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5 6

      理论研究

    • 周云山,王歆誉,张军,蔡源春
      2015, 39(6): 1-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33
      摘要: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Metal V-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通过摩擦传动,带轮与金属带之间始终存在滑移,该特性区别于有级式变速器。为了研究CVT传动系统在瞬态激励下的扭振响应,根据某型号CVT主、从动带轮与金属带之间摩擦系数的实验数据,建立该传动系统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试验,将该模型在低速比下的扭振响应与有级式变速器在瞬态激励下的扭振响应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由于滑移率的存在,瞬态激励下CVT传动系统不会发生典型的shuffle现象,而是表现出高频低幅的振动特性,没有与车身发生共振。  
      关键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滑移率;传动系统;扭振   
      5
      |
      146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16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唐进元,杨晓宇
      2015, 39(6): 5-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04
      摘要:研究采用插铣加工工艺的面齿轮加工方法,根据面齿轮插齿加工原理及齿轮啮合原理,提出多线包络加工面齿轮齿面的插铣制造方法。基于插铣刀对插齿刀虚拟仿形概念,详细推导插齿刀齿面方程、仿形曲面方程及刀具与面齿轮动坐标系的转动关系,给出插铣刀仿形插齿刀轮廓线的数学公式和基于插铣刀与机床结构的面齿轮创成方程。按数控制造技术得到基于面齿轮创成方程的数控代码,使用VERICUT软件对面齿轮加工的数控代码进行加工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齿面的对比表明论文提出的方法面齿轮插铣加工方法正确可行性。提出的面齿轮数控插铣加工方法是一种新的面齿轮粗加工方法,对面齿轮的制造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插铣;面齿轮;刀具轨迹规划;数控   
      4
      |
      28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2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陆凤霞,龙雨诗
      2015, 39(6): 9-1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09
      摘要:航空传动中,滚动轴承因摩擦因数低、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获得广泛应用,且基于热弹流的点接触滚动轴承数值分析,对重载及润滑状况严苛的航空传动零部件寿命及承载接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分别建立了点接触等温弹流润滑数学模型及点接触热弹流润滑数学模型,采用复合直接迭代法求解。借助Fortran、Origin及Matlab等软件,分别获得等温弹流及热弹流情况下的油膜压力、厚度及温度,讨论了载荷参数、材料参数、速度参数、椭圆度参数对点接触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为航空重载传动系统的研制及分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点接触;热弹流润滑;复合直接迭代法;压力分布;油膜厚度   
      4
      |
      279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5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齐先坤,邵忍平,汪亚运
      2015, 39(6): 16-1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10
      摘要:结合虚拟样机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和热应力学理论,使用UG NX8.0建立齿轮箱体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UG与ANSYS Workbench14.5的无缝链接,建立了齿轮箱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理论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得到齿轮箱体的温度场分布和热变形,确定了热应力和变形的集中部位,给出了影响温度场分布和热变形的因素。通过对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该热-结构耦合分析所建模型,可为复杂重载传动的发热量大工况下的齿轮箱体的结构设计、集成设计及热量均一优化设计提供可靠分析依据。  
      关键词:齿轮箱体;温度场;热应力;有限元方法;热-结构耦合模型   
      5
      |
      58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5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金亭亭,汪久根,王振荣
      2015, 39(6): 20-2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11
      摘要:针对对数修形渐开线直齿轮,依据热传导微分方程和热弹性力学基本方程,通过FFT和IFFT编程计算修形前后任意啮合位置的温度场和热弹性场,并探讨了转矩和转速变化对温度场和热弹性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数修形能消除边缘效应引起的局部高温,降低了边缘处较大的热弹性变形和热弹性应力,从而提高齿轮抗胶合能力、齿廓精度和热疲劳寿命;转速或转矩的提高都会加剧齿轮的温度场和热弹性场,其中不同转矩需要设计不同修形量,以避免边缘效应发生。  
      关键词:直齿轮;对数修形;FFT;温度场;热弹性场   
      4
      |
      10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5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殷立斌,付丽华,赵岩,宋华,高景俊
      2015, 39(6): 26-2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12
      摘要: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对数螺旋线型凸轮机构和普通凸轮机构的实体模型,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然后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两种凸轮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凸轮机构主、从动件最大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对数螺旋线型凸轮机构与普通凸轮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对数螺旋线型凸轮在工作过程中传动更加平稳,主、从动件的受力变化范围小,且应力平均值小,表明对数螺旋线型凸轮机构要优于普通凸轮机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对数螺旋线;凸轮机构;运动学仿真;动力学分析   
