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6 4

      理论研究

    • 卢琦,吴鑫辉,何卫东
      2016, 40(4): 1-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01
      摘要:提供一种对中装置和一种机器人用RV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空载传动精度测试模块、加载传动精度测试模块,刚度、回差测试模块、保精度寿命测试模块和传动效率测试模块,能够较高精度测量不同系列、不同规格的机器人用RV减速器的运动精度,刚度、回差、保精度寿命和传动效率,为机器人用RV减速器的批量化设计与制造提供检验标准,保证产品在使用前有较高的合格率,同时也为提高机器人用RV减速器的性能参数提供了检验标准。  
      关键词:RV减速器;对中装置;测试系统   
      5
      |
      89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5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邹喜红,杨真亮,袁冬梅,彭吉刚,周玉军
      2016, 40(4): 4-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02
      摘要:变速器室内台架模拟试验是考核、评价和提升其性能的重要手段。以变速器为对象,提出了一种能简化变速器加速疲劳试验程序载荷谱的编制方法。利用无线遥测技术在垫江汽车试验场采集了汽车变速器的实际道路载荷谱,分挡位对实际载荷谱进行了预处理。以2挡载荷为例,应用雨流计数法得到载荷的频次分布矩阵,运用卡方检验发现载荷均值服从均值为91.77 N·m、标准差为163.27 N·m的正态分布,载荷变程服从形状参数为1.346、比例参数为305.489的双参数威布尔分布,并且均值和变程相互独立。利用二维概率分布函数,建立了8×8级二维载荷谱。应用变均值法,将二维载荷谱转化为8级一维载荷谱。依据半轴的损伤特性和低载强化特性,研究强化载荷之间的等强化准则,将强化载荷折算到最佳载荷级,减少了载荷加载频次,提高了试验效率。  
      关键词:变速器;载荷谱;低载强化;加速试验   
      3
      |
      20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44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石万凯,王旭,韩振华,刘胤
      2016, 40(4): 10-1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03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微齿轮齿面磨损机理,采用经典Archard磨损公式,结合JKR(Johnson K L,Kendall K,Roberts A D)理论与GW(Greenwood and Williamson)表面粗糙模型,首次建立了微齿轮粗糙齿面仿真模型,并提出了减轻微齿轮齿面磨损的方法。进行了考虑表面吸引力、齿面粗糙度、微凸体顶点曲率半径、材料性能等单一因素和齿面粗糙度、微凸体面密度、微凸体顶点曲率半径等多个因素对齿面磨损影响的仿真。结果表明,适当增加齿面粗糙度;增大齿面微凸体顶点曲率半径;选用描述粗糙表面的参数乘积ηβσ值较大的齿轮;增大微齿轮的弹性模量等可以提高微齿轮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微齿轮;磨损;仿真;表面吸引力   
      3
      |
      26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56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王延忠,陈燕燕,周广明,贾爽,吕庆军,张祖智
      2016, 40(4): 15-1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04
      摘要:针对重载履带车辆中传动系统载荷测试数据量过大,信息提取率不高的问题,对该数据的内在分形层次规律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该数据具备典型的分形特征并获得了某路况下履带车辆传动系统载荷数据的分形参数。在保证数据统计精度和分形特征的前提下,建立了一种新的分形插值方法,实现了对精简数据的信息延拓,通过与线性插值、样条插值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将"低频长时"数据采集与该分形延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提高载荷历程的测试效率,精确地表征高频采样数据的复杂混沌特征,并为重载履带车辆传动系统动态混沌特性的研究提供一种分析手段。  
      关键词:载荷历程;变换法;分形特征;分形延拓   
      4
      |
      8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11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李锋,林路平,戚晓利,汪敏,潘紫薇,张兴权,童靳于,冯建有
      2016, 40(4): 20-2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05
      摘要:基于ANSYS LS-DYNA建立了GIICL9型鼓形齿联轴器全齿动态有限元模型。研究发现,仿真时需要控制启动过程中的冲击;接触应力沿齿高方向分布不均匀,各齿齿面平均接触应力值也各不相同;刀具位移圆半径越小,各齿接触应力值越离散;转速不会影响稳定运转时鼓形齿齿面最大接触应力和齿根最大米塞斯应力。  
      关键词:鼓形齿;接触应力;动态仿真;刀具位移圆半径;转速   
      5
      |
      13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41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陈志亮,杨荣松,刘强
      2016, 40(4): 24-2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06
      摘要:根据弧齿锥齿轮铣齿加工的数学模型,求得弧齿锥齿轮的齿面参数,建立精确的三维模型。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弧齿锥齿轮多齿啮合状态下不同载荷时的接触应力变化规律,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弧齿锥齿轮接触应力,为该齿轮的疲劳寿命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弧齿锥齿轮;数学建模;三维模型;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4
