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编辑荐读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下载中心
写作指南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期刊进展
企业动态
展会信息
通知公告
视频中心
理事会
会员名录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邀请函
会员风采
年会掠影
广告政策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期刊订阅
最新刊期
2016
年
第
3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啮合误差及相位角对复合轮系均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周璐,巫世晶,李景,王晓笋,朱伟林
2016, 40(3): 1-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01
摘要:以复合行星轮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含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和传递误差的复合行星传动系统平移-扭转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安装误差和偏心误差及其相位角对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构件的安装误差和偏心误差对各行星轮产生均等的周期性影响;行星轮的安装误差会导致行星轮出现持续偏载,但是其偏心误差会使均载系数出现周期性变化;当行星轮的安装误差相位角朝同等方向以及分布在相啮合的行星轮对上时,均载系数较小;偏心误差分布在齿数相差较大的齿轮上时,系统均载性能较好;行星轮误差对称分布能有效降低误差对均载系数的影响。
关键词:复合行星轮系;均载特性;安装误差;偏心误差;误差相位角
4
|
184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10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ADAMS的主减速器齿轮压力角优化研究
祝蕴龙,徐劲力,韩少军,卢雷,刘川
2016, 40(3): 7-1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02
摘要:针对某微车高速空挡滑行工况下主减速器振动异响大的问题,以主减速器准双曲面齿轮压力角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齿轮系统扭转振动动力学模型,改变UG模型中轮齿两侧压力角,导入到ADAMS后对比分析该工况下不同压力角时齿轮系统的动态特性,得出被动轮轮齿凸面压力角减小1°、同时凹面压力角增大1°时可改善主减速器齿轮系统啮合振动性能。最后采用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可应用于主减速器齿轮的设计和制造。
关键词:主减速器;准双曲面齿轮;压力角;振动分析
3
|
32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94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一种旋转机械的混沌运动及其控制
崔清雨,谢进,魏巍,易仲庆
2016, 40(3): 12-1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03
摘要:对地面夯实机构简化为机座安装在弹性支撑上的偏心转子的混沌运动和混沌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偏心质量的等效转子转动角速度的增加,系统经历了由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再由混沌到周期的运动状态演变过程。为控制系统的混沌运动,提出了基于混沌边缘确定控制器的设计参数的方法。方法的核心是将控制器的设计参数作为系统的参数,确定出系统的混沌边缘,由系统的混沌边缘直接确定出控制器的设计参数。以比例—微分控制器和相位控制器的设计说明了提出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有效性。
关键词:旋转机械;混沌;倍周期分岔;混沌边缘;混沌控制
4
|
175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8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含4R回路并联机构奇异位置分析
朱伟,耿林,许兆棠,戴志明
2016, 40(3): 17-2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04
摘要:并联机构引进等效4R回路,能有效地改善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同时也会导致奇异位置的改变。运用螺旋理论分析4R机构的奇异位置;在3-PRS并联机构中引进4R回路构成新型3-P(4R)RS并联机构,建立机构力雅可比矩阵,采用Jacobian代数法得到机构可能存在的驱动奇异、平台奇异和支链奇异位置。在此基础上探讨杆长关系对机构奇异位置的影响,并通过Pro/E建立3-P(4R)RS并联机构三维模型,完成其运动仿真,其结果验证了引进4R回路可有效避免机构部分奇异位置的结论。
关键词:3-P(4R)RS并联机构;力雅可比;Jacobian代数法;奇异位置
4
|
10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6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一种新型3T2R冗余驱动混联机构的位置逆解和工作空间分析
王书森,梅瑛,李瑞琴
2016, 40(3): 23-2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05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3T2R冗余驱动混联机构。首先,运用螺旋理论分析了该机构实现3T2R运动原理,计算出该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输入选取与论证;然后,利用解析矢量法建立机构位置逆解方程;随后,基于位置逆解,结合机构的约束条件,运用数值搜索法对其工作空间进行研究,分析机构的性能优越性;最后,应用MATLAB对逆解方程进行求解并利用ADAMS对求解结果进行仿真验证,验证了逆解模型的正确性及机构的可实现性。
关键词:冗余驱动;混联机构;旋量理论;位置逆解;工作空间
4
|
20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7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单开链单元的3T2R混联机器人构型综合
盛卫锋,陈海,秦友蕾,曹毅
2016, 40(3): 28-3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06