      3
      |
      87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68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陆建伟,陈宁新
      2015, 39(6): 29-3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05
      摘要:目前国内企业应用的蜗轮滚刀有两种:外径增量滚刀和节圆直径增量滚刀,外径增量滚刀使用寿命短,已被大部分工业发达国家淘汰。节圆增量滚刀需在滚切蜗轮齿面时设定安装偏角和加工中心距,并且随着滚刀的刃磨,滚刀节圆减小,滚刀安装偏角和加工中心距也需再计算调整。不正确的安装偏角和加工中心距将导致蜗轮齿面误差。介绍了滚刀刃磨后计算上述两个机床参数的公式,分析了不正确机床参数引起的蜗轮齿面误差。通过单头和四头蜗轮蜗杆副的两个算例为读者揭示了蜗轮齿面误差的分布,由此提供了纠正机床参数误差的依据。  
      关键词:蜗轮滚刀;滚刀直径增量;滚刀安装偏角;蜗轮齿面误差   
      3
      |
      6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19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王中双,赵彦伟,陶洋洋,曹建国
      2015, 39(6): 35-3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13
      摘要:为提高复杂平面多体系统动态静力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根据运动约束条件,建立了任意齿廓齿轮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建立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向量键合图模型的理论方法。针对微分因果关系及非线性结型结构给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建模与动态静力分析所带来的代数困难,提出了有效的增广方法。应用相应的算法,实现了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计算机辅助建模与动态静力分析,由此说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动态静力分析;向量键合图;因果关系;键合图增广   
      4
      |
      11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6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林斌,于海燕,章文俊
      2015, 39(6): 39-4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14
      摘要:混合输入五杆机构在实际运转时,恒速电机的速度会出现波动,给末端输出的轨迹造成误差。为了可以精准地生成其轨迹,提出了一种实际轨迹综合方法将混合输入五杆机构的动力学考虑在内。通过五次样条函数插值法使得伺服电机的理想运动轨迹二阶连续,给出了考虑机构动力学的混合输入机构动力学模型,描述了动力学模型的求解方法,以伺服电机的输入为设计变量,来改善末端执行器的轨迹误差。实例仿真证实提出的方法可以使得生成的轨迹更为精准。  
      关键词:混合输入机构;速度波动;动力学;实际轨迹综合   
      3
      |
      11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4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李波波,黎耕,范毅,李建良
      2015, 39(6): 43-4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15
      摘要:往复力矩转化为单向力矩的齿轮力转化机构是齿轮传动往返活塞动力机的关键技术。用CAXA电子图板(企业版)进行动力模型的模拟、处理和运动学仿真分析,对啮出轮齿的齿顶修形或附加啮入轮齿的齿顶修形,可创造防咬距离、防止轮齿冲撞、确定活塞行程,完全满足齿轮力转化机构的强度和重合度要求,在技术上支持往返活塞内燃机的实施。  
      关键词:力转化;不完全齿轮;冲撞;咬死   
      6
      |
      6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26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曹亚光,赵向飞,李秀明
      2015, 39(6): 46-4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16
      摘要:齿轮是机械传动中重要的基础零部件,针对齿轮副传动中小齿轮轮齿薄弱最先发生弯曲疲劳断裂的情况,采用切向变位重新分配大小齿轮齿厚。在中心距和传动比不变的情况下,重新分配齿厚使小齿轮齿根弯曲应力降低,大齿轮齿根弯曲应力增加,从而使相互啮合齿轮的弯曲疲劳寿命近似相等。采用APDL语言对齿轮进行有限元建模,在单齿齿顶加载和啮合状态下进行弯曲应力分析,并与普通齿轮副设计进行比较,结果验证了切向变位重新分配齿根弯曲应力的准确,对解决工程上小齿轮断齿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齿轮;切向变位;弯曲应力;疲劳寿命;有限元   
      3
      |
      6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6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聂雪华,王枫红
      2015, 39(6): 49-5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17
      摘要:分析总结了现有的提取平面连杆曲线特征参数方法的优缺点。基于傅里叶描述子的高频分量能够很好地解释细节,而低频分量则决定物体边界整体形状的性质,提出了采用傅里叶描述子提取平面连杆曲线特征参数的方法,同时建立了平面连杆曲线特征参数数值图谱库。计算结果表明,傅里叶描述子的低频项经过傅里叶逆变换能够很好地复现原封闭曲线,并且经过归一化后的傅里叶描述子具有很好的鲁棒性,相应的数值图谱具有精度高、计算简单、冗余度小的优点。  
      关键词:平面连杆机构;傅里叶描述子;连杆曲线;数值图谱库;MATLAB   
      7
      |
      12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4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宗之,秦俊奇,陈海龙,刘平松
      2015, 39(6): 54-5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18
      摘要:针对Stewart平台位姿正解,数值解法计算速度较慢,迭代初始值选取不当可能得不到位姿正解等问题。采用BP神经算法解算解决上述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  
      关键词:Stewart平台;运动学正解;BP神经网络   
