      243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328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