摘要:通过分析少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机构和并联机器人机构的构型特点,基于运动螺旋线性无关的原理,以单开链少自由度串联机构为单元,提出了一种系统有效的混联机构构型综合的新方法和单并联、多并联混联机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首先根据螺旋理论构造单开链3T2R五自由度串联机构,其次将并联机构视为一个复合运动单元构型到串联机构中,替代串联机构中运动基相同且连续的运动单元,从而获得3T2R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构型。最后通过运动螺旋的线性组合生成其他混联机构。
关键词:单开链;螺旋理论;串联机构;混联机器人机构
3
|
14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9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摆线钢球行星传动耦合扭转刚度研究
安子军,杨荣刚,徐贺伟
2016, 40(3): 35-3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07
摘要:针对摆线钢球行星传动利用钢球系进行受力分析及对加和项的不精确求解给弹性转角求解带来的误差,提出利用啮合副刚度系数及Matlab数值分析软件精确求解弹性转角,并阐释动态转角的变化规律。建立受力分析模型及数学模型,求得弹性转角参数表达式,提出扭转刚度这一概念,通过扭转刚度反应动态转角变化本质,在一周期内对扭转刚度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分析不同参数对扭转刚度的影响,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短幅系数、滚圆半径、钢球数及钢球半径值增加,扭转刚度系数及其变化幅值均变大,其中钢球数对旋转刚度系数影响最大。
关键词:摆线钢球行星传动;弹性转角;扭转刚度系数;MATLAB
3
|
95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7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机器人运动轨迹跟踪控制
刘一扬,刘明明
2016, 40(3): 39-4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08
摘要:通过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准确跟踪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路径规划和自主定位的准确性。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轨迹受到小扰动分段线性误差的影响,机器人系统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系统,传统的遗传算法进行运动轨迹跟踪控制在边界层出现稳态跟踪误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机器人运动轨迹跟踪控制算法。模拟构建所研究的机器人的运动环境模型,把机器人运动轨迹的空间坐标抽象为遗传种群的虚拟世界,得到机器人运动空间的网格结构模型。通过遗传进化的方式寻找目标点并进行移动,为了使得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控制满足遗传算法的匹配条件和参数摄动带来的误差,在机器人运动轨迹滑膜面设计一个跟踪误差的积分项,实现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机器人运动轨迹控制,能以较快的收敛速度找到最优路径,机器人跟踪控制性能精确度和收敛性较好,性能优越。
关键词:机器人;遗传算法;控制
7
|
423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0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设计计算
插电式并联混合动力汽车遗传模糊控制策略优化设计
程飞,赵韩,尹安东
2016, 40(3): 43-4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09
摘要:以提高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为目标,设计了能够实现需求转矩在发动机和驱动电机之间合理分配的模糊控制策略,并详细介绍了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规则的方法。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糊控制策略较优化前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并使发动机工作点较好地集中在高效区域。研究内容可为操作者和专家制定模糊控制规则提供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遗传算法;模糊控制策略;多目标优化;燃油经济性
2
|
28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6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UG和ADAMS的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建模与动力学仿真
张玉峰,武宝林
2016, 40(3): 49-5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10
摘要:基于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面方程,运用UG三维建模软件,实现了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三维参数化建模和主从动齿轮的虚拟装配。将已得到的齿轮数据转换成parasolid格式,导入到ADAMS中,对其动态啮合过程中的主、从动齿轮的角速度和啮合力变化规律作了分析。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参数化建模的合理性,为改进和优化该种齿轮传动的设计、几何及强度计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参数化;Adams;动力学
4
|
35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71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两齿差外啮合双联行星齿轮传动的结构优化分析
刘畅,周哲波,叶友东,赵启刚,李晓琴
2016, 40(3): 53-5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11
摘要:基于对两齿差外啮合双联行星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失效形式的分析与研究,针对现有结构形式,提出了一种新的两齿差外啮合双联行星齿轮传动结构和啮合参数优化方法,基本满足滑动系数相等的要求,能有效地提高相啮合齿轮间的啮合性能与寿命。
关键词:两齿差外啮合双联行星传动;优化方法;滑动系数
4
|
68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87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纸花盆多孔自动打孔机机构设计
李锐锋,姚立纲,何家莹,纪文套