      4
      |
      160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6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设计计算

    • 明兴祖,赵磊,王伟,李曼德
      2015, 39(6): 58-6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06
      摘要:根据面齿轮碟形砂轮磨削原理,采用瞬时椭圆接触理论对磨削基本参数求解,建立了磨齿温度场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磨齿瞬态温度场有限元仿真。通过仿真与实验分析,为磨削基本参数优化、提高磨削质量和进一步研究面齿轮磨削温度场提供依据。  
      关键词:面齿轮磨削;碟形砂轮;温度场;有限元仿真   
      6
      |
      160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61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游云霞,侯力,严丽丽,孙志军
      2015, 39(6): 62-6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19
      摘要:通过分析弧齿线圆柱齿轮的展成原理和齿轮齿条的啮合原理,提出一种面向制造的弧齿线圆柱齿轮建模方法。基于UG的二次开发,建立了面向制造弧齿线圆柱齿轮的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齿线半径的弧齿线圆柱齿轮的最大接触应力,得出了齿线半径对弧齿线圆柱齿轮接触线长度的影响和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规律曲线,进而为该齿轮的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弧齿线圆柱齿轮;面向制造建模;二次开发;接触应力;规律曲线   
      4
      |
      13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71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房美娟,刘雷
      2015, 39(6): 66-7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20
      摘要:以环面渐开线齿轮为研究对象,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及滚齿加工原理,利用产形齿条的齿面方程,分别推导出凸、凹环面渐开线齿轮齿面方程。根据不产生尖化或根切的数学条件,基于MATLAB开发了环面渐开线齿轮几何参数设计的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以环面渐开线齿轮齿面上点的三维坐标构建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实体模型导入Hypermesh中划分网格。基于非线性接触算法,建立凸—凹环面渐开线齿轮啮合的有限元模型,在ABAQUS中对其进行动态接触分析,结果表明环面渐开线齿轮齿宽受根切及尖化的限制,而在齿面接触应力方面,双齿啮合区齿面接触应力较小,单齿啮合区齿面接触应力较大。  
      关键词:环面渐开线齿轮;根切;尖化;ABAQUS;动态接触分析   
      3
      |
      137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29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邹喜红,刘彦龙,赵秋林,朱翔,余勇
      2015, 39(6): 71-7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34
      摘要:汽车传动系载荷谱是汽车传动系设计、试验和评估不可缺少的基础数据。针对某企业越野车传动系,考虑设计、试验和分析等多种用途,选取转矩、转速、挡位、制动踏板状态、离合器踏板行程、温度、应变和加速度等测量参数,构建了完整的传动系载荷谱同步测试方案,基于帕斯卡试验场耐久性试验规范,对传动系行驶动态载荷谱进行了全面准确的测量和分析,从而为汽车传动系设计、试验和分析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础数据,同时解决了无线转矩测量和各类信号同步等关键问题,为汽车传动系载荷谱采集和提取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传动系载荷谱;转矩测试;试验规范   
      4
      |
      210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44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淮遵科,南欢,王峰
      2015, 39(6): 77-7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35
      摘要:应用化学沉积技术在汽车变速器行星齿轮轴上沉积一层纳米TiN-Ni合金镀层,试验表明纳米TiN粒子提高了TiN-Ni合金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摩擦系数也有增大。纳米TiN粒子均匀地弥散分布在TiN-Ni镀层合金的晶胞中,形成了金属合金陶瓷镀层,镀层组织致密而坚硬,且镀层中有无数个硬点,起到强化TiN-Ni合金镀层机械性能的作用。  
      关键词:纳米TiN;CVD;合金镀层;机械性能   
      3
      |
      5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20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梁丽芬,王宗彦,吴淑芳,李婷婷,闫帅
      2015, 39(6): 80-8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21
      摘要:减速机的结构复杂、形式多样,为了满足企业对产品的快速设计要求,提高设计效率,灵活运用SolidWorks 2012配置技术,介绍了一种减速机箱体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和实现步骤,不但使减速机箱体的结构设计更加高效和灵活,同时也为复杂零件的参数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减速机;SolidWorks;配置技术;参数化设计   
      4
      |
      265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3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周驰,王铁,刘亚琼,刘宝乾,陈澔利
      2015, 39(6): 83-8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36
      摘要:某城市用公交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驱动桥振动异常,分析可能由于驱动桥共振所致。通过模态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该驱动桥的固有模态特性,并将其与可能引起驱动桥共振的激励频率对比,发现在常用发动机转速及变速器挡位下,主减速齿轮啮合频率与驱动桥低阶固有频率耦合。因而应用有限元方法,以提高驱动桥的低阶频率为目标,驱动桥结构强度和质量为约束条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驱动桥动态特性得到改善,有效地避开了主减速齿轮的啮合频率。  