      |
      164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3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冉小燕,张白
      2016, 40(4): 28-3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07
      摘要:在精密测量中,经常使用带旋转转台的坐标测量机。由于误差评定要求测量点必须在同一坐标系下,但测量过程中转台旋转改变了工件坐标系,因而不易进行误差评定。为此建立了一个四维坐标系到三维坐标系变换的模型,通过坐标系变换算法,利用转台坐标系作为中间坐标系,将四维坐标测量点经坐标系变换至三维转台坐标系,然后再将转台坐标系变换到工件坐标系或者机器坐标系,从而实现误差评定。实验结果表明,数学模型正确,可以满足精密测量要求。  
      关键词:坐标变换;旋转转台;四维坐标;三维坐标   
      4
      |
      7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4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秦波,刘永亮,王建国,秦岩,杨云中
      2016, 40(4): 33-3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08
      摘要:针对表征齿轮故障特征信息难提取与极限学习机输入权值与隐含层节点阈值随机选取,致使齿轮故障分类模型泛化能力弱、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最优节点能量特征的BA-ELM齿轮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齿轮振动信号经过小波包分解,再利用分解所得各节点信号与原信号的相关系数选取出最优节点并计算其能量特征;其次,利用蝙蝠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输入权值与隐含层节点阈值,建立BA-ELM的齿轮故障分类模型;最后,将所得小波包最优节点能量特征向量作为模型输入进行齿轮不同故障状态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SVM和ELM的故障分类方法相比,基于小波包最优节点能量特征的BA-ELM齿轮故障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更强的泛化能力。  
      关键词:小波包;能量熵;蝙蝠算法;支持向量机;齿轮;故障诊断   
      4
      |
      28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3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延杰,吴训成,张珏成
      2016, 40(4): 38-4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09
      摘要:为了研究齿廓偏差对斜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理论渐开线和齿廓总偏差值建立了含齿廓偏差的误差渐开线数学模型,并以一对渐开线斜齿轮为研究对象,利用UG建立了含齿廓偏差的斜齿轮副三维模型,运用ADAMS对理想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同时结合ANSYS对理想和误差模型的从动轮角速度、从动轮角加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DMAS动力学仿真与ANSYS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的结论基本吻合,即齿廓偏差的存在对斜齿轮副从动轮角速度、从动轮角加速度影响显著。  
      关键词:齿轮;齿廓偏差;误差渐开线;动力学仿真;有限元分析   
      4
      |
      17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22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钱灿荣
      2016, 40(4): 43-4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10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重载湿式离合器在使用过程的接合特性,结合分形几何理论建立重载湿式离合器接合特性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理论与试验手段获得重载湿式离合器摩擦副接触区域微凸体接触面积、分形维数及轮廓幅值尺度因素等对接合摩擦力的影响规律及湿式离合器摩擦温升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微凸体作用分形维数与实际接触面积的增加,将会使湿式离合器摩擦力增加;考虑微凸体作用分形维数与实际接触面积的增加,将会使湿式离合器摩擦力降低;对于摩擦副接触面幅值尺度因素,随着其降低,将会导致各工况下摩擦力与最大温升变化幅值上升;通过试验验证,分形理论下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定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湿式离合器;分形理论;接合特性;重载   
      3
      |
      9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1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孙振宇,冯金,杜进辅
      2016, 40(4): 48-5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11
      摘要:以三路分流恒星式减速器为研究对象,根据整个系统构成功率流动闭环的特点,建立了系统的力矩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并运用当量啮合误差理论,计算了各个恒星轮以及系统的功率分配率。从静力学角度分析了恒星传动功率分流与基本构件的支撑刚度、误差以及浮动之间的关系,并与行星传动进行比较。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以供工程应用参考。  
      关键词:恒星式减速器;变形协调;功率分流;误差;浮动   
      3
      |