2016, 40(3): 56-6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12
摘要:针对纸花盆打孔机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打孔精度低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款多孔自动打孔机构。然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分析软件对此机械机构进行了分析优化;设计了能够很好地满足运动性能的凸轮轮廓,为以后研究和实体制作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纸花盆打孔;优化;凸轮轮廓;凸轮机构运动规律
4
|
16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7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轮箱多目标优化设计
周立彬,安相华,陈焕国
2016, 40(3): 62-6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13
摘要:以提高承载能力、满足等强度设计、并减小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二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对二级斜齿圆柱齿轮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parteto最优解,结果显示其强度和平稳可靠性有所提高,且能够满足等强度设计的要求,同时使中心距有一定的减小。
关键词:减速器;多目标;优化设计;遗传算法
6
|
199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74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少齿差星轮传动多目标优化及其强度仿真分析
夏建芳,周帅华,陈思雨
2016, 40(3): 66-7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14
摘要:少齿差星轮传动存在弹性啮合效应,其真实承载能力数倍于按传统齿轮设计理论所得的计算值。作者基于多齿弹性接触效应,以星轮核心单元啮合效率最大、体积最小以及内外齿轮等强度为优化目标,以齿轮基本参数为设计变量,建立了少齿差星轮传动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内外齿轮强度接近,啮合效率99.65%,结构体积下降29.3%。运用ANSYS Workbench对少齿差星轮进行静力学仿真,验证了多齿弹性接触效应载荷分配系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得到轮齿的最大应力位置与理论计算一致、应力值误差均小于6%,满足工程精度要求,验证了多齿弹性啮合齿轮设计理论的正确性以及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关键词:少齿差;弹性啮合效应;多目标优化;静力学仿真
3
|
12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0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传动误差反馈的齿形设计方法
张黎明,汪中厚
2016, 40(3): 71-7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15
摘要:基于渐开线斜齿轮系统动力学、几何性质,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斜齿轮传动误差分析,提出了根据齿轮副传动误差反馈调整齿廓修形的修形曲线和修形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齿轮副的传动误差,为降低齿轮系统的振动、噪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斜齿轮;传动误差;齿廓修形;有限元
4
|
10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6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直齿轮承载接触分析与强度计算
王运知
2016, 40(3): 74-7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16
摘要:利用轮齿接触分析(TCA)和轮齿承载接触分析(LTCA)对直齿轮副进行了啮合仿真。在此基础上,结合弹性理论,计算了各啮合点上的接触应力。利用有限元应力影响矩阵法分析了齿根应力分布变化过程。根据LTCA的计算结果,提出了一种齿轮寿命近似计算方法,估算了直齿轮副的寿命。最后,基于MATLAB语言开发了直齿轮齿面啮合分析与修形设计软件。
关键词:直齿轮;TCA;LTCA;接触应力;弯曲应力
4
|
301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0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变速原动件的四杆机构轨迹和速度双目标优化综合
贺兵,吴吉平,符浩,胡威林
2016, 40(3): 78-8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17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速原动件的轨迹-速度双目标设计要求下优化综合连杆连续轨迹生成机构的方法。首先在设定曲柄匀速转动前提下,以位置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优化计算出符合轨迹设计要求的平面连杆机构尺寸,然后以原动件的角速度作为变量,以机构执行末端速度值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优化计算出原动件的运动规律。
关键词:变速原动件;再现轨迹机构;速度;双目标优化
4
|
8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8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行星轮式爬楼轮椅的传动方案及运动仿真
范星光,李屹,贾亮
2016, 40(3): 82-8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18
摘要:爬楼轮椅按照原理划分为几种,包括履带式,行星轮式和腿足式等。主要分析了行星轮式爬楼轮椅的运动过程,指出了当前爬楼轮椅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种采用同心轴达到不同驱动方式的传动方案,可以使轮椅更稳定地实现爬楼运动。使用CATIA软件进行了结构的设计以及运动仿真模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传动;爬楼轮椅;行星轮式;同心轴
7
|
552
|
1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7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TRIZ理论的套筒联轴器改进设计
李正峰,杜春宽,王新琴
2016, 40(3): 85-8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19