      关键词:城市用公交车;驱动桥;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   
      4
      |
      151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17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任学平,杨松涛
      2015, 39(6): 88-9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07
      摘要:针对某钢厂210 t转炉倾动机构在启动过程中存在抱闸开启不同步现象,为研究此工况下接触冲击对齿轮强度的影响,在Pro/E中建立减速器末级齿轮的几何实体模型,将其导入Hyper Mesh有限元前处理软件建立有限元求解模型,利用显式动力学求解器LS-DYNA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齿轮零间隙接触的情况下,抱闸不同步打开使滞后启动小齿轮所受冲击应力远小于其他3个小齿轮。同时,验证了齿轮接触冲击应力随着齿轮间速度差的增加而增大,齿轮最大冲击应力发生在齿宽中部齿根位置处。  
      关键词:HyperMesh;LS-DYNA;减速器;斜齿轮;不同步;接触冲击   
      3
      |
      8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5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娄洁
      2015, 39(6): 93-9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37
      摘要:为了降低重载工程车辆污染能耗,同时提高车辆复杂工况的通行能力,通过在传统传动系统中引入多段金属带复合无级传动和前后桥转矩分配装置,建立新型重载工程车辆四驱数学模型,最终得到一种四驱重载工程车辆牵引力综合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大速比变化条件下发动机达到最高转速所需时间最长,所达到的最高转速最低;小速比变化条件下可达到较高车速,在大速比变化率条件下车速曲线变化较为光滑,加速阶段速度变化平稳;系统中引入牵引力控制后可以较好抑制驱动车轮过滑现象,将驱动轮速控制在目标车速范围内。  
      关键词:带传动;重载工程车辆;牵引力;控制   
      3
      |
      33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27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刘晓乐,刘后广,程刚,徐丹
      2015, 39(6): 98-10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22
      摘要:以MG900/2215-GWD型采煤机截割部两级行星齿轮为研究对象,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研究。通过比较健康以及几种不同程度的断齿故障状态下的啮合力时域及频域曲线,对故障状态下两级行星齿轮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故障情况下,啮合力边频带能量密集,且密集程度随着损坏程度增大而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两级行星齿轮故障诊断和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两级行星齿轮;ADAMS;动态特性分析;断齿故障   
      3
      |
      485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4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王吉岱,王静,魏军英
      2015, 39(6): 103-10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45
      摘要:针对500 k V超高压输电线路四分线的分布特点及巡检要求,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四臂巡检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利用ADAMS软件对其越障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及运动分析,并通过现场模拟反复实验,验证该机器人不仅能稳定地跨越输电线路上四分裂间隔棒、悬垂线夹及防震锤等障碍,而且具有越障效率高、爬坡能力强等特点。  
      关键词:机械结构;巡检机器人;越障;仿真;实验   
      5
      |
      27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21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试验分析

    • 刘亚琼,王铁,武志斐,张瑞亮,史若男,吴平安
      2015, 39(6): 107-11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23
      摘要:针对相同啮合齿宽,对比分析了基于国标计算公式、Romax软件全齿啮合和Romax软件错齿啮合3种方法计算而得的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结果,进而研究了不同啮合齿宽(即不同错齿量)对齿轮弯曲应力值的影响。同时采用罗卡提快速疲劳试验方法,进行运转式齿轮弯曲疲劳试验,通过3种方法确定各级载荷的弯曲应力值,从而分别获得相应的弯曲疲劳极限估计值。通过对比弯曲疲劳极限估计值,确定了基于Romax软件错齿啮合计算错齿啮合弯曲应力的可信性,为错齿啮合齿轮弯曲应力的计算提供参考方法。  
      关键词:齿轮;错齿;弯曲应力;Romax   
      5
      |
      13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46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王春光
      2015, 39(6): 111-11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24
      摘要:以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加一级平行轴风电齿轮增速箱为研究对象,考虑了低速级、中速级和高速级上行星齿轮机构和平行轴齿轮的啮合刚度、支撑刚度、扭转耦合刚度,建立了考虑径向和扭转偏差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该模型的固有特性,将振型分为位移振动模态和扭转振动模态,并得到各模态振动特点。改变各级之间扭转耦合刚度数值大小,得到了扭转耦合刚度数值变化对低速级与中速级和中速级与高速级之间耦合振动状态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各级之间构件的连接方式,可以减小或者避免各级齿轮在耦合振动工况下运行。  
      关键词:风电齿轮增速箱;耦合刚度;动力学建模;固有特性   
      3
      |
      16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39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勇,高德利,郑延超,左明德,梁奇敏,惠述义