      8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1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崔玲丽,翟浩,张飞斌
      2016, 40(4): 52-5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12
      摘要:为了研究裂纹影响线对轮齿振动响应的影响,应用能量法计算了轮齿的啮合刚度,引入并对比了两种裂纹影响线对啮合刚度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验证了裂纹曲线影响线对于求解啮合刚度的准确性;进而建立轮齿啮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分别采用两种裂纹影响线对轮齿振动响应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裂纹达到某一特殊值时,两种影响线下的故障检测指标都会有一个交点,这与先前已有文献的结果不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交点的存在及其正确性。  
      关键词:能量法;裂纹影响线;故障监测指标;交点   
      2
      |
      9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1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设计计算

    • 李亚美,董惠敏,张如变,郝丽格,邱俊,王德伦
      2016, 40(4): 58-6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13
      摘要:过盈连接结构受力后接触表面会产生小幅的相对滑移幅值,当其处于一定范围之间时,微动疲劳寿命缩短。针对一种设计的行星架过盈连接结构,为了评价该结构过盈连接处设计的合理性,借助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过盈配合处微动滑移幅值情况。考虑到从Workbench无法直接获得指定方向和某个加载步的滑移幅值,提出一种提取滑移矢量的方法,分析指定方向和加载步的滑移幅值。结果表明,在加载阶段,后端过盈接触区域微动滑移幅值处于临界值范围内,微动疲劳寿命较短,分析结果可为结构设计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星架;过盈连接;微动滑移;有限元分析   
      3
      |
      10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2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肖振乾,王文格,潘愈康,饶兴华
      2016, 40(4): 63-6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14
      摘要: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稳态运行时的负载转矩波动幅度较大,在高速高精度的自动化设备中,负载波动幅度影响伺服电机性能。针对其负载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优化主动件和从动件作用过程中的阻力矩,进而降低机构整体负载转矩波动幅度的优化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凸轮曲线运动规律调制处理方法及粒子群算法,通过生成新的凸轮廓线来完成优化过程。将此方法应用到某高速包装机的交接鼓轮中,完成了装置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装置负载波动幅度。  
      关键词: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曲线运动规律调制;粒子群优化算法;负载特性优化   
      3
      |
      12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2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尹光才,訾斌,陈桥,李元
      2016, 40(4): 68-7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15
      摘要:针对人体腰部的步态康复训练,设计了一种柔索气动肌肉混合驱动腰部康复机器人。通过对人体躯干在步态时运动状态的分析,确定康复机器人的基本功能要求。据此对康复机器人进行机械结构设计,使用双并联机构分别对人体腰部和下肢进行牵引驱动,并且采用柔性驱动,综合气动肌肉和柔索的驱动特点,不仅增加了康复机器人的适应性,还防止了受训人在训练过程中受到强迫性伤害。为验证机构的上述特点,使用封闭矢量环法计算了位姿逆解,并建立了速度雅可比矩阵。建立了考虑人体尺寸的康复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和气动肌肉组件动力学模型,数值仿真得出步态时柔索、气动肌肉运动学性能以及气动肌肉组件力输出变化规律曲线,验证了机构的有效性。  
      关键词:康复机器人;步态训练;柔索气动肌肉混合驱动;运动学分析   
      3
      |
      47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5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周秋雨,邢晓冬
      2016, 40(4): 74-8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16
      摘要:为了帮助下肢残疾者攀爬楼梯,设计了一种可全向移动的爬楼梯轮椅。采用支撑腿和车轮交替支撑的方式实现轮椅爬梯功能。采用Mecanum轮作为轮椅的车轮且用4个电机独立驱动以实现轮椅的全向移动。对轮椅在台阶宽度限定情况下的越障能力和运动学、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能量法和稳定裕度法分析了爬梯过程中轮椅的前后向和侧向的稳定性。又对轮椅全向移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轮椅可以安全地攀爬大多数楼梯而不会翻倒,轮椅的全向移动可以通过控制4个车轮的转速实现。轮椅的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爬梯和全向移动功能的结合。  
      关键词:全向移动;爬梯轮椅;越障能力;稳定性   
      4
      |
      63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2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宋丽娟,吉卫喜,谢健,王煜