摘要:针对套筒联轴器拆卸时被连接轴需作轴向移动,维修不便的问题,运用TRIZ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套筒联轴器存在的技术矛盾,构建了矛盾矩阵表,在表中给出的发明原理中,选用分割原理、局部质量原理和预先作用原理对套筒联轴器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强度计算给出了合理的设计参数,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改进后的套筒联轴器具有定位准确、连接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套筒联轴器;改进设计;TRIZ理论;强度计算;有限元分析
3
|
163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8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试验分析
柔性支承下风力机行星齿轮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姜改革,殷玉枫,司世雄,高崇仁
2016, 40(3): 88-9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20
摘要:由于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安装在柔性支承的塔架上,在复杂的工况下风力发电机塔架将产生弯曲摆动,严重影响着风力机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考虑了风力机塔架的摆动与行星轮传动扭转振动的耦合效应,利用集中参数法建立柔性支承下的风力机行星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用Matlab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对国内1.5 MW主流风力机行星齿轮系统进行实例分析,得到了16 s时序随机风载下的行星齿轮系统各部件的位移历程。结果表明:在风力机运行中塔架产生剧烈振动,风力机塔架的振动加剧了风力机行星齿轮系统各部件的振动,在风力机行星齿轮设计时必须考虑塔架的柔性特性对风力机的影响。
关键词:柔性支承;风力机;行星齿轮系统;动态特性
4
|
14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72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AMT离合器压盘轴向温升特性仿真与试验
龙美元,张志刚,石晓辉,宣成,叶斌,袁立华
2016, 40(3): 93-9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21
摘要:研究了离合器压盘在不同工况下滑摩时压盘不同厚度的温升特性。首先根据AMT离合器压盘的结构参数,建立了离合器压盘的三维模型;然后分析了其温升变化的影响因素,由压盘的工作环境,确定了压盘的所有热边界条件;最后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离合器压盘进行了有限元热分析,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对压盘轴向不同厚度上温度的变化,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压盘不同厚度的温升曲线。研究结果可为AMT离合器的结构优化以及离合器使用控制策略提供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压盘;温度;有限元;温升特性;仿真
4
|
10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89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汽车变速器壳体动态特性分析研究
孟凡龙,马维金,张纪平,罗朝阳,杨伟,张彦龙
2016, 40(3): 98-10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22
摘要:为了解某型号汽车变速器壳体结构动态特性问题,以该型号汽车变速器壳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与试验模态分析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变速器壳体展开结构模态仿真分析与试验模态分析,提取了该变速器壳体动态参数,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前6阶模态振型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相似程度,与之对应模态频率相对误差均在8%以内,有效地验证了壳体模态仿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同时,有效地反映了汽车变速器壳体结构动态特性,为进一步汽车变速器壳体结构动态优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变速器壳体;有限元分析;试验模态;动态特性
3
|
300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91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仿生踝关节辅助康复装置的运动建模分析
王良文,李群涛,王新杰,穆小奇,谢贵重,杜文辽
2016, 40(3): 102-10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23
摘要:为实现踝关节辅助康复,开发了一种基于球销副的仿生踝关节辅助康复装置,该装置具有两个自由度,但能近似实现踝关节的三维运动。在介绍仿生踝关节辅助康复装置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运动建模分析。针对结构采用的多种运动驱动模式,对刚柔组合驱动与刚性驱动模式分别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了相关计算公式,并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计算。研究过程为多运动模式的机构分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踝关节;仿生;辅助康复装置;运动建模
4
|
18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8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考虑行星架柔性时行星轮传动系统均载特性分析
许洪斌,徐涛金,黄永平
2016, 40(3): 107-11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24
摘要:介绍了SIMPACK中柔性体文件生成流程以及齿轮切片处理原理及相关用途;以某7MW风电齿轮箱为例,在SIMPACK软件中建立其一级行星轮系多体动力学模型;建模过程中将行星架考虑为柔性体,并对齿轮作切片处理,分析行星轮系统在额定输入功率、额定转速工况下行星架变形,以及由于行星架变形造成的齿轮不均载特性。研究发现,当使用精确的行星架三维模型,并考虑行星架柔性时,受齿轮啮合力变化以及齿轮变形的影响,不同行星轮销轴两端行星架变形量不同,总体上输入端扭转变形量大于输出端;并对比行星架变形和齿轮均载系数,发现行星架扭转变形主要影响齿轮齿向不均载系数,对齿间载荷分布影响很小。研究结果可为行星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Simpack;均载;行星传动;柔性行星架