      2015, 39(6): 117-12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01
      摘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机驱动轮式牵引装置,对牵引装置的结构及原理进行了阐述;建立了牵引装置的驱动机构结构受力及参数计算模型,求解目标参数接触力系数的解析函数。通过对参数及越障的分析得出牵引装置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并结合计算实例验证驱动机构结构设计及参数分析的合理性,能满足牵引装置结构特性的前提下,提高牵引装置的牵引能力和井下越障适应性。牵引装置的齿轮传动机构啮合性好,传动稳定,能实现自扶正双向驱动,以提高牵引装置在井下爬行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增强牵引装置在井下作业的柔性弯曲适应能力。为油气井井下牵引装置的设计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电机驱动;牵引装置;结构设计;参数分析   
      3
      |
      169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59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郭建华,李嘉博,张广斌,褚文雅,李建博
      2015, 39(6): 121-123.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25
      摘要:针对柔性体人字齿同步带与带轮在完全和不完全啮合区的啮合状态不同,而引起带齿形形状的变化。依据人字齿同步带的传动特点,研究人字齿同步带带齿在不同啮合区与带轮的啮合形态,采用空间微分几何,建立带齿空间几何数字化设计模型,以此数字化建模机理,进行三维实体模型设计,为模具数字化设计和系统动力分析提供精确模型支持。  
      关键词:人字齿同步带;微分几何;建模;数字化设计;传动   
      8
      |
      14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22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任衍坤,张秋香,王冬冬,刘新华
      2015, 39(6): 124-12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02
      摘要:介绍了磁流变液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基于磁流变液Bingham模型设计了多盘式磁流变液传动装置的机械结构和散热系统,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 Maxwell进行了磁路设计和磁场仿真,得到了不同励磁电流下磁场的分布云图,为磁流变液传动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磁流变液;多盘式传动装置;磁场仿真   
      3
      |
      22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38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孙立华,郭少飞,周诗金,张宝庆
      2015, 39(6): 128-130.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46
      摘要:针对传统自行车存在驱动效率低,传动比难以有效提高的问题,通过对自行车驱动和传动结构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往复踏板增力的驱动方式代替传统驱动,采用将行星轮系内置于后轮的增速方式,保证了自行车具有小尺寸轮径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行驶速度。经ADAMS仿真分析验证,结构装置合理可行,为自行车的小尺寸折叠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自行车;驱动;增速;行星齿轮   
      5
      |
      17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2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陈海文,王忠,赵斐
      2015, 39(6): 131-13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26
      摘要:在给定摇杆CD的长度、摆角φ和行程速比系数K(极位夹角θ)的条件下,为设计出最小传动角γmin最大的曲柄摇杆机构,通过引入辅助角β(用于确定曲柄回转中心A的位置夹角),构建了最小传动角γmin与角β的函数关系,并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优化求解,可实现最小传动角γmin最大。同时,针对K值范围的不同,对机构的选型进行了分类,指出了K∈(1,3)时,可用Ⅰ、Ⅱ型机构进行设计,且用Ⅰ型机构设计传力性能更佳;K∈[3,+∞)时,若用Ⅱ型机构进行设计,将无法满足摇杆摆角要求,按Ⅰ型机构进行设计,效率低,不利于机构的传动。  
      关键词:曲柄摇杆机构;急回特性;最小传动角最大;传力性能   
      4
      |
      241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2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敬尧,潘雅清,陈彦瑞,井立兵,章跃进
      2015, 39(6): 135-13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27
      摘要:运用全局解析法对同心式磁力齿轮电磁场、电磁转矩进行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遗传算法对其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的同心式磁力齿轮优化设计方法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并为同心式磁力齿轮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这对同心式磁力齿轮的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同心式磁力齿轮;全局解析法;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10
      |
      29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31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董宾,周晓刚,王涛,范长海
      2015, 39(6): 139-144.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28
      摘要:测力中部支架是某型跨超声速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试验过程中模型姿态角的控制。首先,针对现有测力中部支架在型号试验中滚转角间隙过大的问题,将自锁式双导程蜗杆传动应用到风洞测力中部支架机构中,同时考虑到气动载荷较大的问题,增加了滑块及胀套两个锁紧环节,成功解决了试验中测力中部支架传动机构锁紧的难题;然后,对蜗杆传动的强度进行了校核,对支撑体、主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静载情况下支撑体、主轴的受力及变形;最后,对新、旧测力中部支架进行了风洞标模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测力中部支架结构设计合理,风洞标模试验数据相关性良好,表明新测力中部支架的研制是成功的,可应用于型号试验。  