      2016, 40(4): 81-8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17
      摘要:基于ZC1型蜗杆副的啮合理论,利用MATLAB软件对蜗杆副的齿面接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轴向模数、中心距、导程角、砂轮齿廓圆弧半径对齿面接触参数的影响都很大。而一般情况下,中心距在设计之初就已选定,故我们选择轴向模数、导程角、砂轮齿廓圆弧半径作为优化设计时的设计变量。为了提高ZC1型蜗杆副的啮合性能,以诱导法曲率和润滑角为目标函数,并结合蜗杆齿顶齿厚约束,蜗轮齿顶齿厚约束以及根切约束来建立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作为优化算法,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润滑角更大、诱导法曲率更小,可有效地提高蜗杆副的啮合性能。  
      关键词:ZC1型蜗杆副;齿面接触参数;优化设计;啮合性能   
      3
      |
      89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2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谭伟明
      2016, 40(4): 87-9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18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驱动的内联系传动链作为滚齿机的范成传动链,意在同时解决滚齿机传动系统设计中的范成和差动这两个主要问题。利用一个自由度为2的差动齿轮机构作为运动合成机构,将一个机械传动运动和一个电子传动运动相叠加,实现粗略调整和精细调整的结合。以混合驱动为基础,比较细致地进行了加工齿数为11110范围的滚齿机传动系统的设计。传动系统设计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满足滚齿机的范成运动的要求。  
      关键词:滚齿机;传动系统;内联系传动链;混合驱动   
      3
      |
      94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1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许茏
      2016, 40(4): 91-9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19
      摘要:在共轭齿廓设计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基于SOLIDWORKS软件对已知传动比和齿廓分为直线、圆弧、样条求解其共轭齿廓,并进行运动仿真,最终验证了设计的正确。研究的成果对齿廓的设计及加工有一定参考价值;设计的方法简洁准确,省去了繁琐的计算,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关键词:直线共轭齿廓;圆弧共轭齿廓;样条共轭齿廓;齿廓设计;包络仿真   
      4
      |
      8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4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李亚玮,黄晋英
      2016, 40(4): 94-9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20
      摘要:对一种八自由度机械臂的正运动学和工作空间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机械臂的结构特点,利用D-H法建立了该机械臂的连杆坐标系,得到其运动学正解;其次,利用MATLAB Robotics Toolbox建立机械臂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机械臂运动学正解的正确性;最后,根据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向量,采用蒙特卡洛法对机械臂的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得到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工作空间范围,仿真结果与机械臂的设计参数相符。  
      关键词:机械臂;正运动学;工作空间   
      3
      |
      463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5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潘宇,何云峰,谢卫佳,何志兵,李长友,黄远都
      2016, 40(4): 97-10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21
      摘要:针对汽车双十字轴万向节转向传动系统硬点布置对转向系统会产生转速波动的问题,研究了硬点的布置如何保证万向节等速传动,并以某车型的双十字轴万向节传动系统结构优化为例,利用ADAMS/view软件建立双十字轴万向节传动机构的参数化动力学模型,将结构中各个可变的变量作为设计变量,以中间轴与输入轴、输出轴的轴间角不小于155°为约束条件,以中间轴与主、从动轴的轴间角的角度差作为优化目标,并通过转向中间轴相位角的设定,可以获得最佳的双十字轴万向节转向传动系统硬点布置方案,使转向传动系统无波动。  
      关键词:转向系统;双十字轴万向节;波动;Adams/view;优化设计   
      5
      |
      32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1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小冬,胡宁,卞贤掌
      2016, 40(4): 101-10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22
      摘要:在ISS(input-to-state stability)框架下设计闭锁离合器闭锁压力观测器。考虑到了建模误差和外部扰动,引进ISS理论来调节估计器参数,保证系统稳定,其中模型的不确定性作为扰动输入,估计器的设计保证了误差系统是ISS稳定的。基于AMESim建立了自动变速器传动模型,将设计好的观测器在MATLAB/Simulink中实现并与AMESim传动模型进行联合仿真,以验证设计的闭锁离合器闭锁压力观测器的正确性,并与已有的滑模观测器进行了比较,有较好的表现。  
      关键词:闭锁离合器;压力估计;观测器;ISS   