3
|
259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99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蜗轮蜗杆齿轮组合机构的传动精度分析
杨凯,胡小秋,赵磊,秦立雨
2016, 40(3): 112-11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25
摘要:以MCH50加工中心回转工作台为对象,考虑加工误差、偏心误差、相位角、负载与变形等因素建立了组合机构的传动精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综合传动误差与实验所测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级组合机构中传动比以及齿轮传动中心距等对传动精度的影响。
关键词:齿轮;蜗轮蜗杆;传动精度
4
|
38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00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虚拟仪器的内平动齿轮减速器振动测试与分析
陈晓
2016, 40(3): 115-12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26
摘要:针对内平动齿轮减速器的振动测试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内平动齿轮减速器振动测试与分析系统,通过测试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测试结果表明:各测点处的振动幅值与转速成正比;在同等转速不同负载情况下,最大振幅基本不变,但均方值有明显的增加;各工况下的振动信号均是以输入轴齿轮与分流齿轮的啮合频率的各倍频为主振频率、以工频的3倍频为间隔;减速器在X轴和Y轴方向的振动规律大致相同,不同点产生的原因是X、Y方向上的结构分布不同。
关键词:内平动齿轮减速器;虚拟仪器;LabVIEW;振动测试;信号处理
4
|
8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06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车载雷达阵面举升装置的位置误差分析
康伟,包汉伟,姜晓帅,孙启鹏,李刚炎
2016, 40(3): 121-12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27
摘要:以车载雷达阵面举升装置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际,采用理论推导与仿真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阵面举升装置的位置误差的分析方法;分析了阵面举升装置产生位置误差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计算,求得阵面举升装置的位置误差,并分析了主要参数对位置误差的影响,为阵面举升装置的位置精度的设计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阵面举升装置;矩阵法;位置误差
4
|
10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0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ANSYS的机车铸铝齿轮箱体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赵军华,李敏
2016, 40(3): 124-12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28
摘要:在设计阶段建立了齿轮箱体三维模型,并基于ANSYS软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重点分析了机车正常运行情况下的8种工况;并运用Goodman曲线得出,箱体上各个节点的应力都在Goodman曲线范围以内,表明齿轮箱体满足结构强度要求,验证了箱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铸铝箱体;有限元分析;Goodman曲线
4
|
21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76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某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的共振特性分析
郜雪鹏
2016, 40(3): 127-13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29
摘要: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某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的简化分析模型,并根据模型推导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采用轴单元分析法对系统的固有模态进行分析,先后计算了系统中单根转子的固有模态和系统的耦合模态,通过对两种模态进行对比,发现耦合传动系统除了单轴模态和以某一单轴模态为主的弯扭耦合模态外,还派生出新的对齿轮耦合作用非常敏感的弯扭耦合模态。应用Campbell图分析了不同工作转速下转子的固有频率,为系统共振分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传动系统;轴单元法;Compbell图;弯扭耦合
3
|
16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7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单十字轴万向节十字轴的运动分析及仿真
范景峰,李大磊
2016, 40(3): 131-13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30
摘要:对单十字轴万向节的十字轴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运用数学向量方法求得十字轴万向节的传递运动规律,以及十字轴平面法线运动轨迹方程;运用Solid Works Motion软件来仿真单十字轴万向节中十字轴平面法线的运动轨迹,对比仿真所得的波动图与理论计算所得的方程,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单十字轴万向节的运动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在空间上,为单十字轴万向节转向系的空间布置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单十字轴万向节;数学向量;运动分析;SolidWorks Motion
4
|
43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8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