      关键词:跨超声速风洞;测力中部支架;双导程蜗杆传动;标模试验;模型姿态角;有限元分析   
      4
      |
      86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7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许海,侯宇,李诗雷,刘欢,文维
      2015, 39(6): 145-147.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08
      摘要: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了婴儿摇床六杆机构并综合运用Matlab及ADAMS软件实现六杆机构的联合优化设计。建立了六杆机构满足约束条件下求连杆最小长度的方程组,通过Matlab计算出连杆最小尺寸。对机构进行ADAMS参数化建模,设置连杆长度为变量,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并求出对应点的加速度曲线和连杆受力曲线。结合人体工程学数据,设计出连杆最佳长度、主动杆长度及曲柄转速。研究结论对提高婴儿床的使用功能与舒适性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婴儿床;六杆机构;优化设计;人体工程学   
      5
      |
      25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3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黄爱文
      2015, 39(6): 148-15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43
      摘要:为了解决传统船舶行驶过程能耗较高,燃料经济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船舶传动系统布置方案,即在船舶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引入无级变速装置,然后对新型船用无级变速系统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介绍和建立,最后根据实际循环工况对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基于新型船用无级变速系统的船舶动力系统布置方案及实现途径具有一定可行性,能够使实际传递动力学参数与理论需求值趋于一致,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无级变速;船用;设计;分析   
      4
      |
      6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41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开发应用

    • 武倩平,李伟
      2015, 39(6): 152-15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29
      摘要:针对现有齿轮箱加载试验台无法自动调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积木式的三维可调节结构改进方法,实现不同型号齿轮箱测试的半自动化对接。同时,基于NI 9232动态信号采集模块运用LabVIEW进行编程,实现了对齿轮箱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信号的检测、数据处理和相关数据的存储。在LabVIEW的基础上结合Modbus通信协议对加载试验台的控制系统进行编程。  
      关键词:齿轮箱;试验台;LabVIEW;振动检测   
      8
      |
      16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3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叶友东,刘力红
      2015, 39(6): 156-15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30
      摘要:对现有渐开线齿轮范成仪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结构和使用上的不足和缺陷。摒弃了传统齿轮范成仪的结构模式,设计了一款新型双联行星传动式渐开线齿轮范成仪,介绍了其结构、参数、工作原理和特点。通过新旧齿轮范成仪使用对比证明,双联行星传动式齿轮范成仪操作起来更方便,快捷,完全可以替代现有齿轮范成仪。  
      关键词:渐开线齿廓;范成仪;行星传动;双联齿轮   
      3
      |
      66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34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虞启凯,游有鹏,韩江义
      2015, 39(6): 159-16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31
      摘要:建立了一种6DOF串并联机构的雅克比矩阵,该机构底部是基于Delta机构、上面是球面2自由度五杆机构和一个独立旋转复合结构,对该机构3种灵巧度指标进行了分析,又定义了综合灵巧度指标,针对机构不同应用要求可以对3种灵巧度的指标取不同权值,并分析了其在工作空间内的变化,并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该机机构的优化尺度综合和轨迹规划。  
      关键词:并联机构;雅克比矩阵;性能指标   
      4
      |
      15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5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刘海东,李琴
      2015, 39(6): 165-16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44
      摘要:对某电厂直接空冷系统风机用减速机的故障进行了检测,并对减速机所含齿轮、轴和轴承等关键部件进行计算分析。分析显示,减速机齿轮强度偏低,存在轴弯曲变形引起齿面载荷分布不均和附加动载荷、轴承寿命偏低等问题。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改进建议。  
      关键词:直接空冷系统;风机;减速机;故障分析   
      3
      |
      6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4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高新红
      2015, 39(6): 169-172.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38
      摘要:为解决传统制动器系统重载、高速制动工况制动效能下降、发热量较大等问题,建立一种新型重载复合制动器系统,并通过数值建模方法对新制动系统进行理论建模,研究了新型重载复合制动器系统制动特性变化规律,最后通过试验进行方案验证。  
      关键词:重载;复合;制动器;设计   
      3
      |