      3
      |
      4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27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王春燕,冀斌,付健巍
      2016, 40(4): 106-10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23
      摘要:将GB/T12759-1991型双圆弧齿轮作为分析对象,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考虑圆弧齿轮传动中许用应力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以圆弧齿轮传动中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的模糊可靠度以及齿轮的模数、齿数、螺旋角、纵向重合度等为约束条件,以一对圆弧齿轮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双圆弧齿轮传动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给出实际算例,结果表明,用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进行圆弧齿轮设计具有更好的合理性。  
      关键词:Matlab;双圆弧齿轮传动;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   
      3
      |
      238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5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试验分析

    • 何国旗,邓澍杰,何瑛,严宏志,孙能,王其雷
      2016, 40(4): 110-11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24
      摘要:建立不同凹坑形貌面齿轮三维实体模型及凹坑形貌面齿轮传动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多体动力学的接触碰撞算法,分析了在一定工况下,不同凹坑形貌面齿轮传动啮合力及输出转速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圆形凹坑对传动系统啮合力的影响最小,传动误差值最低,故其传动平稳性最优,且实验结论与仿真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同时为今后进行微形貌面齿轮乏油润滑建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凹坑形貌;动力学仿真;啮合力;输出转速   
      4
      |
      164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3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卿馨,侯力,马登秋,王虹
      2016, 40(4): 117-12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25
      摘要:基于UG建立了不同齿宽的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副的三维模型;借助ADAMS对齿轮副进行运动学、动力学比较分析,得出轮齿转速、啮合力在不同齿宽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圆弧齿线圆柱齿轮进行运动学分析,验证了该齿轮传动的平稳性,且当1.3r0<b<1.9r0时,轮齿转速的误差最小;通过对圆弧齿线圆柱齿轮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当1.2r0<b<1.8r0时,齿轮副传动平稳性最好,承载能力最强,性能最优。该分析方法为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在高速重载工作条件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副;三维模型;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   
      5
      |
      212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3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崔秀燕,陈扬枝
      2016, 40(4): 122-12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26
      摘要:研究一种半直驱式小型风力发电机的线齿轮增速器的振动模态。基于Pro/E建立线齿轮传动系统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ANSYS将实体导入其工作界面,建立线齿轮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小型风机线齿轮传动系统的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线齿轮装配体的固有频率以及振型。以分析得到的数据为参考,在小型风机线齿轮传动机构优化设计中,选择外加激励频率时避开齿轮固有频率,避免产生共振,可提高风机运转的可靠性。  
      关键词:线齿轮;小型风力发电机;ANSYS;模态分析   
      4
      |
      23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19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荆双喜,杨鑫,冷军发,王志阳
      2016, 40(4): 125-12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27
      摘要:针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调制特点和其需要依靠经验来选择共振高频带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经验模态分解(EMD)与谱峭度法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EMD将滚动轴承故障信号分解为若干固有模态函数(IMF);然后通过互信息、峭度、互相关性剔除虚假IMF分量,重构故障信号;最后利用谱峭度设计最优带通滤波器,并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包络解调分析,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滚动轴承故障实验信号分析结果表明,改进EMD与谱峭度方法能有效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且比传统包络分析方法更具优势。  