张小冬,胡宁,卞贤掌
2016, 40(3): 134-13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31
摘要:针对自动变速器液压,机械故障难以诊断的问题,提出基于故障逻辑分析仿真的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方法,建立故障逻辑分析模型分析故障与故障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基于AMESim进行故障仿真分析,提供故障样本,以支持向量机对故障进行识别。这种方法为开发智能诊断系统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自动变速器;故障分析;故障诊断;支持向量机
8
|
15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9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开发应用
剃齿刀的通用性验算
高敏,张静华
2016, 40(3): 138-14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32
摘要:简单介绍了剃齿刀的切削原理、设计原理及结构参数的选定,并以实际加工中比较常见的万能剃齿机YWA4232为例,详细叙述了径向剃齿刀BE-14-821的通用性验算的步骤及公式,解决了对现有的剃齿刀是否通用进行验算的问题,从而缩短了齿轮制造周期、降低了新购置刀具所带来的成本消耗。
关键词:剃齿刀;通用性;螺旋角;压力角
3
|
49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02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某舰载/车载转台结构设计
闫秀峰,周晓伟,张丞皓
2016, 40(3): 142-14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33
摘要:对某舰载/车载项目的转台进行结构设计,通过对转台设计要求的描述,详细介绍了转台的结构型式及特点。同时,结合转台的实际工作环境,对转台进行了随机振动、冲击两种工况的有限元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表明该转台的结构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结构设计;转台;冲击;随机振动;有限元分析
4
|
164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9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斜齿轮防滑差速器齿轮的参数化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张学文,褚亚旭,肖辉
2016, 40(3): 146-14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34
摘要:利用CATIA软件建立斜齿轮防滑差速器齿轮的参数化几何模型,该模型能根据输入的参数进行快速的修改,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将建立好的齿轮几何模型简化后,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其进行啮合接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远小于材料许用接触应力,因此齿轮不会出现接触疲劳破坏,最大弯曲应力在齿轮根部位置,与实际情况相符,并且小于许用值,设计满足要求。
关键词:斜齿轮;差速器;参数化;有限元
3
|
18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0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HS运动规律在超高速烟草包装机凸轮设计中的应用
任子文,葛正浩,王刚
2016, 40(3): 150-15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35
摘要:使用常规凸轮运动规律设计的凸轮在高速运动或者从动件刚度较差的情况下,从动件容易产生余振响应。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采用了HS的设计方法,即以理想的运动要求为目标函数来优化运动输出函数,通过凸轮机构的固有频率和凸轮运转的角频率确定谐波相数,进而求解有限项谐波叠加通式中的相的系数,从而得到运动方程。以YB49折叠转塔内的弧面分度凸轮为例进行了设计。设计结果与原FC800运动特性相比,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值均有下降;与FOCKE701折叠转塔凸轮相比,在静止段的谐波数保持一致。因此,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推广至其他高速凸轮的设计。
关键词:HS运动规律;谐综合;超高速包装机;弧面分度凸轮
3
|
7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92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节能皮带轮减速器的研发与分析
樊世耀,任晓明
2016, 40(3): 153-15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36
摘要:为了解决现有游梁式抽油机使用的减速器、皮带传动机构难以满足长冲程、低冲次,以及配套小功率电动机节能要求的矛盾,并能从零起动和对负荷进行实时检测记录的需求,研发了一种用于油田游梁式抽油机使用的节能皮带轮减速器。
关键词:皮带传动;减速器;抽油机;研发
4
|
8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28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热连轧带钢卷取传动过程中扇形板产生龟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赵盛琨,李勇
2016, 40(3): 156-15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6.03.037
摘要:为探究热轧扇形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龟裂纹的原因,结合现场扇形板的使用工况,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热力耦合模型对其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卷取过程中扇形板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不均匀性以及局部区域反复的应力集中和热疲劳是造成扇形板龟裂纹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防治龟裂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扇形板;耦合;温度场;应力场
3
|
59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2305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