      51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47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张宏强,田晋跃,陈治领,徐刚,周平
      2015, 39(6): 173-17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39
      摘要:以某200 k W动力换挡工程车辆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总体分析。基于AMESim软件对该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对仿真模型参数化,得到了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特性曲线,其工作特性曲线验证了设计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为改进该变速箱的控制策略和提高换挡品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AMESim;工程车辆变速箱;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   
      4
      |
      16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65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杨建辉,蓝兆辉
      2015, 39(6): 177-178.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32
      摘要:提出了利用杆组分析方法来辅助实现凸轮连杆机构的综合,包括凸轮的理论廓线、实际廓线的确定,计算廓线曲率半径和压力角,极大地方便了凸轮连杆机构的综合。  
      关键词: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运动分析方法   
      4
      |
      219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3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康静
      2015, 39(6): 179-181.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03
      摘要:根据3台应用于选煤厂皮带运输机的减速机发生轴断裂失效案例,对断轴的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查找到了轴断裂的原因,阐明了方头键槽轴复杂断口的形成和形貌特征,并提出预防方头键槽轴断裂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方头键槽;应力集中;断口形貌;失效分析   
      3
      |
      57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42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综述

    • 邓效忠,邓静,谢君军,聂少武
      2015, 39(6): 182-186.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40
      摘要:分析了我国汽车驱动桥曲齿锥齿轮的制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曲齿锥齿轮制造技术及工艺现状,从加工调整参数的精细化设计、网络化闭环制造、精锻近净成形3个方面,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曲齿锥齿轮制造新工艺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汽车驱动桥曲齿锥齿轮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曲齿锥齿轮;网络化闭环制造;精锻净成形;四刀法;发展趋势   
      3
      |
      726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5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席志强,周志立
      2015, 39(6): 187-195.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41
      摘要:自动变速技术是拖拉机传动系控制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拖拉机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综述了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并对目前国外大中功率拖拉机上广泛应用的动力换挡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策略以及换挡换段品质控制技术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当前变速器换挡控制的发展趋势,对拖拉机变速器自动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器;无级变速器;自动变速器   
      4
      |
      591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5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廖林清,马安朋,张君,李楠
      2015, 39(6): 196-199. DOI: 10.16578/j.issn.1004.2539.2015.06.042
      摘要: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变速器,综合了手动变速器效率高和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换挡的优势,迅速成为国际上变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对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着重分析了DCT车辆的起步和换挡控制技术,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换挡控制;展望   
      4
      |
      514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64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 2015, 39(6): 200.
      摘要:<正>2015中国国际齿轮产业技术大会(CIGTC2015)将于2015年10月26—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欢迎海内外从事齿轮产业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大会的主要目的是展示齿轮传动及相关领域  
        
      3
      |
      1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174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20
    0