      关键词:经验模态分解;谱峭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3
      |
      282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32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林近山
      2016, 40(4): 129-13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28
      摘要:齿轮箱是复杂的动力学系统,其动力学演化过程难以刻画。本文在分析齿轮箱振动信号增量序列标度转折特性的基础上,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式推导了标度区间起止点坐标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状态监测方法。将该方法用于监测实际齿轮箱的运行过程,并与常用的时域统计参数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标度分析;增量序列;齿轮箱;状态监测   
      4
      |
      5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47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方军,陶红艳,余成波
      2016, 40(4): 133-13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29
      摘要:盘式涡流永磁调速器是一种新型调速装置,安装在电机和负载之间,通过调节导体转子与磁钢转子之间间隙大小,改变磁通密度,进而调节转矩进行调速。对其电磁场进行分析并建立转矩表达式,通过分析得到结构尺寸、关键零件材料属性、转差3个方面影响传动特性的因素。并运用Ansoft软件中的Maxwell 3D部分建立仿真模型,单独改变每一因素进行三维静态、瞬态仿真,得到气隙磁感应强度分布图及各因素对传动转矩和磁能利用情况的影响曲线,分析变化原因得出结论,为该类永磁调速器结构尺寸优化、材料选择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永磁调速器;转矩特性;磁能利用率;有限元分析   
      6
      |
      176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3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卢黎明,曾国文
      2016, 40(4): 139-14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30
      摘要:以滚滑轴承滑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轴承滑块与内、外圈及滚动体的传热模型,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的结构热-应力耦合作用进行了轴承滑块与内、外圈滚道接触面的温度场分析,得出了滚滑轴承在不同转速和不同径向载荷工况下滑块的温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轴承滑块与内、外套圈滚道的接触面温度随着转速及载荷的增大而升高,滑块与内、外套圈滚道接触面的各点温度相差很大;初步试验验证了滚滑轴承滑块的有限元温度分析的可行性。  
      关键词:滚滑轴承;滑块;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4
      |
      211
      |
      1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5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毛君,田松,陈洪月
      2016, 40(4): 143-14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31
      摘要:根据对滚筒的受力分析,推导出滚筒在截割过程中所受三向力方程组,结合MATLAB编程,计算得到斜切工况下前后滚筒载荷随滚筒旋转角度变化曲线;以采煤机整机为研究对象,列出整机受力方程组,建立了数学计算模型;基于MATLAB编程,结合斜切工况下前后滚筒载荷变化曲线获得了在斜切工况下前后滑靴载荷变化曲线,由滑靴与销排的接触关系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得到斜切工况下作用在销排载荷曲线,并通过ANSYS Workbench仿真分析,获得了刮板输送机销排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为今后刮板输送机销排的设计及损坏原因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刮板输送机;销排;斜切工况;载荷分析;ANSYS Workbench   
      4
      |
      20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4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刘新猛,张立勇,王长路,杨会波
      2016, 40(4): 148-15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32
      摘要:精密伺服减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回差小、刚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机床、医疗、军工和包装印刷等行业。但精密伺服减速器的齿轮模数较小、转速范围宽、承受变载荷,易发生疲劳破坏。针对精密伺服减速器的特点,利用动力学和有限元联合仿真的方法,得到行星传动系统齿轮动态啮合力和系统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作为系统薄弱环节的太阳轮能很好的满足设计使用要求。采用动力学和有限元联合仿真方法利用系统动态啮合力来分析精密伺服减速器的疲劳寿命,更加符合减速器的实际工况,能够为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精密伺服减速器;动力学仿真;疲劳寿命   
      4
      |
      154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59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宋骏,褚超美,汤海川,陈洁婧
      2016, 40(4): 152-15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33
      摘要:AMT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中,采用电机与变速器输出轴耦合后置双轴式结构,在换挡期间提供动力补充,既发挥了其传递效率高、转矩容量大的优点,又能发挥如同无级变速器动力连续输出的长处来提高整车动力性能。通过对换挡过程中电机助力力矩的求解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的整车电辅助控制策略中实现,在Avl-Cruise中建立整车仿真模型进行联合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在换挡过程中加速度没有明显下降,同时速度维持了上升趋势,可以改善整车的动力性。  
      关键词:AMT混合动力;动力性;整车控制策略;联合仿真   
      4
      |
      10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2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开发应用

    • 颜天晓,张瑞亮,王铁,史若男,刘亚琼,姜雄飞
      2016, 40(4): 157-16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34
      摘要:对汽车变速器而言,其振动噪声的主要来源是传动齿轮的啮合冲击,而齿轮修形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汽车变速器齿轮的啮合冲击,为探究不同修形参数对齿轮振动噪声的影响,进行了修形齿轮动态特性对比试验研究,从而得出适合的修形参数。试验研究结果为确定齿轮修形参数提供了基础数据参考。  
      关键词:齿轮;修形;振动;噪声   
      4
      |
      15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49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安文迪,张晓旭,王鑫,姬秀滨
      2016, 40(4): 162-16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35
      摘要:基于相位调谐理论的研究重点,设计并制造了两组具有不同啮合相位特征的30 k W单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在相同的工况下采集两组系统的振动和噪声信号,并将得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分析,从而对"基于相位调谐的行星齿轮系统振动抑制技术"的减振降噪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相位调谐理论可以有效地减小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中轮齿啮合产生的振动及噪声。  
      关键词:行星齿轮;振动抑制;对比试验;相位调谐   
      3
      |
      14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2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游静,邹俊伟,黄俊琼
      2016, 40(4): 165-16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36
      摘要:针对行星封闭差动传动技术结构形式的风电增速箱普遍存在箱体之间销孔连接、行星轮轴承、行星轮系3个装配工艺难点问题,对箱体之间传扭销装配技术要求、行星轮轴承、行星轮系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工艺解决方案,最后验证工艺方案。  
      关键词:风电增速箱;装配工艺;传扭销;行星轮轴承   
      6
      |
      15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55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王鑫,张晓旭,赵松涛
      2016, 40(4): 168-17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37
      摘要:基于统计能量分析(SEA)原理,以某船用齿轮箱为例建立了SEA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统计能量法的3个重要参数以及齿轮箱的轴承动载荷激励。由于齿轮修形可以有效降低齿轮啮合冲击产生的高频振动,为定量得到减振降噪效果,运用统计能量法分别对齿轮采用未修形和修形两种情况下,齿轮箱各子系统的振动速度以及距离齿轮箱外部一定距离的声压级进行了仿真预测。研究表明,统计能量法可为齿轮箱高频声学性能分析提供有效手段。  
      关键词:齿轮箱;统计能量法;声学性能;预测   
      5
      |
      12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31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磊,赵娟,张斌,李洪彪,单红波,葛铠,杨波,李兆川,张洪涛
      2016, 40(4): 172-17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4.038
      摘要:轮边变速器是多轴超重型混合动力试验平台的关键部件,由于应用场合的特殊性,一方面要求轮边变速器能够满足整车的动力性要求,同时又要满足轻质和高可靠性要求。因此,在轮边变速器的方案设计中,以轻量化为目标,以可靠性为约束条件,提出轮边变速器齿轮的优化设计方案。经高速试验、全载疲劳试验和过载疲劳试验验证,轮边变速器的性能与可靠性满足多轴超重型混合动力试验平台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轮边变速器;可靠性优化;疲劳试验   
      4
      |
      9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5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